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财经学院面试怎么回答?
分开表述这两个问题:
1,绝大多数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最喜欢的人选:职业诉求清晰。知道自己有什么,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知道自己向要什么。不管应届毕业还是工作多年,尽量熟悉清晰自己的职业诉求。只有职业诉求清晰的人,在选择面试的时候也会目标明确,只要TA选择赴约的面试,肯定是因为这个机会的某些因素跟我的职业诉求是相匹配的。你可以是为了钱而来,为了公司性质而来,为了行业趋势而来,为了企业文化而来········。
反之,没有职业诉求的人,整个面试过程会给人一种感觉:这个人没有亮点。即使你成绩再优秀,英文再好,也会给人这种模糊的面试印象。企业知道员工想要什么,才能知道如何用员工,如何激励员工。
2,关于面试准备。
面试准备可不只是提前打印两份简历,穿上正装,提前2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
只要是你参加的面试,任何面试都要做充分的准备,否则你就不要参加。研究你要参加应聘的机会的几个方面:
看到你在“知道”里有关财经问题的回答,感觉很到位。现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我尝试逐个回答一下,有些我也拿不准,但是可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供参考。
第一、政府发行国债(赤字融资)的操作主体是财政部。我认为,财政部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投行)协助发行,央行未必参与其中,可能既不扮演国债的承销方,也不扮演资金托管人的角色,财政部可以选择商业银行做资金托管人吧?这个我还真不是很确定财政部发行国债的流程。回头应学习一下。
第二、国有企业的投资,应该都算是私营部门,尽管有时国企会履行政府意志进行投资或消费。
下面先谈一下美国的量化宽松,量化宽松本身是货币政策,美联储通过购买市场存量国债和财政部新发行的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财政部用新发行国债得到的钱进行财政刺激,比如通过税收返还或投资于基础设施等途径,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大笔购入国债,也是为了压低市场利率。美国的市场利率是以国债为基准的,企业借贷成本是在国债(即国家借贷成本)的基础上加一个百分比,个人的就更高一些。美联储购买国债,国债价格上去了,收益率就下来了,市场基准利率水平下移,所以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就都降低了,鼓励借贷、投资、消费。
第三、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美联储)购买国债,是向市场释放现金,不是货币紧缩,而是货币宽松。对于市场上的存量债券,跟财政部基本没什么关系了,对于新发行的国债,财政部拿到了钱,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投放市场,有些直接以减税、退税的形式给到个人,个人存到银行或消费,财政部也可能把钱先放到银行,逐渐花掉。不管是通过个人还是通过财政部,只要钱进入商业银行体系,就会进行货币再创造。只要进入流通领域,把钱花出去,就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但是美国的事儿,坏就坏在,企业把流动资金购买了美国国债,相当于又还给了政府,这主要是出于对前景的不看好而不进行扩大再生产,这笔资金,还是在系统内沉淀下来了。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增发了这么多钱,除了流到海外的部分,在国内的,很多都趴着不动,所以通胀迟迟起不来。
第四、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国债释放货币),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确实会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说来有趣,中国现在正是在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大家感受到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是的,紧货币会抵消松财政的效果。
第五、发行国债是进行市场拍卖的(财政部发行国债),但是跟公开市场操作的主体不同,央行是公开市场操作的主体。央行卖国债、回笼资金,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买国债、释放资金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建议你区分发行国债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体。美联储确实是在购买美国财政部新发行的国债,也在购买市场上的存量国债,形同增发货币,确实相当于央行印票子给政府花。
以上供参考。
财经问题。谁会做???
一、取得票据分录:
借:应收票据 1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000
二、贴现
现在会计准则将应收票据贴现分为附追索权和不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两者会计处理是不一致的。带追索权,相当于利用票据进行抵押贷款,到期承兑人不付款时,被贴现人有权要求企业归还贴现款。
贴现时分录:
借:银行存款 117864.34
贷:短期借款 117864.34
一个月后到期不需要退回时,处理分录:
借:短期借款 117864.34
贷:应收票据 117000
贷:财务费用 864.34(实际为票面利率三个月的利息减去贴现一个月的利息)
计算:
到期价值为:
117000*(1+6%/12*3)=118755
贴息=118755*9%/12*1=890.66
贴现所得=118755-890.66=117864.34元
我要加入学校的一个财经社团,他们有一个面试,要提些很简单的经济问题,希望大家帮帮我!
