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讲起她婆婆。

年轻时就爱漂亮。爱买买买。老公收入挺高。结果有次问她要钱。她说没有。老公说家里钱都给你了怎么没有呢。她说花了呀。怎么花的呢。谁知道怎么花的。后来老公问急了。给了老公一张1块钱的存折。

后来老公受不了离了。改成吃儿子。有次出去旅游。让儿子带着钱来接她。原来是旅游中买的东西太多了,老太太就借团友的钱买买买。儿子就在机场,给人家挨个还钱。这个五千那个一万。

不过她这婆婆,心理是真健康。天天可开心了。

因为人要跟他人互动,就需要提出需求做交换。

我们讲的好人,要脸的人,他说不出口。要请他人帮助难的死,别说被拒绝,就是别人晚点回复都为难的要死,觉得跟人添了麻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攻击性都向内攻击了。

不要脸的人呢,自我需要理直气壮的表达。被拒绝也不会难过。再找别的办法实现就是了。攻击性不留在自己 身体里,能不健康么?

所以啊,有想要的就说。被拒也不要难过。别压抑自己。

更多相关建议:
的确,生活中越不要脸的,心理越健康。

我娘家旧院里的一个婆姨,就是典型的不要脸,但是她心理非常健康。

早晨起来后,先在院里泼水,然后叫鸡骂狗,扰乱的四邻不安;中午休息时候,骂孩子,打孩子;晚上了出去,找想好的。

她老公知道后偷情后,往死里打她。但是,她依旧我行我素,把给男人活活气死。

她依旧每天乐呵呵地上街,吃喝玩乐,现在活了80多了,身体还非常好。

不要脸的人,她能够随心所欲,满足自身的欲望,所以心理健康。

更多相关建议:
前几天,我在网上留言:从今往后,我要当个被人讨厌的“坏人”,没想到好多盆友表示要跟我一起。你能猜到是为什么吗?

通常主张正向思考的心理学家也指出过,生活中,那些越是“不要脸”的人,心理反而越健康。这是不是有悖于社会常规?

为什么你是熟人眼里的“老好人”?帮别人忙时比做自己的事情更加小心谨慎,甚至觉得是自己的本分;而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却从不敢开口要求?

其实,这里的“不要脸”,“做个坏人”,并不是说我们真的要去干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而是指放弃去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停止一味的讨好和忍让。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点,作为讨好型人格的我,实在有发言权了。

下面8句话,你若有同感,就在心里打个钩。

[]1. 害怕发生争执,一旦发生,就会将错都归咎到自己身上。

[]2. 无法拒绝他人,即使对方要求很过分,也会硬着头皮完成。

[]3. 很怕麻烦别人,能自己完成绝不求别人,否则就会感觉亏欠。

[]4. 在参与讨论和决策时,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静静观察。

[]5. 做事情喜欢以他人的感受为主,很少顾及自己。

[]6. 非常看重别人的看法,渴望被别人认同。

[]7. 在面对比自己厉害的人,常常怯懦,不敢展现自己。

[]8. 内心极度敏感,很快地感知他人的情绪,并且自身情绪易受他人影响。

如果你的答案多数是“YES”,恭喜你,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受害者。

其实,不少人都深陷“讨好型人格”,活得委屈又不快乐。我也是这样:害怕对峙,害怕冲突;看似乐于助人,但有时候并非出于自愿;察言观色,怕被人否定;即使做不到,也假装能做到。

讨好型人格还有更大的危害。因为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善于宣泄,当心里压力和不满越积越深,却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出口宣泄,情绪的炸弹就随时可能爆发。这时候,可能会导致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更有严重的,将负面情绪统统发泄在身边亲近的朋友或家人,甚至,因为心理扭曲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讨好型人格,很多人都承受了太多委屈。但其实,你要学会的,是讨好你自己。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人要想活得自由和幸福,需要被讨厌的勇气。

不要对方一失落,你就紧张;对方一道歉,就心软。

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停止一味的讨好和忍让。

蒋方舟和马东对于讨好型人格也共同给出了一句评语: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2020年即将到来,希望大家都能对自己好一点,活得任性一点!

我是谭小芬,一个正在努力追逐自信的80后内向女孩。希望我的故事能够给你一点启发。

更多相关建议:

心理学家指出,生活中,那些越是“不要脸”的人,心理反而越健康,原因是为什么呢?

