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主播都去鹤岗了

主播都去鹤岗因为房价话题一度成为网红城市,热点不断,从中介人员3年卖出近300套房,到鹤岗1.5万买房,再到鹤岗被确定为中等城市。如今,“低房价”已成为鹤岗的流量密码,承载着外地人对于“桃花源”的向往,也承载了公众对于鹤岗经济转型的期待。现在,大量注意力集中到鹤岗,如何发挥社会注意力这一稀缺资源,实现地区经济转型,是鹤岗和“类鹤岗”城市良好发展的重点课题。

伊春市有比优特超市吗

过去,我们用房价来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富裕,于是鹤岗成了“反面”;用数字化程度来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先进,于是鹤岗成了“尾部”。而现在,房地产、互联网速度渐缓,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寻找衡量一座城市的标准?本文作者亲身走访鹤岗,给大家带来关于这座城市的真实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过去20年,我们评价和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富裕,总是最先提到这个城市的房价,于是鹤岗成了“反面”;我们评价和衡量一个城市是否与时俱进,又总是最先提到其数字化程度,于是鹤岗成了“尾部”“末端”。

而现在,房地产、互联网速度渐缓,我们是否可以放下对经济发展的迷思,重新寻找衡量一座城市的标准?

一、被架空的城市

去鹤岗之前,我读了些报道。“资源枯竭”“人口外流”“衰落”“破败”,我从网上的文章中看到这些字眼,想象这座城市就像一个醉醺醺的中年人,身上笼罩着失去的阴影——失去资源、财富、年轻、活力,面对没有目标的生活,只能孤独地留在原地,消磨时间。

这让我想起耿军的电影《东北虎》中的人物,他们大多就是这样的状态,做着没用的事,不停感叹“又荒废了”。

《东北虎》的大部分场景都在鹤岗取景:漫长的冬日,摩托车从空旷的雪地上碾过,眼神落寞的人坐在炕上,面对着一桌被剥去的花生壳和将空的酒瓶。大众媒介塑造了我们对城市的认知,它们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一幅图景,并让我们相信,这就是现实。

还有另一幅图景更为深入人心——这里的房价是2000—3000元/平方米,也就是说,只要20万—30万元,你就可以在鹤岗拥有一个100平方米的房子。你不需要背上沉重的房贷,不需要必须组建一个家庭以分担高昂的房费,也不需要担心老后无家可归。

2018年,有网友在百度贴吧“流浪吧”发帖讲述了他去鹤岗买房的故事,一座城市的落寞、老化忽然被放置到聚光灯下,但正是这座老城,给无数年轻人带来精神慰藉——如果你失败落魄,来鹤岗吧,生活还是过得下去。

在佳木斯机场,我跟同伴一路开车到鹤岗。这座城市似乎被天空包裹着,我们一仰头,就能看见形态各异的云,近处的云在头顶之上展开,像是对这里的庇佑。绿色草地、沥青马路,所有东西都鲜明且界限分明。

到达的第一天,我的同伴们就组团去看房,出于对物美价廉之物的欣赏和好奇,我也开始在短视频App上挨个看那些卖房博主的视频。他们通常会拍装修后的屋子,那些房子看上去的确精致——通白的墙体,客厅点缀几棵落地绿植,墙上挂着金属框挂画。

博主介绍说,这是花了30万元左右装修的效果。花30万元买房,再花30万元装点——在互联网这个舞台上,诸多事物被制造出来不是以供使用,而是以供观看。当卖房博主将镜头扫向落地窗,窗外一片晴朗,远处还有树林,有那么几分钟,我恍惚间觉得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处所。

这些卖房博主似乎脱离了城市本身而存在着。他们大都在2018年“鹤岗低价房”变成新闻后开始从事房地产行业,他们的关注者和客户大都是外地人。这些博主并不被本地网红公司看重,尽管他们发一条短视频就有成百上千的点赞量。一位鹤岗当地网红公司的老板说:“他们压根无法带货,甚至不如那些才艺博主,因为他们的粉丝买了房就跟他们失去了联系。”

