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银幕微信公众号最新推出:

  1. 超级英雄电影5年后仆街?

  2. 近期推荐《女人的阴影》:爱情的常态是缺憾

  3. 新闻:“哈利·波特”被这部奇葩片彻底玩残了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移步阅读爱因斯坦对鬼的解释

  迈克尔·内桑逊是媒体分析公司“莫菲特-内桑逊”的合伙人,最近跟好莱坞各大公司的高层人物们进行了多次会面。据他透露,大佬们最担心的事都一样:漫画超级英雄电影会不会太多了?

  从1941年第一部漫画超级英雄电影《神奇队长的大冒险》诞生至今,好莱坞漫画超级英雄电影已经迎来了第75个年头。直到2000年,好莱坞一共才拍摄了41部超级英雄电影,但2000年的《X战警》尤其是2002年的《蜘蛛侠》攻占全球影院改变了这一切。从2000年到今年的《蝙蝠侠大战超人》,仅仅16年,好莱坞就已经推出了63部(其中有4部成为年度票房冠军),而到2020年,预计至少还有25部将要推出。

  然而,肩负DC电影复兴大任的《蝙蝠侠大战超人》,不仅遭到媒体汹涌的口诛笔伐,票房也同样乏力——上映10天,全球票房不到7亿美元。

  当下最成功的漫画编剧马克·米拉(《X战警》、《美国队长:内战》、《海扁王》)认为,以目前的势头,超级英雄电影至少还可以再火个五年。

  虽然斯皮尔伯格、小罗伯特·唐尼都唱衰过漫画超级英雄电影,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说实话,我们无法预判漫画超级英雄电影还能火几年,但对此,我们提出了五个问题——

  一问:《死侍》大热说明了什么?

  成本只有5800万美元,全球票房已破七亿。

爱因斯坦对鬼的解释 鬼出现的五个前兆

  《死侍》本来只是一次无心插柳,福克斯当初绝对想不到,一部中等成本的R级片能火成这样,票房竟直逼那些成本动辄两三亿的漫画超级英雄电影。

  跟那些侠们神们队长们相比,死侍只能算个异类,而这个异类的胜利,恰恰因为他一点都不像超级英雄。实际上,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在拿漫画超级英雄片寻开心。

  和漫画原作一样,《死侍》打破了第四面墙,和观众对话。片头画面就挑明了,这部电影由“一个天造地设的白痴”、“一个靓妞”、“一个英国人演的坏蛋”出演,导演是个“不值那么多薪水的工具”,还不忘提醒大家注意斯坦·李的彩蛋。至于片子里对超级英雄片的犀利吐槽就更多了,足足能印满这一页纸。反正《X战警》是重灾区,最大的受害者是金刚狼。

  大家这么喜欢《死侍》,说明了什么呢?

  好莱坞的大佬们认为这证明血腥暴力少儿不宜的R级片也可以赚大钱。于是几乎一夜之间,R级项目纷纷上马:《金刚狼3》要拍成R级,《蝙蝠侠大战超人》要发行R级版蓝光碟……

  《银河护卫队》导演詹姆斯·冈实在看不下去了。他觉得很多人都搞错了方向:“《死侍》独一无二、不惧风险,满怀电影人的热情,也为他们发声。可好莱坞却错误地理解了这部片子的成功。未来几个月,他们一定会投拍很多‘像《死侍》的’电影,然而他们并不打算去追求原创性,仅仅是想拍部‘淫秽的超级英雄片’或者‘打破第四面墙’罢了。他们拿观众当傻子,而这是《死侍》唯一不会做的事。”

  实际上,《死侍》不仅为电影人发声,也挠到了观众的心头痒处。在漫画超级英雄电影如潮水般席卷而来的当口儿,这位反超级英雄的意外走红,是否暗示着一个不详的趋势?难道大家喜欢死侍,只是因为他不按套路出牌?只是因为已经受够了那些关于紧身衣和斗篷的俗套?

