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豁达|智慧|精微|关注“宽窄之道”哲学微刊

  宽

  窄

  争

  鸣

?

?

?

  南医大杀人案细节爆出

  精神病人还是性格缺陷?

  宽窄说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应将己心比他心,

豁达宽容走坦途。

  3月22日晚9时20分左右,广州南方医科大学某学生宿舍发生一起持刀杀人事件,造成两名在校大四学生,一死一重伤。

  

  

马加爵放过的唯一舍友 马加爵室友多久被发现的

  行凶者刘某,是该校2012级马加爵放过的唯一舍友的学生,长期与同宿舍舍友关系紧张,甚至在案发前,在QQ群上扬言要杀人。

  

  而这其中,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死者和伤者。

  

  死者陈某,已经通过考研笔试,以390多分考上中大,本应今天去复试的,但没想到发生这样的事情。

  

  据目击者透露,案发时,刘某持砍刀前往同楼层的另一宿舍内,与宿舍内两名学生发生冲突,附近同学闻声赶到,将刘某的砍刀夺下。但刘某又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向着同学陈某连捅多刀,而同学梁某在劝架和夺取匕首的过程中,被刘某捅伤,后被送去医院抢救。

  

  目前凶手已被警方控制,而关于凶手的信息也逐渐披露,有人爆出行凶者刘某怀疑有精神问题马加爵放过的唯一舍友

  

  刘某缺乏自马加爵放过的唯一舍友我保护的能力

  心智正常的罪犯作案时一般有明确的作案动机,精心的作案准备,隐蔽的作案手法,较强的反侦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而本案犯罪嫌疑人刘某实施犯罪,从网上公开的信息来看,并没有明显的作案动机,两个被害人都是与其没有发生冲突的学生。刘某在实施杀人前,还在网上公开发布杀人信息,在宿舍当着众人的面磨刀准备杀人工具,这些方面也表明刘某缺乏有效的自我保护能力。

  当然,他是否有精神病,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这些方面最终需要司法精神病鉴定部门来进行鉴定。

  而从去年7月广财杀人案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广州高校伤人事件已达多起……

  2016年7月,广财金融硕士杀人案。

  

  2016年7月4日晚9时许,广东财经大学赤沙校区两名金融硕士男生在校本部学生宿舍发生冲突。其中一名同学将另一名同学刺伤,经120医护人员确认被刺同学死亡。

  

  知情人透露,两人当晚在宿舍内因言语冲突引发打架。其间,嫌疑人王某持宿舍内的一把水果刀追逐死者,刺伤其颈部、手部等处。

  

  而该楼层的保安也表示,两人先前已有矛盾。

  2016年12月,广外女生遭割喉身亡。

  

  12月20日晚10时许,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进修学员戴某在该校北校区操场运动锻炼时,被一男子割喉身亡。

  为何大学生遇害事件频频发生?一系列惨案背后的问题真的引起大家的重视了吗?

  

  2015年6月广州大学城女厕藏尸案和2016年12月广外女生遭割喉案中,校园杀人惨案的发生原因之一是学校的安保漏洞。但是在“广财杀人案”和“南医大杀人案”中,学生之间关系的处理和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才是案件最值得关注的焦点。

  行凶者曾被劝退,和同学关系紧张

  

  据了解,刘某先前曾被学校劝退,但他不同意,就休学一年。平时喜欢玩刀,作案前几天刘某还在寝室里磨刀,室友都很害怕,一个搬外面住了,两个在别的宿舍打地铺。案发前刘某被教导员叫去谈话,但有知情者说教导员也被他威胁。

  被劝退,喜欢玩刀,威胁教导员,长期和同学关系紧张……这一系列关键词的背后,究竟折射出什么信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针对马加爵案件接受采访时表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2015年著名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中,被问及为何向室友狠下毒手,林森浩解释自己是被愚人节的玩笑刺激,想捉弄黄某,没想到却酿成大祸。

  广东警官学院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宋晓明认为这与他嫉妒、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低有关。而纵观近几年诸多高校伤人案,相似点惊人!

