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duality)指的是所有的粒子或量子不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术语来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术语来描述。这意味着经典的有关“粒子”与“波”的概念失去了完全描述量子范围内的物理行为的能力。爱因斯坦这样描述这一现象:“好像有时我们必须用一套理论。有时候又必须用另一套理论来描述(这些粒子的行为)。有时候又必须两者都用。我们遇到了一类新的困难。这种困难迫使我们要借助两种互相矛盾的的观点来描述现实。两种观点单独是无法完全解释光的现象的。但是合在一起便可以。”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据这一假说。电子也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这被后来的电子衍射试验所证实。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