一个已婚的男人,喜欢上了另外一个女人,和自己的妻子提出离婚原因,说的很直白,不爱他了,爱的另外一个女人,妻子当然很生气,好好的一个家庭,自己很爱的丈夫,就要被别的女人抢走了,妻子去找这个女人并骂了她“不要脸”去抢她的男人,而这个女人反过来也骂这个男人的妻子“不要脸”说他已经不爱你了,是没有感情了的夫妻,你还霸占着他,让他痛苦,不与他离婚。

因为这必定是一个社会性的现象,所以也就无法抛开法律道德的层面来分析,夫妻之间的关系是有法律保护的,而情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也就是没有契约性约定,如果从这一点上分析,那么这个男人所喜欢婚外的那个女人,就属于那个“不要脸”的人,这一点同样从社会的道德规范的角度是可以认定的“不要脸”,而这种认定也是属于绝大多数人的一种认同。

我们接下来就可以讨论一下这个“不要脸”的女人,自己所处在这个第三者的位置,既违反了法律道德层面的束缚,又违反了大众认知上的社会契约,又承受他所爱男人的妻子的辱骂,基本上存在着既有国家层面的法律与道德,又有社会层面的契约还附带着家庭成员(所爱男人的妻子)的攻击,这就等于出现了三重的压力,还不包括女人的亲朋好友,邻里街坊等给出的颜色或不好看的脸面。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第三者的女人心理能够健康吗?绝对不可能一切的压力,一切的攻击都有可能让她焦虑万分也会更加的抑郁,焦虑的是他所处在的位置是不合法的和有违道德的,也违背了社会性的契约,抑郁的是自己所处第三者的位置,实际体现了从别人的家庭当中去抢人家丈夫的行为,这样的状态,这个“不要脸”的女人,心理能会健康吗?我想有切身实践体验过的人会有真实的感受。

“不要脸”这个词语在心理学上就没有论述过,一个人如果“不要脸”也自然就形成了,不要尊严一个样,一个人如果促进再如此的艰难,也会维护“最低”的尊严。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这种“不要脸”用社会性的思维去理解,那就是个体的“兑现性观念”,也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个体的性格特征,每个人虽然都有不同,但是都是通过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而展现出来的。

而所形成的“不要脸”的认识,那是由于你自己不能够做到而看到了别人能够做到给予的一种自我主观认定。比如针对一个异性我就敢说“我爱你,咱们交个朋友吧”,而你不敢说,我你可能会认定“不要脸”,你我会认为胆小懦弱。别小看这一行为的体现,他极有可能是成功与失败的对立,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在我们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当中,其中包括着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信念,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以及我们人际关系,社会规范意识,社会角色,社会职能等方方面面,每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都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所体现出的虽然有不同,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过程,他会伴随着我们一生的发展,这就要提出一个问题,也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所谓的要脸与不要脸,实际上是对立的,是相互之间的研判所决定的,而非真实社会所需求的行为体现。

他做不到,而我能够做到,可能就会担负着“不要脸”的认定,至于心理所承受的能力大小无关,却与社会化过程受到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系,尤其是这些因素是相互起作用的,并且所有的因素所影响的都是双向,更不是我们自己很消极的去接受这些影响,因为我们个人所处的环境所体现出的行为是与我们个人的既得利益有直接的关联,特别是在社会化的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社会化过程当中的不同内容的变化,所体现出的行为就截然不同。

因此所谓越是“不要脸”的人心理越是健康,不论是从心理学还是精神病学的角度,这个逻辑都是不存在的,一个时代所有的人所对应的就是这个时代的现象,而针对时代的现象所处理问题和行为体现肯定是不同的,但是相对应的来自于心理的压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性程度也都有不同,所出现或遇到的问题或事物或人,不论是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还是集体的有效联系中都会存在问题,而问题处理的方法和应对的措施也会不同,这就是心理演变的一个过程,而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所承受的障碍性的困惑是常见的,也是造成我们心理病态化呈现的重要因素,自然所谓的“不要脸”的人也同样如此。

更多相关建议:
把不要脸的人,说为心理健康,这个说法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 ,你所谓的心理学家,该不是自学成才吧,什么是不要脸?所谓的脸,就是做人的尊严 一个人能够活的有意义,正是因为他懂得自尊自爱,从而得到他人的尊重。

不要脸的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人至贱则无敌,不是没有敌人,而是天下人不肯与你为敌,因为你不配拥有朋友,更不配拥有对手。好鞋不踩臭狗屎,不要脸的人,内心阴暗,龌龊,做事违背常理,与人交往,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如此的小人,怎么能说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必定是知廉耻,懂人情,行孝道,守法纪,爱国爱家,受人爱戴,这是心理健康的标准,离开了这个标准,所谓的心理健康不过是不知廉耻罢了。

更多相关建议:
“脸”这个东西是个奢饰品,不要也罢!