除了那些精致的房子,鹤岗的另一面在账号“直播鹤岗”里。那是鹤岗市广播电视台的官方账号,全天候直播,镜头总是对着某一条街,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只有各式各样的车来回穿梭——小汽车、公交车、摩托车、吊车,它们保持着平稳的节奏在城市里工作,人则隐匿了起来。在这些远距离的俯视镜头里,我看到了这个城市原来的样貌——一个秩序井然的巨型工厂。

30年前,在煤矿的鼎盛时期,工厂还未衰落,这种秩序更为直观。在一张30年前拍摄于鹤岗农贸市场的老照片里,售货员戴着统一的白帽子,消费者穿着颜色差不多的衣服。照片里人挨着人,看不清每个人的具体样貌,只看得到整齐的队列。

30年后,我在人民广场上再次看到工厂遗留的印记。在一个2万多平方米的广场上,自发来跳广场舞的老人,不自觉地列起了阵,方的、圆的,从东到西,他们占据了整个广场,工工整整、边界清晰,如同一场正式的集体演出。

二、闯入者

作为一个外来者,融入鹤岗是很困难的。如果一个年轻人不想干体力活,也不想做销售,在这里,几乎没什么工作可做。打开发布鹤岗招聘信息的公众号,偶尔能看到一两个科技公司的招聘广告,它们招募客服岗位。当然,这里的“科技”公司只是与科技有关的公司,在这里工作,你需要的技术基本只有一项:会打字。

一天早上,我跟随HR在微信上发来的指引,走进深藏于小区中的一家科技公司。公司楼下是一家发廊,隔壁是一家中医按摩店,早上9点,10多位客服人员坐在他们的松人电脑前,盯着屏幕上的淘宝对话框,敲击着他们为自己配备的机械键盘。

我走进去,公司经理什么都没问,她已然默认造访者来这里就是为了面试。她直接打开“金山打字通2016”叫我试试。

我在打字测试软件里看到一些熟悉的句子:“好哒呢亲爱的,这边收到了您迫切的心情,这边一定给您加急发货。”“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深感抱歉。”“实在不好意思,您看我这边给您申请一些补偿可以吗?”

我面对电脑,不用调动任何智力或情感,只有手指在运动。看着显示屏左下角不停上涨的数字,我产生了一种类似于打游戏的兴奋感。只要我能保持这个节奏,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就会上涨。10分钟后,经理走过来,打断了我:“挺好的,可以了。”数字停留在了74字/分钟。然后,我听到经理说:“你的速度挺快的,可以试试售前。”

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没有关于学历、年龄、婚姻状况的问题,只不过10分钟,她就开始交代上班的注意事项。直到我说我不是鹤岗人,经理停了下来,她面露难色:“估计你也干不长,我们不想招短期的,三月两月,这边刚学成熟,你扔下店走了,我们还得再找。”

鹤岗人似乎习惯了用一种更为长久的时间尺,标记和筛选一切。他们想要留得住的,而不只是暂时可用的。那些迅速攻占下沉市场、渗透力极强的互联网产品进入这座城市时,也要接受这样的考验。

共享单车来过,后来全清了,随意停放的单车影响了城市的干净;在线麻将来过,后来市民们加大了赔率高的赌注,它成了赌博而非娱乐,被取缔了;大众点评也有,但没有商家经营它;出租车招手即停,不需要打车软件来进行资源配置;司机也都通晓城市的每一条马路,不需要电子地图提示最短线路。

在这短短10年,有过不少雄心勃勃的科技创业者带着他们的产品,试图闯入这里,只是留下来的人寥寥无几。我找到了一位。

我在一个小区底商门店见到了他——鹤岗互联网行业最重要的人——刘永朋。他的公司会承接程序开发项目。门店临着街,一进去,我看到被玻璃分隔出的三个格子间,其中一间是刘永朋的办公室。他穿着一件蓝色商务格子衬衫,坐在会客室,面前的茶具盘占据了整块桌面。