收到你的求助我很荣幸,但是说实在的,我要是回答你,也是在网上复制粘贴过来的。所以我希望给你一些原创的回答,也许对你更有帮助。
1.你要知道,刚进入大学,谁也不可能是财经专家,包括给你面试的学长学姐,他们也未必了解多少。
2.我认为你需要做的最重要的是:
(1)表现出对这个社团内容的热情,当然你必须要了解这个社团,切忌不要自己想当然它是什么样的,你以为它是什么样的,你要从前辈那里侧面了解这个社团之前是怎样运作的,搞什么样的活动,在面试的时候让考官明白你的申请并不盲目。
(2)当然,必备的经济基础知识是要有一定的准备的,请注意,是“基础知识”简单的知识并不代表基础知识,假如你要加入足球协会,你可以踢得不是很好,但是你最起码也要知道足球的规则,足球的基本盘带,颠球得会一点吧。至于具体内容还是如我所说,自己网上查“基础知识”吧。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基本观点
从1843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长期地、深入的研究经济理论,为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贡献了毕生的精力。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科学的观点,是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中经年累月,用鞋子在座位底下磨出一道槽才研究出来的。他没有提出如何实行计划经济的具体办法,虽然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偏差,甚至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但目前仍不能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什么错误,任何市场经济仍然要不断地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作斗争,而解决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断地加强政府调控,即对经济进行计划。
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贴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马克思发现了经济规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济学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就是资产
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
跟学长借一本政治书,高中政治也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我不知道现在教材是高几学了,我那时是高三学的。商品和价值规律最起码你该懂。
财经专业面试会问些什么问题
爱岗敬业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它要求财会人员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同时,还要求财会人员在工作中自觉主动地履行岗位职责,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做好工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要求财会人贝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和核算规程,杜绝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更不得搞账外账甚至做假账,偶尔发生失误,必须速查原因,拿出对策,杜绝类似错误再度发生。总之,要切忌患得患失,做到恪尽职守。
熟悉法规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础。财会工作涉及面广,为了正确处理各方的关系,要求财会人员必须熟悉财经方针政策和各种会计法律法规与制度,确保财务处理的正确性,同时从记账方法、科目运用、账簿设置、核算规程、会计报告等方面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到会计专门方法运用恰当、成本费用及损益核算准确、资产负债权益反映真实。为此,需要财会人员不断学习,经常充电,力戒浮躁,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准。
依法办事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中之重。财会工作以法律法规为指导,以会计处理为载体,涉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有经济事项和各色人等,财会人员必须自觉遵守《会计法》和相关的会计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把好关口,依法理财,当一名合格的经济卫士,做到“不唯上,不唯情(钱),只唯法”。为此,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财经法制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既不助纣为虐,又不监守自盗,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永立潮头。
客观公正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财会工作的首要职能就是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记录与反映,其本质特征体现为“真实性”,离开了实际发生的客观经济事项去进行会计处理只能是造假账。而公正的本质则体现为合理性,对一些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坚持公正合理的原则,这不仅是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是财会人员个人品德的体现,财会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的若干矛盾和问题,大多与此相关。因此,作为掌握一定财权的“内当家”,财会人员必须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必须强化自身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搞好服务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财会工作的服务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财会人员如何用“会计”这一工具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是新时期财会工作者必须研究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从服务的类型上看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服务。由于财会人员熟悉财经法规,可以向单位领导和内部其它部门提供财经政策咨询服务,以避免走弯路,保证单位的健康运行;二是资金服务。财会人员负责资金的筹措与供应,这对一个单位完成经营目标至关重要,对资金合理调度与科学运筹是保证一个单位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三是管理服务。财会部门是一个单位从事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而财务管理又是整个单位内部管理的中心环节,有效的财务管理,通过会计核算的支撑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提速降本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占有率。从服务的对象上看,既可为国家服务(及时足额上缴税收),又可为单位服务(实现利润最大化),还可为职工服务(保证职工的工资、福利、保险等相关权益),财会人员要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及时调整服务类型,保证服务重点,统筹兼顾,科学运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保密守信
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财会信息涵盖一个单位整个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方方面面,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一个单位经济运行和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数字报告。在市场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财会人员必须对本单位以财务成本资料为主的相关财会信息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外传,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时,财会人员还要尽最大的努力,围绕单位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在对外交往和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切实做到诚实可信,履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