其实,我特别感谢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乡下度过的。乡下的孩子都皮实。也没有什么性别之分。简称一个词: 野孩子!

这里没有什么公主,什么小姐。只有小六,凤平,大梨子,春儿…… 没男没女的孩子们像土豆,白薯和芋头一般,只有大小之分,没有样貌之差。

所以,田间地头不出产玻璃心,敏感性。小公举。娇娇女。

六岁那年,我到北京上小学了。

因为我即没有上过幼儿园,也没有上过学前班(我们那时候已经有兴趣班,学前班了),所以,我一个野孩子,根本不适应学校。一入校,我基本稳居倒数第二。倒是第一的那个,后来被证明是弱智!

我们家人也不着急。我爸爸是个老革命。他是那种特别革命的老革命。他发自内心的觉得我是属于国家的大花朵。所以,他什么事都不着急。他把我上交给祖国了……

我记得小学一年级 ,一个学期里,我基本都是“打站票”。就是总站在教室后边。靠窗户。外边有点风吹草动,我一骗腿,就顺着窗台出去了……

老师再跑出教室,满操场的追!

要说身体,我这辈子都不好,但是,心理负担没有。因为我有自己笃定的价值观。自幼如此。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好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

但是,我,我一年级就做到了。因为,老师批评我,我从来没有觉得不好意思过。

我回家毫不介意的,把老师批评我的话都告诉我姥姥了。她总是感到奇怪:你这么好的孩子,你们老师怎么就不稀罕呢?

搁到现在,就是一句话:

我们家人执行的是,坚持到底的鼓励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强大的抗压能力,以及顿感力。

我内心的强大,在以后的生活里派上了大用场。

首先是,自从上中学之后,就有同学积极的像我反映,我长得丑!

我自己挺纳闷的。我觉得我不是丑的问题。我是独一无二的美呀!

又黄又瘦,又高又扁。我就是一只铅笔。多俊呀!

时至今日,我还觉得自己挺俊的。我问我老伴,你说我俊不俊?他说我长得像一只“坏狐狸”?!

你看,我和妲己是一个品种。相貌焦虑在我这里根本不存在!

再有就是生活方式的问题。

我生活方式也不主流。

我也主流不了。我身体不好,不会生孩子。这耽误大事。我结过婚,但是后来又离了。不会生孩子怎么办呀!只能灰溜溜的跑回家了。

跑回家之后,我又闷的慌。

于是,我又和一个男的同居了。在一起住。这要是在别人那里,就是天大的丑闻。那是九十年代中期。非法同居刚不算违法行为,不追究了。我赶了个政策的早班。

和我同居的还是个外籍人士。但是,单位里没什么人感到奇怪。

因为,我平时的“人设”都打好底子了。

咱,抽烟喝酒烫头。飙车骑马蹦迪!

九十年代北京最早的迪厅GG,我是常客。

在办公室里吞云吐雾的,我是常态。

酒桌上推杯换盏的,我是常事。

所以,大家对我做什么事都不奇怪。

我就是不主流的代名词。

一个人要是不主流了,别人反而会觉得你有一点好,都是难能可贵的。都是值得称赞的。这样的“人设”我觉得挺好!

我善秉道义,但是,不大要脸!

因为我觉得混社会靠的就是实力!不是什么面子工程。

机关,工厂,农村,学校,都是如此。就算是在学校里,我再淘气,可一旦要是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文章,老师还是会高看你一眼!

但是,道义是要秉承的。不能伤害和损害他人利益。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而“面子”是可有可无的。看心情!

我们单位当时有一个爱嚼舌头的大姐。她娇声怪气的说:“哎呀!你这就和人家住一块了!女孩子,留神吃亏呀!”

我认真的看着她,慢慢的说:“男人带给我的只有快乐!你懂吗?”

大姐不说话了。自此之后,再有没人在议论了。

很明显,没意思!这完全就是一个脑子里面“三观倒挂”的人。还议论个啥!