2017年,由市政府牵头修建了一块“互联网+”基地——近4000平方米,刘永朋被政府任命为基地董事长。

刘永朋曾在百度北京总部做产品经理,他从小在鹤岗长大,直到大学去了佳木斯,毕业后去了北京,进入百度工作。2017年,他回到鹤岗开始互联网创业。5年的创业历程让他总结出鹤岗的生存之道:“(产业)不是分头部、腰部和尾部嘛,我们做的是尾部的工作,基本上就是靠量取胜。”

这些尾部工作,某种程度而言,就是搬运——复制淘宝店铺、拼贴企鹅号文章。30个人可以管200家店铺,50多个人可以维持200多个企鹅号,一个人一天可以拼出5篇企鹅号文章,一个账号一天收益近2000元。他们从网上找来文章,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唯一的要求是保证重合率不超过85%。他们制造合规的产品,而唯一的质检员就是互联网审查员。

企鹅号和百家号最受欢迎的时期,也是刘永朋的公司产能最高的一段时间,后来短视频夺走人们的注意力,刘永朋自认错过了入局机会。当他预备改变时,“短视频赛道已经很拥挤,竞争不过了”。只依赖一个互联网产品进行生产是有风险的。相比之下,本地客户要稳定得多。刘永朋帮鹤岗的商家做过促销小程序,在微信没有投票功能之前,他也做投票小程序。小程序的框架都由他写,员工只需要做一些填充。

公司真正步入正轨是去年,他有了稳定的业务——为政府搭建疫情数据统计平台,这是那种能放在公司案例PPT首页的、受到绝对认可的项目。刘永朋给鹤岗兴山区政府搭建数据平台,赶工一个月完成,之后还要不断填充新的功能。防疫工作的主体负责人是区政府,一个区就需要一个系统,鹤岗市有6个市辖区,还有临近的双鸭山市、伊春市,它们都可能成为产品的买单者。

刘永朋搭建的疫情数据平台并不复杂,主要是搜索和上传功能。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数据。使用者是区内所有基层工作人员。在这个深蓝色的页面上,能看得到全区人口数、党员人数、疫苗接种人数、返城人数等实时更新数据。

这些数据都来自人口普查以及健康宝实时上传,开发者所做的仍旧是搬运——将数据从Excel表格搬到一个H5网页中。系统正在向综合平台发展,刘永朋说,他们正计划将公安系统、党建系统的数据都集合到一起。

作为书写者,我对搬运这种工作有种天然敌意,因为我们遇上它们时,总是被抄袭、被侵权、被盗取。但靠搬运数据养活公司的刘永朋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意义。搬运是一种整理,原来的户籍信息和人口统计里,那些重复的、被遗漏的、不完整的数据都被系统找了出来,并做了大量矫正。而最新的准确数据和旧数据之间的误差能解释很多问题。

复制、搬运是这座城市公认的经营规律。鹤岗最大的咖啡馆绿思咖啡在一个市开了四家店,每条商业街都有一家本地人创业的奶茶店,而那些大城市有的消费品在这里都能找到“平替”。没有必胜客,但有9.9元的比萨和炸鸡;没有瑞幸,但有蜜雪冰城旗下的咖啡品牌“幸运咖”,一杯美式咖啡只卖7元。

三、缓慢与自足

每个生活在此的人都跟我说,“鹤岗其实挺好的”“鹤岗只是这几年不行了”。语气中有种满足感,可又并非全然感到满足。

鹤岗市中心有一家名为“比优特”的超市,这是鹤岗最大的超市,它最早只是一家6平方米的化妆品门店,而现在,它所在的商业大厦叫“比优特时代广场”。由于比优特在鹤岗的产业太多,市民们平时的称呼会直接省略“比优特”三个字,而是叫“时代广场”。比优特从鹤岗起步,向周边城市辐射。黑龙江和辽宁现在共有80多家比优特超市的分店,比优特成了“中国连锁百强”之一。

