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人的血压在一天当中是不断波动的,对血压进行监测要注意一些细节,测出的血压才有可比性,才能对控制血压的效果进行评判。当发现近期血压变化比较大时,要找一找可能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比如:
测量是否准确,是否与平常测量血压的方法一样,比如这两天是否安静的休息五分钟,是否采取的是坐位测量,袖带捆绑松紧是否一致等,通常需要连续测量2到3次,取平均值记录结果。
对比的是否是不同日同一时间的血压,因为全天的血压有两个高峰时段和一个低谷时段,早晨6:00到上午10:00是血压的第一个高峰时段,下午16:00到18:00是血压的第二个高峰时段,而夜间的血压是全天的最低点,最高血压和最低血压可以相差10到20mmHg,因此,比较不同日的血压高低,只能选择同时段的血压进行对比。
服用降压药的人,服药前和服药后尤其是与服药后2小时的血压会有很大的差别,饮酒前后、运动前后的血压也会相差很大,尤其是夏季与冬季气温相差较大、夏季房间中是否开启空调等,都会对血压的高低带来影响。
综上所述,发现近期血压变化较大时,应从上述各方面找找原因,并增加血压的监测次数。如果只是平时血压偏高,血压确实有所下降,但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只需注意观察即可;如果是服用降压药的人,只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服用降压药,要知道服用降压药后全天最高血压不宜低于110/70mmHg。
这种情况在夏季比较多见,很多北方人冬季到海南等南方度假也会常常发生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减量或暂时停用降压药,在冬季气温下降或回到北方生活时再重新增加降压药的服用量或重新开始服用降压药。
总之,对高血压的控制讲究平稳降压,避免血压的大幅波动,要知道血压的波动比单纯的高血压危害更大。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更多相关建议:
高血压平时130/90,近两天突然见降成96/64mmHg了,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险吗?
生理情况下,人的血压在一天内是有波动的,晨起6-10时出现一个生理性高峰,下午4-6时出现第二个高峰,晚8时以后血压逐渐下降,至凌晨2-3时会降至谷底,称之为杓型血压;当然了,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人会因为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峰值和谷底血压出现的时间可能会有差异,但是基本规律是相同的。
患者血压突然出现波动,我们首先考虑是否为生理性的,比如测量时间、测量方式、测量时是否服药等是否发生了变化,另外环境、精神压力如果发生了变化也有可能会引起上述变化。
当然了,血压出现波动,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定要排除是否为病理性原因,哪些因素会导致病理性的血压下降呢?
(1)血容量下降:严重的脱水、失血均能引起血压下降。
(2)急性心功能不全: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严重降低可以导致低血压,比如急性心梗、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衰。
(3)外周阻力下降:感染性休克、药物等导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亦可以导致血压下降。
综上所述,血压突然出现波动可能为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所致,建议患者结合自身症状仔细寻找原因,不大意也不轻视,必要时求助专科医生。
更多相关建议:
这位朋友的问题非常具体:高血压平常控制在130/90左右,最近测量突然降到了96/64的水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面对这样的疑惑,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一些可能原因。
高血压控制到130/90算达标吗?