我有时候发现。其实,这样的生活是很轻松,很快乐的。

当然,那是我身体不好的时候。心里烦!

后来身体健康了。脾气就越来越好,越来越主流了。这是后话!

人生天地间。没必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只要不伤害别人,让自己满意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脸”,就是别人的评价。

好,亦可,不好,也罢!

我家还有一个人复制了我的性格。那就是我弟弟。

他的名言是: 我是流氓,我怕谁!

其实,这是王朔的话。我们那一波孩子里,好多人都特别反叛。老一代说我们是: 痞子文化。以后就是小流氓的料了。

其实,还真不是!

若干年后,我发现,这样的“痞子”在社会上功成名就的特别多!出了一波精英人士。当年的小流氓们,如今都西服革履的,事儿事儿的站在讲演台上了。反倒是好多好孩子,显得平庸一些……

其实,“不要脸”的精髓就是一个词: 独立思考!

当然,我还是要感谢这个时代。

这是一个容的下个人,独立思考的时代!

个体精神的自由和独立,就是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

国民精神的自由和独立,就是国家民主富强的基础!

最后,还是要感谢这个时代!

更多相关建议:

首先需要确定“不要脸”定义是什么?

它的定义有两种:1.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2.做出不知羞耻的事情。

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第一种,也就是更关注自我感受的人。

为什么这样的人,心理更健康?原因主要有三点:

1. 屏蔽掉了外界杂音

生活中你会发现这样的人,无论别人在说什么,他好像听不见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外面吵翻了天,他该看书看书,该做事做事,好像世界与他无关。

比起那些“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人,他们就像带了个降噪耳机,减少了很多外界刺激的机会。

有趣的是,它们屏蔽的往往是不想听到的事情,听不到父母的唠叨,就少了烦躁情绪,听不到家人的抱怨,就减少了吵架的可能。

2.有自我的评价标准

人通常有两套评价标准,他人的评价标准和自我的评价标准,当两种标准发生冲突的时候,该听哪一种呢?

脸皮薄的人通常特别在意别人的反应,别人无心的一句话,一皱眉,一个动作,都会让自己浮想联翩,感觉不安或者内疚。

而有自我评价标准的人,不会那么在乎别人的语言,不会被外界评价而左右,情绪受到影响的几率也比较小。

3.不容易压抑情绪

顾及面子的人,遇到让人不舒服的事情,往往会克制心中的怒气,把情绪压在自己心里。

负面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不断的回忆、反刍中,不断经历痛苦。这种自我能量的消耗,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不要脸”的人不会压抑想法与感受,他们更愿意直接地表达出来,因为摆脱了自我攻击,所以心理反而更健康。

更多相关建议:
心理学家把生活中“不要脸”的人,认为是心理健康,我表示反对!请倾听:

其一、有位妇女的孩子已经结婚生子了,还经常背着自己的家人去和别的老男人睡觉。当被捉奸的那一瞬间,这位妇女还指责抓她的警察破坏了她的好事。并扬言:她就喜欢这么干,就想睡遍周边的老头,怎么啦?自己的身体,想咋整就咋个整?别人管不着。

人乱伦,本身就是件令人感到十分愤恨和厌恶的事,可这位妇女却把它作为生活中炫耀的资本;且不但不知廉耻,反而还为此畅快无比。这位妇女虽然被抓,但放出去之后,又去干了这些违背道德和伦理的事。这位妇女的行为,可谓达到了“不要脸”的极点。对此,难道心理学家认为,这位“不要脸”的妇女心理反而健康,是这样的吗?

其二、有某一男子欠了他朋友的钱,10多年了都没有还他的朋友;而欠钱的男子还经常开着辆豪车,在亲戚朋友当中显摆。遇上其他的人,便责怪借钱给他的朋友鸡肠狗肚,是个小心眼,随时追他还钱。

连借钱给他的这位朋友,问他要钱都问得不好意思了,也要得不耐烦了,这位男子还厚颜无耻的缠着他的这位朋友,再一次提出借钱。这下子,借钱给男子的这位朋友摊上了这种“不要脸”的人,恼怒之下,便把欠钱的这位男子起诉了当地法院。

对于这种老赖、这种“不要脸”的人,心理学家反而认为他们心理健康。我就纳闷了,这是什么逻辑推理?心理学家居然会把“不要脸”的人,说成心理健康?这是什么奇谈怪论?