这家超市看上去没什么特别,除了办公室墙上贴满了规章制度和报表总结,柜子里、桌子上,到处都是A4表格。来鹤岗好几天了,只有在这家超市,我才感受到时间的紧张。员工们人手一块智能手表,忙起来的时候,甚至没有时间掏出手机。

一位企业微信的员工告诉我,比优特在企业微信上开发了200多个功能,这对于一个这种规模的企业来说是很罕见的。他们开发的功能并不复杂,都是类似于查库存、查销价、更新商品状况、审批商品的任务。以前这些任务需要理货员挨个清算,记在表格里,或者录入单独的系统,而现在这些系统被整合在了企业微信上。尽管这些小程序本身不是商品,无法获利,但它的工具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

不过鹤岗似乎已经习惯了缓慢和自足。

这座城市就像被定格在某个时间点。可能是20年前,当时“互联网”还是个新名词,腾讯、阿里巴巴都还不存在,鹤岗就出现了中国第一个人肉搜索事件——一个女人拍摄虐猫视频,上传到互联网后被网友扒出真实信息。

那时候,刘永朋买了他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1万元,跟现在的价格差不多。也可能是15年前,淘宝电商刚开始走上坡路,一个叫刘瑞铭的人出于兴趣,开了一家淘宝店卖女装,但她更看重的还是鹤岗的实体店,她从不为经营状况发愁,那时候花几千块钱买大衣的人,在鹤岗有很多。

当站在虚拟和实体的分岔路口,选择重点经营淘宝店还是实体店时,刘瑞铭选择了后者。她错过了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捞金的机会,这似乎是个错失财富的遗憾故事。20年后,她和别人一起创业开整形医院,合伙人信奉扩张和速度,试图占领市场,一年内在黑龙江开了多家分院,而她相信稳健,选择了退出。

今年,她又重新开了一家电商公司,有20多个员工。我走进她的公司直播间,小格间里空荡荡,只有一把椅子、一块纯色背景布,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打造了两个直播间,安上直播设备。直播时,这里只有主播和场控。

刘瑞铭没什么发展壮大的野心,她唯一的希冀是,能从卖别人的产品变成卖鹤岗农产品。鹤岗的大米常常会被五常的大米厂商收走,掺进它们的袋子,再打上“五常大米”的标签。

“鹤岗的大米特别好吃,可是它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包装、自己的品牌。” 刘瑞铭说,她也想过跟杭州、广州的电商公司合作,但没人愿意卖农产品,农产品的利润只有10%—15%,但化妆品、衣服的利润能达到65%。更何况,从这里发货的快递费还贵。无论如何,这不是个取巧的买卖。

四、棚改房

一天晚上,我打车去了鹤岗普陀山,我预备在山上走一走,但下山成了麻烦事,我拜托出租车司机等会来接我,我们达成了口头协议。司机表示可以等下山后一起付车钱。20分钟后,我在约定的地方上了车,车里还有一对母女,女儿40多岁,母亲60多岁。这对母女一直沉默着,一句话也没说。

司机将这对母女送到鹤岗棚改区的楼群附近,这里是鹤岗房价最低的区域,网络上那些2万块钱一套的低价房便是指这里。这里像是一片原野上横空竖起一大片楼宇,工工整整地排列在此,除了楼什么也没有。

母女俩下车后,司机开口说话了。他说,这里住的都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人。每个城市都有贫穷的人,贫穷的人也总会聚集在某一区域。只是我想到我曾在网络上看到对于鹤岗房价的分析,网民们煞有介事地分析鹤岗房价低的原因,媒体也在一旁推波助澜。

