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北城墙建筑遗址区。
墓葬区可以看到清晰三星堆不敢研究了的人骨。
一段疑似北城墙三星堆不敢研究了的城墙建筑遗址重见天日,三星堆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在今年年底之前,三星堆古城面积、分布等详尽数据就有望确定。
这次重大发现,引发了考古学家们对三星堆古城的三大猜测。
比如,三星堆古城区范围有多大三星堆不敢研究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常驻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站工作人员冉宏林说三星堆不敢研究了:“这次疑似北城墙的发现让古城合围,基本估算三星堆古城区范围在3.5平方公里左右。”三星堆古城因什么毁灭?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考古学家林向认为毁于洪水,也有专家认为毁于地震,“粘土建筑难以抵御大地震。”
重大发现引发三大猜测
猜测
三星堆古城区范围约为3.5平方公里
冉宏林介绍,这段“北城墙”与三星堆遗址现存的东城墙、西城墙、南城墙、三星堆城墙、月亮湾城墙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用粘土斜向堆筑的一种城墙,这与整个成都平原从新石器到商周时期城墙的特点是一样的。“因此,三星堆不敢研究了我们在对它进行发掘时,根据这一特点判断它是一道城墙。”
另外,它下面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墓葬、城墙叠压的器物和城墙上层的文化层里出土的器物的年代也是比较明确的,我们根据它的出土物和层位关系判断出其年代应该是商周时期(三星堆城墙建造时期),这也是推测其是三星堆北城墙的依据之一。”至于城墙的高、长、宽等数据,冉宏林表示还需要进一步测量。
“以前大家都认为,三星堆古城是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没有建北城墙,因为二三十年都没有找到,但随着这次青关山城墙的发现,关于‘鸭子河是天然北城墙’的说法站不住脚了。”三星堆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1990年1月,对东城墙局部进行发掘,发现土坯砖,大致了解到城墙的始筑年代和夯筑方法等。1992年5月,试掘西城墙并得到确认,三星堆古城获得肯定。1994年9月,发现及发掘南城墙,重新确定古城区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这次疑似北城墙的发现,让古城合围,基本估算三星堆古城区范围在3.5平方公里左右。”冉宏林说。猜测
“亚”字形建筑基址现身或离古蜀王国宫殿不远
这次三星堆考古发现的“北城墙”,就在三星堆遗址区青关山台地“亚”字形单体建筑的旁边。
“这个建筑基址是仅次于殷墟的最大单体建筑基址,也是在南方地区首次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单体建筑基址。”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雷雨说,这是一座大型红烧土建筑基址,平面大致呈长方形,呈西北-东南走向,与三星堆城址以及一、二号祭祀坑方向一致,长约55米、宽约15米,面积近900平方米,东西两侧似乎有门道,初步推测,大约由6-8间正室组成,分为两排,沿中间廊道对称分布。“即便它不是古蜀王国的宫殿,但已经是重大突破了。或许,离发现真正的宫殿也不远了。”
三星堆宫殿区和北城墙是数代考古人几十年苦苦追寻的对象,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群、“仓包包城墙”和“北城墙”的发现和发掘,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同时亦巩固了三星堆遗址作为长江上游文明核心区域的地位。
“城墙挖出来了,就像找到了包子的皮,但馅儿是什么,还不知道。或者有肉,或者是菜。”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考古学家林向说,“几千年的历史都一层层地找出来了,更多的惊喜还在后面。”
那么,“亚”字形单体建筑是做什么用的呢?当时,专家对于这个单体建筑基址的功能猜测主要集中在宫殿、府库和祭台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当时进行现场分析时认为,建筑的级别应该属于高等级建筑,但不像是宫殿,因为没有活人居住的迹象。雷雨认为,不论是宫殿还是府库还是祭台,青关山台地很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三星堆古城的核心区域之一。
这次北城墙的发现,就在建筑基址的旁边。“从合围的臆想图来看,建筑基址所处的位置是在古城的西北角,并没有处在北边居中或者靠近居中的位置,而且是南北朝向,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千百年来都城的宫殿布局不一样,应该不是宫殿。”一位参与考古的人员说,但也不能下定论,因为没有更多的佐证。猜测
三星堆古城毁于洪水或地震
以前一直没有找到北城墙,因此考古人员猜测三星堆古城并没有修建北城墙,而是用鸭子河作为天然的屏障。“这次被发现的北城墙,将改变这一猜测。”三星堆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新发现的这段北城墙靠近鸭子河的距离差不多只有100米。“我们猜测,三星堆古城的北城墙当年应该就在鸭子河岸边修建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鸭子河也可能几经改道,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位考古人员介绍,北城墙近水,且当年是用粘土斜向堆筑的一种城墙,鸭子河的洪水可能会对其有影响。
林向曾经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三星堆古城是毁于洪水”,逐水而居有很多便利和优势,但当洪水来时也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
但到目前为止,考古专家们尚未在三星堆遗址找到有关洪水侵袭的痕迹和物证。
也有专家认为,三星堆古城毁于地震,“粘土建筑难以抵御大地震。”有学者描绘出以下景象:岷山发生地震,大山崩塌巨石滚落,居住在山里的一个部族的家园顷刻被毁,他们不得不举族迁徙,顺水而下,逐水而居,并最终在三星堆建城定居。突然有一天,大地震再次造访。这个部族2000多年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地动山摇、房屋崩塌,甚至造成人畜死伤。
虽然,这些都是猜测,但1986年,三星堆发现了两个大型祭祀坑,两坑上千件国宝重器的出土,它们全都是碎的。经考古专家认定,这些器物都是人为损坏后才埋进坑里的。有学者指出,这是对“失灵神物的掩埋”。
不论是“水毁说”还是“地震毁坏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成都发现的金沙遗址是三星堆文明的传承,“三星堆居住的人们搬去了金沙,在那里续写三星堆的辉煌历史。”
延伸阅读/
城墙下发现新石器时期古墓能看见人的手指骨
在三星堆考古发现北城墙的坑里,有许多的沟槽,还有三个墓葬。“这些沟槽很可能是墓主的房屋所在地,也就是说墓葬和生前所住房屋是在一起的。”冉宏林说。
一名考古人员表示,通过比对新石器时期发掘的古村落遗址和墓葬区遗址,发现当时的人们有靠近生前所住房屋埋葬的习惯。
当冉宏林揭开墓葬区上面的彩条薄膜后,一具1米多高的人骸骨呈现在大家面前,仔细看还能看到人的手指骨头。“初步从骨骼来判断,死者当年大约有1.6米的样子。”冉宏林说,根据文化断层来看,人骨应该属于新石器时期。有参与考古的村民猜测,因为骨骸的盆骨比较小,应该是一名女子。新石器时期人的骸骨的发现,对研究当时的人的身高、体重和长相等有一定的价值。
墓葬区旁边有一些沟槽,冉宏林说是墓主人生前房屋的遗址。三星堆博物馆遗产部部长董静说,这些沟槽是新石器时期的木(竹)骨泥墙建筑留下来的,“先挖墙基槽,于基槽内竖或插小木(竹)棍为木骨,用竹片或藤条等物质将小木棍串编起来,其上抹草拌泥而成‘木骨泥墙’,有的还经火烘烤成红烧土墙。”
华西都市报记者唐金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