在分析原因之前,先和大家探讨探讨一下高血压控制目标的问题。
对于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来说,血压控制到130/90这样的水平,这两个值都在高血压的诊断值之下,但并不说明血压控制已经达标了。低于高血压的控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血压升高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肾脏健康损害风险,而对于这些风险的控制,一般我们可以设立两层目标,至少应该达到的目标是130/80以下,血压控制到这个值以下,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也能够减少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在刚刚结束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最新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在收缩压120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血压,仍然有一定的心血管获益,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因此,在我们把血压控制到130/80的前提下,如果身体耐受,把血压进一步再降低一些,也是完全可以的,如果非要给出一个范围,对于这位朋友来说,血压的收缩压控制到110~120之间,而舒张压控制到70~80之间,将是对健康有更大获益的一个降压目标。
当然对于这样的目标设立,也一定要考虑身体的耐受性和用药安全性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过于严苛的血压控制目标,而特意的去加大用药剂量,在身体耐受,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的前提下,如果血压能够降的更低一些,才是更好的。
血压突然降低的可能原因分析
血压从130/90左右,突然降到了96/64,这个下降幅度可够大的,除了血压值上的变化以外,还可以通过身体是否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来初步考虑和判断原因,但不管何种情况,我们都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血压测量值突然下降的问题——
首先是血压计的问题,目前家庭测量血压的电子血压计已经很普及了,通常情况下,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都是能够准确测量血压的,但由于目前电子血压计品牌众多,质量稳定性也参差不齐,因此,出现这样的异常血压值,首先不妨考虑电子血压计是否出现了故障或者问题的可能性。要排查这种可能性,其实也很简单,换个电子血压计测一下,或去医院进行一下诊室测量,确认一下是否确实是血压突然降低了就可以。
其次是血压正确测量的问题,测量血压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讲究,一般情况下,要求测量血压前,要求尽量排尿,静息休息5分钟以上,避免浓茶、咖啡等的影响,同时测量时袖带的位置应当于心脏平齐,袖带的松紧程度也要适宜等,这些方面如果没有做好,就可能会影响血压的测量值。如果是经常自测血压,也了解上述注意事项的朋友,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还是很低的,而有的时候,是家庭测量血压时,帮助测量的人更换,比如原来都是孩子帮着测,最近孩子不在家,都是自己测量,由于不了解相关注意事项,而导致出现较大测量误差的可能性较大。
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血压测量时间点的变化,而降压药在发挥药效的过程中,也会引起血压测量值的相对变化。比如原来都是吃降压药前,前一天服用的降压药已经降压作用较弱的情况下测量,血压值在130/90的情况,现在改成了服用降压药后2~4小时测量血压,而这个时间点又正好是降压药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发挥最大降压效果的时间点,此时的测量值就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甚至降到了90/64这样的水平。对于这样的情况,就应该考虑血压的整体控制情况,如果确实存在过度降压的情况,应当考虑适当的调整用药方案,降低药量或调整用药时间,让血压获得更加平稳的控制。
第四种可能的原因是气候冷暖的变化。人体的血管也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比如寒冷的天气下有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就更难控制,而在炎热的气候下,又会出现血压降低过度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受到气候冷暖的影响就更明显。如果是原来在较冷的气候环境下测量血压在130/90左右,而忽然来到了一个较热的环境中,这时候测量血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种情况,就应考虑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带来的血压测量值变化,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伴随出现了乏力、出虚汗,心悸等低血压症状的话,就应该及时的调整用药方案,改善降压过度的问题。