有媒体刊文表示,正是因为棚改房太多了,导致商品房无人问津,所以房价上不去。按照经济学规律,这是一个正确得不能再正确的结论。但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偏差——将一个地区的房价低归因于棚改房。当对低收入阶层的保障和商品市场发生冲突时,我们关心的是市场,是房价,而不是社会保障。

出租车慢慢驶出棚改区,要经过一大片荒无人烟的田地,才能进入市中心。夜晚,整个城市更是空荡荡。这是一座作息时间过分健康的城市,晚上不到10点,店铺关了、灯光灭了,经过最热闹的烧烤店时,也只能听到些细碎的说话声。司机说,他送完这单也要回家了,他的家就在市中心。晚上9点多,已经没几辆车在路上开来开去。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鹤岗多部门回应成网红地后外地人流入:抓机遇,保障就业,鹤岗值得去吗?

要看每个人考虑的方向了,希望大家也不要被营销号迷住了双眼,小编第一眼看到时也是非常的心动,但是随着渐渐地深入了解,才发现鹤岗也是有优缺点的。

鹤岗的总体房价比较低

大家被鹤岗吸引到应该是由于当地的房价,网络上3-4W 一套房的帖子很多,鹤岗确实有这样子的房子。但是这样价格的房子基本上都离市区很远,本身鹤岗就比较偏僻了,如果再离市区远非常的不方便,离市区近一些的房子预计金额也是在10W左右的,可能对于一部分人而言这个房价依旧非常的令人心动。

鹤岗的工作机会少

房价很低,但是当地的工作机会并不多,基本上留下来的都是老年人,年轻人更多的还是走向了大城市。当地的工资一个月到手可能只有三千出头,虽然房价便宜,但是当地并不一定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习惯了一二线城市的人来说。所以鹤岗更适合自由职业者,就算他们来到了鹤岗,但是依旧可以稳定的保持自己的营业收入。如果你是一位小说家、插画师,小编认为来到鹤岗还是比较划算的,生活上没有太大的压力。

当地冬天温度很低,医疗教育资源不足

鹤岗的冬天很寒冷,甚至能达到零下三十几度,这个天气很多的南方人都非常的不习惯。其次是小城市,所以当地的医疗教育资源也不足,一些小病可以看,但是涉及到一些专业性的疾病就只能奔赴附近的大城市。

以上几点大家也能看到,鹤岗有有优势有劣势,如果大家都能接受那是可以去当地安家的。不过鹤岗的房价其他地区也有差不多的,比如阜新、楚雄等等,希望大家不要一时眼红,房价低的背后肯定也是有原因的。

女子逃离大城市鹤岗全款1.5万买房,为什么鹤岗的房价这么低?

鹤岗房价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鹤岗位于黑龙江,这个地方人流量比较少,而且当地资源比较少,这几年黑龙江煤炭资源也在逐渐减少。导致越来越多人选择在其他城市定居。因此在鹤岗产生了很多闲置住房,为了把这些住房卖出去,价格自然会更低。据统计,鹤岗在2020年人均GDP仅有38,000余元,已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鹤岗在没有成为网红地区之前,住在当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年人。在当地买了一套房以后,还要为就业、医疗、交通等方面考虑,如果你不是自由职业,可能在当地买一套房只能用来当临时落脚点。

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买房一直以来都是年轻人头疼的问题,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最后却连首付都拿不出,这就是在大城市买房的基本现象。1.5万元如果在深圳连一间小厕所都买不了,更别提付首付了,而这些钱在鹤岗却能够全款买房。

10月18日一则话题冲上了热搜,一名25岁的女子逃离大都市,来到鹤岗买了一套房定居,据了解该女子仅花了1.5万元买了一套46平方米的房子,之后又花了不到5万块钱对房子进行了一番装修。然后在当地花1000块钱请了一个保姆,最后生活质量迅速提升。鹤岗房价在好几年前大家都知道,价格比其他城市低,但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低这么多。

在这个社会能够找到房价如此低的城市已经不多了,虽然当地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我相信再过几十年,经济条件肯定会有所改观。而且现在很多东西都可以在网上购买,只要能够让自己感到安稳,住在哪里都行。

拥有“白菜价”的鹤岗竟是“中等城市”,网红小城能否实现躺平?