  这让人不禁想起《死侍》漫画里有个短篇系列,名字就叫“死侍屠杀漫威宇宙”。

  ▲哥,我先去死一会,咱们续集见

  ▲哥,我也去死一会,咱们结尾见

  二问:创意已经在枯竭了吗?

  《死侍》一刀见血。因为若论情节的套路化与角色的模式化,漫画超级英雄电影还真找不到对手。

  角色模式化本来就是漫画超级英雄片的先天属性。那些穿蒙面紧身衣的家伙比大多数观众都要老,他们的脾气秉性早就在数十年来的漫画连载中被定了型。电影想修改很难,何况粉丝绝不会买账,何必费力不讨好?

  《娱乐周刊》的詹姆斯·希伯德就认为,超级英雄漫画最大的问题在于:英雄总是老样子,他们不会改变,更不会死。

  有人说99%的商业片主角都不会死——但至少他们身边的炮灰会死啊爱因斯坦对鬼的解释!至少死哪个炮灰是悬念啊!可一旦你加入“复联”什么的,基本上就等于领了一张免死符。

  当然,在漫长的漫画历史中也不是没死过英雄,超人死过,美队死过,蜘蛛侠和闪电侠都死过,蝙蝠侠还变过僵尸。可这并非叙事意义上的“死亡”,却往往是出于商业运作的考虑。他们要么以诡异的理由复活,要么开启新一轮“宇宙”,要么像第二代罗宾那样,直接换个第三代去接班(其实他后来也复活了)。当1992年DC第一次让超人在漫画中死去时,全世界都轰动了,那一期销量创了纪录。

  然而不到一年,超人就复活了。

  

  ▲“超人之死”在1992年出版时吓瘫了粉丝

  ▲美国队长之死

  我们不否认“超人之死”、“美队之死”都是漫画史上最杰出和深刻的篇章之一,但问题是,DC和漫威,有种就让他们在各种宇宙各种时空里死个透透的,连灵魂的渣渣都别剩啊!

  得了吧,谁会跟自家的王牌IP过不去?

  所以说快银在《复联2》中的牺牲应该算是漫威的一大进步,尽管他在这部英雄云集的片子里戏份也就相当于宋兵乙。问题是,在福克斯的“X战警宇宙”中,他可还活得好好的呢。

  这么多平行宇宙,这么多重启,这么多“卖不动我就从头再来”的任性黑历史,你要观众怎么牵挂他们的生死,怎么才能相信,面具底下是个有血有肉,喝多了也吐,挨打也疼的大活人?

  那什么样的英雄才值得牵挂?约翰·坎贝尔曾在神话学著作《千面英雄》中提出“英雄的历程”这一概念,意思是世界各个地方和时期的神话作品,都具有相似的模式。总要以一个英雄接受召唤、踏上旅程为开始。途中他会遇到帮手、诱惑和挑战,最终他提升了自我、战胜了黑暗,并成功返回。这套理论其实可以说是荣格心理学的一种通俗演绎,在70年代提出以后,影响了很多好莱坞电影人,比如乔治·卢卡斯和乔治·米勒。

  那么回过头再来看超级英雄的故事,不难发现,他们的“历程”不仅扁平到聊胜于无,更要命的是——都差不多。

  具体说来,眼下这些漫画超级英雄片的套路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以蜘蛛侠和钢铁侠为代表,可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故事前半段主要表述“其实我想做个凡人”之类错误的虚无主义思想,中途因为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态度,后半程开启拯救世界模式。

  第二种则始终纠结于一个本来就没答案的问题——比如“正义到底是什么?”、“到底该不该杀人?”或者“变种人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到底是什么?”

  不论是哪一种,故事中一定要有一场大悲剧来作为转折点,仿佛这样就不再是漫画改编爆米花,而是莎士比亚古希腊。英雄的至亲至爱直系家属啊,终于轮到你们出场了,献祭自己吧!