第五种原因,就是相关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血压降低的可能性。比如身体严重失水,或者失血导致血容量下降,而导致的血压骤然下降的问题,再比如心功能出现问题,射血分数降低,心衰而导致的血压降低问题,再比如一些患者,血压测量侧的血管出现狭窄或闭塞的情况,导致一侧测量血压偏低,而换另一侧测试血压就跟原来差不多的情况,这些情况,也都是值得考虑和排查的血压突然降低的原因。
总而言之,人体的血压虽然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如果血压原来在130/90左右,忽然出现降低,差值超过30mmhg,甚至超过40的情况时,应该从多方面来考虑和排查原因,有可能是测量设备,测量方式的问题,也有可能是降压药服用时间点或血压测量时间点的变化问题,还有可能是病理性的原因导致的低血压问题,积极查找原因,并针对病因对血压的波动进行调理控制,尽量保持血压在稳定达标的范围内,才能够更好的保护好我们的心脑血管健康,减少血压波动带来的健康危害。
更多相关建议:
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重点应寻找造成血压下降的原因,有无头晕等身体不适,有可能需要调整降压药物。
首先,最大的可能是由于降压药加量造成的。平时130/90mmHg的血压,舒张压偏高,可能进行了降压药物调整。但由于服用的降压药多为长效降压药,需要2~4周才能完全起效,所以开始使用的降压药方案如果过于激进,2~4周后血压会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如果属于这种情况,调整降压方案即可。
其次,可能是天气原因造成血压的下降。很多高血压患者,冬天时血压尚可时,在夏天天气转热时血压会出现明显下降,可能会出现题主描述的现象。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降压药减量即可。
再者,寻找有无造成血压下降的其他疾病因素。比如腹泻脱水、进食差、急性心梗等均可造成血压明显下降。如有其他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最后,不管是什么原因,96/64mmHg的血压偏低,都需要找心内科医生进一步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更多相关建议:
正常的血压小范围波动是生理现象,对身体没有危害,但是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波动过大,可造成靶器官的损害和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增加。对于血压波动过大的情况,要先做24小时动态血压进行综合评估,然后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去除诱因和综合管理的方法尽量保持血压的平稳,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注:医学扫地僧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相关建议:

130/90这个水平的话,如果是老人64的话,暂时可以认为是正常的。可以不用处理。而96/64这个血压,实际上也是处在正常的范围内的。
这种情况的话,就要注意自己是否口服了什么降压药,如果正在吃降压药,要注意跟用药有关系。另外,还要注意自己是否存在相关的症状,比如出现了明显的头晕之类的症状的话,就要先停药,然后注意适当多喝水,增加一下液体的摄入量。然后上医院再观察一下。
如果没有吃过药,要注意是否有脱水,疲劳,睡眠不足,包括感冒发烧之类问题的影响。如果没有症状的话,就是先注意观察一下,还是建议要多喝水,然后注意休息。如果有症状,处理的方式同上。
更多相关建议:
高血压忽然下降,大家注意这里说的血压降低并不是一种正常的降低,而是“忽然降低”。而对于本来血压已经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如果忽然的血压降低,一定要警惕以下几种问题。
1、是不是发生了体位性的低血压?
看过张大夫科普视频的,很多人都看到过张大夫给大家呈现的一位老年高血压患者,张大夫分别给这位老年患者量了坐位、立位、卧位血压,很多朋友都观察到其中立位血压最低,甚至让这位高血压患者产生头晕的症状。
这里所说到的体位性低血压,实际上就可以让很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突然降低,严重时候甚至出现严重的低血压症状。
2、是不是有餐后低血压?
对于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他们其中的很多人会在饱餐后出现餐后低血压,尤其是吃的食物比较多、比较热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餐后低血压。而餐后低血压的确是可以让很多人突然血压降低明显,其实这也是神经调节异常的一种表现。
3、是不是心梗了?
对于一些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很多人会因为梗死面积大、下壁右室心梗而造成血压突然降低,这种低血压最危险,因为处理不好就是心源性休克。所以说,如果突然降低的血压,同时又胸部不适,一定要注意筛查心梗的相关检查。
4、是不是有心包填塞?
心包填塞的患者会突然血压降低,但是这些患者普通人平时接触不上,一般都是在医院里比较常见,尤其是医院里的心内科比较常见。有经验的医生,如果看到一些突然血压降低的心脏病人,或者刚刚手术后的心脏病患者,都会警惕的听一听心音,就怕这种血压降低是心包填塞带来的。
总之,如果是一个普通人突然出现血压急剧降低,大家别忽视,最好还是及时就医,以免有些严重问题别忽视了!
更多相关建议:
天热了,降压药减量或停用。
更多相关建议: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先说答案,这样的血压不好,要引起重视。高血压对人体有害,需要通过药物和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但血压不是越低越好。
血压突然降低可能原因有哪些?