  

  这些案件也将当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暴露无遗。

  

  1、不适应大学环境:自尊心受到打击,出现焦虑、甚至失去信心马加爵放过的唯一舍友

  2、情绪上起伏较大:阅历不够。容易感情用事,喜怒无常;

  3、恋爱关系与性心理:对恋爱和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以致于出现问题难以克制情绪,更容易冲动;

  4、人际关系处理: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我 的能力和勇气,从而容易引发猜疑、嫉妒等问题;

  5、社会上的腐败与不公平,使一些大学生因为贫困等陷入困惑;

  6、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7、学校监管不够等。

  中国疾控中心较早前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大学生中,有高达25.4%的人有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等心理障碍。而诸多心理问题的堆积,没有得到合适的疏导沟通,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慢慢演变成为精神问题。

  近几年,多起精神病人恶性杀人案件暴露的是监管的严重缺位,前不久武昌火车站杀人案的残暴程度令人震惊!

  

  而凶手胡某本身就是精神病患者,但却一人在外打工。

  

  

  其实,精神病人的危险举动一般都有先兆。如果这些先兆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并及时采取监管防护措施,许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怎样预防精神病人犯罪?

  加强监管和治疗,才能有效减少精神病犯罪。尤其是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高危精神病人应当由政府集中收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精神病人1600多万人,其中有人身危险性的精神病人全国约有3万人左右,这三万人是三万颗不定时炸弹,很难预料什么时候会发生爆炸,因此,为了让精神病人的家属得以解脱、周围的居民得以安宁,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精神病人伤人、杀人事件发生,对这一部分高危的精神病人应当由政府进行集中收治,强制治疗。

  建立综合治理网络

  把精神病人纳入社会综合治理中,各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齐抓共管。

  一是基层派出所与社区应加强联系,建立社区为依托的网络监控体系,及早发现精神患者,并督促监护人对其加强约束和治疗;

  二是卫生部门应负责精神病人的基本治疗;

  三是民政部门对经济上有困难的精神病人提供救助义务;

  四是公安部门应对特殊的精神病人犯罪情况,由公安机关执行强制性的义务监督和强制治疗。

  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

  精神病人属于是弱势群体,因此应当政府、社会、法律等诸多层面对他们多一些尊重、关爱和善待,消除歧视,使更多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和康复,以便从根本上消除其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

  加强监护人的监护意识

  监护人应充分担负其监管职责,减少精神病人的犯罪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监护人真正履行了自己的监护责任,社会才能安定祥和。

  大学生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一项调查显示,在12所高校的数万名大学生中,仅四成大学生对寝室关系满意。三成大学生对寝室矛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另有三成则认为,在学校里最不开心的,就是寝室里与室友们相处时产生的矛盾。

  

  

  

  而如何与室友相处,有矛盾如何化解,不少网友也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相思有你:高智商有高层次,也可能成为践踏底线的可怕者。

  @时光精神屋:我太怀念那些跟我脾气不和争吵不断的兄弟们了!

  @李薇薇奋斗ing:人际交往不和谐,认真分析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法;学业竞争大,尽力学习就行了,但不能有害人之心;就业焦虑,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的,但我们有解决的方法。

  @牛牛的美好时代:以前也和舍友有过矛盾,每次吵完之后总是很后悔……慢慢地发现,这样下去不行,我们是同班同学又是舍友,本该互相关照的,于是,逐渐转变心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关系也逐渐好转!现在反过头来看,那些事情真是不值一提!其实好些事情心里放开了就好。

  来源:触电新闻、中国网等

  ↓↓↓点击屏幕最下方阅读原文给文章打分吐槽,赢惊喜大礼!

  ↓↓↓点击阅读原文给文章打分吐槽,赢惊喜大礼!

马加爵放过的唯一舍友 马加爵室友多久被发现的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