  为了让彼得·帕克成为蜘蛛侠,他叔挂了。为了让彼得·帕克成为哈姆雷特式的蜘蛛侠,他女朋友也挂了。

  为了让金刚狼成为俄狄浦斯式的金刚狼,他在不知情中手刃亲爹。对了,他女朋友也没活多久。

  克拉克·肯特和布鲁斯·韦恩都是父母双亡,在《钢铁之躯》中,超人最大的心结就是养父被龙卷风刮跑时自己没出手相助。

  树人格鲁特在《银河护卫队》里挂了;巴基在《美队1》里挂了;神盾局长在《美队2》里挂了;洛基在《雷神2》里挂了;琴·格雷在《X战警2》和《X战警3》里各挂一次……别担心,大家终究会发现,他们都没死。还有比这更套路化的电影吗?

  这也解释了为何很多漫画超级英雄三部曲总是第二部最好,第三部塌陷。因为中间那部具有情感力量(死人了嘛),到第三部时所有套路用尽,只好拼命招呼打戏,变成热闹却空洞的特效烟花表演。

  ▲弗兰克·米勒的《黑暗骑士归来》

  三问:Why So Serious?

  这句话大家都熟,是小丑在《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台词:“干嘛那么严肃?”

  “严肃”也恰恰是漫威和DC电影在理念上的一道分水岭。以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为代表,DC更偏爱黑暗、沉重的风格。华纳CEO凯文·辻原就曾很自豪地表示:“DC的片子植根于现实主义。”扎克·施耐德在谈到《蝙蝠侠大战超人》时也认为:“我们关注的是两位超级英雄的人性。”

  好吧,且不说满天乱飞刀枪不入眼射激光到底算不算“现实主义”,或者那种所到之处一片焦土的大战在多大程度上关注了“人性”,其实“严肃”本身就是80年代《蝙蝠侠》漫画销量跌至历史最低点时,DC一着破釜沉舟式的险棋。1985年,由弗兰克·米勒创作的短篇连载《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第一次把超级英雄漫画带入了新的层次,一举将这位元老重新激活,也成就了漫画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什么新层次?简单来说就是更成人化。故事里大众不再无条件地拥戴超级英雄,而是恐惧甚至怀疑;蝙蝠侠以五十多岁高龄登场,被刻画成困兽犹斗的老兵,一个决心以暴易暴的反英雄;他与超人也因此成为势不两立的对手。米勒还加入了大量社会问题,比如冷战、治安恶化、青少年犯罪、媒体操纵、群氓理论等等,逼迫读者和主人公一起去思考。消灭大反派就天下太平的天真童话就此终结,取而代之的是——再强大的超能力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的——现实。

  《黑暗骑士归来》对以后的漫画创作影响极为深远。无论DC还是漫威,都意识到读者的年龄层已经提高,他们需要更成熟和深刻的作品,不能再把漫画当儿童娱乐了。于是,“黑暗”也就逐渐成了主流风格,一直延续到21世纪以来的超级英雄电影里。

  可是,三十多年前的创新,放到如今却俨然已成滥觞。影迷们越来越对这种黑暗倾向感到不耐烦。因为说到底,超级英雄们所面临的严肃问题其实都大同小异:什么才是正义?正义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吗?民主社会中,如何处理个人与政府、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必然矛盾?以及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终极命题——为了全体的幸福,可以牺牲掉无辜的个体吗?

  老实说,并非每个观众都喜欢用一堆问号就着爆米花吃,要深刻大可以去读《罪与罚》,要看深刻的超级英雄电影,一部《守望者》就能秒杀全场了。

  ▲奥创:我是个会造反的人工智能

  更何况无论DC和漫威,还是他们背后的母公司华纳与迪士尼,都缺乏涉足真正黑暗领域的勇气——首先你得舍得把一部成本超两亿的电影拍成R级,这意味着失去占比重最大的青少年观众。

  “伪严肃”,或者自以为严肃是件很危险的事。比如《复联2》,拿着科幻片里嚼了无数次的千年老梗当伟大使命:你们看!人工智能会造反呢!多么重大的发现啊!快为人类的未来而忧愁吧!