- 血容量减少:身体由于水的摄入过少或者是排泄的水分过多,都会引起血容量的减少。比如说大量流汗、腹泻、呕吐、外伤出血等。
- 心脏收缩力减弱:经常收缩力减弱,常见于严重的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导致心率衰竭,使心脏失血量减少。
- 血管张力减低:人体的血液是在一定的血管容量里面流动的,如果血管扩张,血管张力降低,就有可能导致血压降低,常见的原因比如说,严重的过敏、严重的感染。
- 药物相关性:镇静药物使用、降压药物过量。
血压降低如何处理?
测量明显降低,应该要积极的去寻找原因,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说大量呕吐腹泻出血的患者,要积极的补充血容量;严重的过敏,严重的感染,要积极的抗过敏,抗感染治疗;如果是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低血压,应该停止或者减少使用这些药物。
关注知心蓝医生,了解更多心脏知识。
更多相关建议:
几乎每天都有人问我:“我的血压90/60怎么办?吃点什么?有危险吗?”
这样的提问没有办法直接回答,因为我们判断一个人的血压高低或是否正常,不但要按照90-140/60-90mmHg这样的血压标准,同时还得知道一个人平时的血压是多少,而不能随随便便根据90/60这样的血压来判断一个人的血压是否正常。
一、90/60这样的血压正常吗?
理论是讲血压在90-140/60-90mmHg这个区间,也就是高压不超过140,不低于90;低压不超过90,不低于60;都算正常。
但是,如果您平时一直是这个水平,比如从小时候,青少年,再到中年,甚至一直到老年,长期是这个水平的血压,那么就没有问题,这就是说您的基础血压,自身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本身就稍偏低而已。特别是一些偏瘦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这样的血压,这都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您平时血压在120/80以上,甚至说本身是个高血压,就像这位朋友他说:高血压平时130/90,近两天突然降成96/64了。
那么这种肯定不正常!
二、平时血压偏高,突然血压90/60怎么回事?
1、测量问题
首先我们得再次测量血压,因为我们不能根据一次血压就判断自己的血压高低;我们的血压受很多测量因素因素,比如血压计误差,比如测量方法误差等等。所以当血压波动特别大,首先休息5分钟,再次测量,如果还是和最近一次测量很接近,那么才可以判断自己的血压就是目前测量的这个水平。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以前是高血压,后来开始吃药,但是平时很少测量血压,突然有一天测量血压发现:啊!怎么这么低。
这有可能是平时血压逐渐已经降低,只不过,您平时没有监测,没有及时发现自己血压已经比较低了。
2、药物问题
高血压的人,大部分都需要吃降压药,很多人看到血压高就着急,想着赶紧把血压降到正常,可是降压不能着急,除非是高血压急症,或者高血压合并了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衰才需迅速降压。否则对于绝大部分高血压人,降压都降压缓慢平稳降压,而不是着急。
如果您看到血压高,吃完降压药,尤其长效降压药起效比较慢;吃完药血压并没有马上降低,您又着急,继续加药,那么结果就可能是当长效降压药起效的时候,血药浓度大,血压降得太低。
有很多高血压的朋友,长期吃着降压药
3、疾病问题
最危险的就是疾病导致的低血压,平时血压正常,或高血压,突发血压从130/90降到了90/60,必须想到是不是疾病导致的。
准确的说,这已经叫休克;很多老百姓都以为休克就是人事不省,昏倒了叫休克。简单的说医学上的休克就是低血压,比如血压低于90/60可以模糊的叫做休克;但如果一个人血压正常,或高血压,突然血压下降,原有高血压者,收缩血压较原水平下降30%以上,也叫休克。
如果是休克导致的低血压,那就非常危险,需要马上就诊抢救,因为休克如果不及时抢救,下一步就是生命危险。
休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出血、过敏、中毒、急性肺栓塞、中暑、体内水分不足、心脏病等等都可能会表现为低血压休克。这时候必须马上就诊,抢救休克,并且尽快寻找休克原因。
总之,原本血压130/90,突然降到90/60,必须引起重视,只有找到原因才知道是否危险,才知道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