鹤岗拥有的只是“白菜价”的房价,但是要想实现在这个网红小城躺平对于大部分人还是比较难的。

鹤岗在早些年其实属于大城市,当时鹤岗的煤炭资源非常的丰富,经过一段时间后,煤炭资源稀缺、变少,人员流失较大,随后房价暴跌,才有了如今的中等城市,鹤岗主要依靠的是煤炭和化工产业卫生。在鹤岗还有一个名称叫作鬼城,可不是真的鬼城,主要的原因就是白天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当地人全部是以煤炭产业来生活,工作完出来之后浑身上下是黑色的,所以鹤岗的别称也是由此而来。

鹤岗因为1.5万的房价在网络上爆红,所以网传“鹤岗成为了躺平的天堂”,其实在鹤岗也只有老城区的旧房子,二手房有1.5万的房价,如果去买新房,价格还是不便宜。房价越来越高,对于年轻人来说压力越来越大,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但是在鹤岗这个地方,并不一定能真的躺平,除了那1.5万的二手房价以外,日常的开销,工作都不能在当地得到有效的解决,若是画家、自媒体等自由职业者,选择在鹤岗买一套房子也是非常不错的,可以免去房贷这一颗“毒瘤”,若没有自由的工作,那么去鹤岗买房就是“炮灰”。

鹤岗虽然说能够实现小部分人的躺平,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适合。房价不是唯一衡量我们生活的标杆,在鹤岗交通并不发达,工作相对较为难找,老龄化较为严重,医疗并不特别的发达,我们应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而并不能一味的跟风躺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生短短几十载,都一直不停的东奔西波,却忘了人生最幸福的,不过就是灯火阑珊处留有自己的一盏灯,无论选择是奔波还是躺平,只要家人幸福安康便是最好。

幸福!女子到鹤岗全款1.5万买房,那些去鹤岗买房生活的人们怎么样了?

女子花1·5万全款买房子的事情让鹤岗的房价又一次刷新了人的认知。在房价如此贵的现在社会,这么低的房价吸引部分人去那里买房,去那里买房的人很多,有留下的,也有离开的。这主要取决于来鹤岗买房人的对生活质量与对生活的需求和个人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果厌倦了大城市繁华和紧张的生活,想要过普通平淡的生活,鹤岗就是不错的选择。被大城市的房价压的喘不过气的人,也可以选择在这里买房,毕竟花很少钱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家也是非常幸福的。

鹤岗作为一个东北小城,全年平均温度也只有摄氏5度,城市主要以老人和孩子为主,人口外流很多。并且这里经济比较落后,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和便利,去那里的人需要适应气候、饮食等各各方面。同时这里的就业机会少,发展空间也有局限性。很多配套设相对于大城市也是落后,来这里居住和工作也是有选择性,对于一部分人不适合长期居住。

武汉女子放弃南京租房来鹤岗全款买下1.5万的房子。现在她对自己的选择是非常满意。这主要与她的职业有关,因为她属于画师,很多工作只需在网上完成,属于自由职业者。并且她的生活也比较简单,每天点外卖和网购这里完全没有问题。她认为这里生活成本低,非常适合自己。还有一些从事直播行业的人在这个点感觉也错,挣者外面的高工资,享受着低工资。

鹤岗的房价相对来说确实低,在这里可以让无法承受大城市房价的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但是这里经济比较不发达,除了一些自由职业者或者通过网络工作的人不受地域影响,其他职业的人很难找到合适工作,既是找到也工资太低,这里不适合年轻人打拼。所以说在鹤岗的幸福指数在与个人情况。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