  这挺让人遗憾。本来漫威电影似乎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气质:幽默感。这也与坊间传闻“不许搞笑”的DC形成足够鲜明的差异。《复联1》就是极好的范本。英雄们本事大脾气也不小,彼此都看不顺眼,却还得团结起来对付同一个敌人。“拉人入伙”在非死忠观众看来本来就很新奇,而这个过程中,每个角色也都展现出各自的魅力。说是魅力,其实用一个词来总结的话,就是“有趣”。

  有趣不是挺好的吗?大多数人走进电影院不就是为了轻松一下吗?在观众对特效轰炸越来越审美疲劳的今天,幽默难道不是最好的调剂与润滑吗?从《钢铁侠》到《银河护卫队》再到《蚁人》,漫威的成功秘诀恰恰是——千万别太当回事,开心最重要。

  但愿他们别丢掉这个药方,也祝愿DC的严肃道路能走远——嘿,你弄一个穿大妈泳装的亚马逊女战士站蝙蝠侠和超人旁边,叫我们怎么严肃啊?

  ▲把冷战焦虑和善恶难题拉进漫画世界的《守望者》

  “四问:宇宙是无限的吗?”、“五问:观众会一直买账吗?”以及漫威、DC未来四年片单介绍,详见现已上市的2016年第4期《环球银幕》。

《环球银幕》2016年第4期目录

【视界】

为什么人人都爱小李子?

【眺望】

[刺客信条]

[爱乐之城]

爱因斯坦对鬼的解释 鬼出现的五个前兆

[法国之旅]

[怪屋女孩]

[深水地平线]

[恶魔呼唤]

【焦点】

英雄,你们还能走多远?:五问漫画超级英雄电影

【首映】

好莱坞新片/[女巫]

[奇幻森林]

[猎神:冬日之战]

[午夜逃亡]

[各有少年时]

[科洛弗道10号]

[天空之眼]

[珍宝大战]

[极速之巅]

[母亲节]

[生为蓝调]

欧洲新片/[公社]

[24周]

[受伤的天使]

[圣爱之旅]

[我们是浪潮]

[巴登巴登]

[来自火星的消息]

亚洲新片/[火锅英雄]

[粉与灰]

[纽约纽约]

[我的新野蛮女友]

[冰河追凶]

[我的特工爷爷]

[巴霍巴利王]

[残秽 不可以住的房间]

[当女人沉睡时][东柱]

[鬼乡]

【人物】

本·阿弗莱克:迟暮英雄,权势新生

佩内洛普·克鲁兹:我爱西班牙,也是世界公民

汤姆·希德勒斯顿:换种姿势做男神

伊丽莎白·德比茨基:高妹的逆袭

雅各布·特伦布莱:小肩膀

扎克·施奈德:巫师在健身房

陈坤:厂花来自重庆

【专题】

污的艺术

最长的电影

有钱·有品: 热衷艺术品投资的大明星

【影响】

[伴我同行]30周年

恩尼奥·莫里康内:大师之音

总统和女人们

安德列·祖拉夫斯基与苏菲·玛索

[谜一样的双眼]视觉解读

【影评】

[荒野猎人]:为什么观众感觉冷冰冰?

[真相]

[詹姆斯·怀特]

[与外婆同行]

[裁缝]

[记住]

[飞鹰艾迪]

[傲慢与偏见与僵尸]

[女人的阴影]

[特鲁曼]

[幻梦墓园]

[哪一天我们会飞]

[检察官外传]

【剧集】

[太阳的后裔]:糖衣炮弹击溃少女心

[追忆潸然]:京漂爱情故事

附赠海报:

[蝙蝠侠大战超人]

本·阿弗莱克与亨利·卡维尔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