为了进一步推翻心理学家的这一认为,咱们来看一看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心里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正常的状态。其中,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往往表现于: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有度、行为规范和态度积极等。依此对照,在心理健康方面,有“不要脸”的这一说法吗?“不要脸”与心理健康能沾上边际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没有听说或看见过“不要脸”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反而听到过“人不要脸,鬼都害怕”的说法。在生活当中,能够存受各种压力的人,不是他们“不要脸”,而是他们的内心强大。能拥有这种品质的人,不属于“不要脸”,而是他们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健康。

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在生活中,那些越是“不要脸”的人,心理反而还健康,这是伪说。所以,我不赞同心理学家的这种认为!

更多相关建议:

你的尊严值几个钱?

读了《鬼谷子》知道了答案:

01不要脸的人,心胸开阔,不计较烂人烂事。

02不要脸的人,善于赚钱,愿意做卑微的事情

03不要脸的人,内心强大,经得起各种打击。

04不要脸的人,敢于拒绝别人,不怕得罪人。

05不要脸的人,愿意“低声下气”,家庭更和谐。

读了《羊皮卷》才知道: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宽了,烦就没了。

读了《狼道》才知道,看不惯的人,别在意,微笑,才是最好的反击。

读了《墨菲定律》才知道,任何事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越害怕什么就会越发生什么。

读了《人性的弱点》才知道,世界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更多相关建议:
生活中不要脸的人心理反而越健康?这是肯定的。

自卑和怯弱的人,才需要脸皮去维护自尊心。不要脸的人,认可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不要厚厚的脸皮,他们追求的是更大的成功和更多的快乐。

一、不要脸的人拥有高自尊

俗话说:“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个够。”所谓的脸皮是什么?从心理学来说,脸皮指自尊。脸皮厚即不要脸的人拥有高自尊,脸皮薄的人拥有较低的自尊。

什么是自尊?自尊是个体做出自我价值判断后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自我情感方面的内容。

自尊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人会感慨:为什么很多平庸的男生找的女朋友却很漂亮?为什么一起入职,同事的工资涨的比自己的快?为什么自己社交圈很窄,别人却总能认识大牛级别的人?为什么自己与人相处小心谨慎,焦躁不安。别人落落大方,轻松愉悦?

因为低自尊的人总是对自己说:“我是个小人物,我会遭到拒绝,最好什么都别做,静静等待。”高自尊的人告诉自己:“我是个有价值的人,我应该提出自己的需求,追求自己想要的。”

二、高自尊者和低自尊者不同的心理特征

1.高自尊者关注自我提高,低自尊者关注自我保护。

高自尊者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成功,失败不能轻易让他们放弃。

因此他们更愿意去挑战自己能力之外的事,喜欢走出舒适区去发展自我。

低自尊者害怕失败,因为失败恰恰证明了他内心里觉得自己无能这种想法是正确的。

这种挫败感难以忍受,所以低自尊者会尽量的避免去做可能失败的事来维护自己的自尊。

高自尊者越挫越勇,低自尊者遇到失败容易一蹶不振。

2.高自尊者自我概念清晰稳定,低自尊者自我概念模糊混乱。

职场上,当受到表扬时,高自尊者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实力,由衷的感到开心;低自尊者怀疑自己能力,总是说“哪里哪里,我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好。”

爱情里,高自尊者很明确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要找什么条件的伴侣;低自尊者,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对自己好就行,所以经常遇到渣男渣女。在感情里委曲求全,迷失自我。

生活上,高自尊者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要如何努力获取。低自尊者,感到迷茫,对未知害怕,害怕自己做决定,承担不确定的后果。常常将决定权交给他人。

3.高自尊者能力更强,易取得更多成就。

高自尊者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惧怕失败,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挑战自己的舒适区。他们的社交圈更广,拥有的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源更丰富。因此高自尊者更容易成功。

4.低自尊者更容易焦虑和抑郁。

低自尊者总是在害怕犯错,担心自己配不上他人的期待,对生活中的不幸事件更敏感。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从创伤和挫折中恢复。

高自尊者则更加积极,情绪更稳定,心理复原力更强。

5.高自尊和低自尊者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不同。

关于成功:高自尊者认为是自己能力强,自己努力获得的结果。低自尊者认为成功是偶然的,是靠运气的,和自己能力没有多大关系。

关于失败:高自尊者认为失败是由于外在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是暂时的。低自尊者认为失败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是自己不够聪明,能力不足,不够努力。

高自尊和低自尊者的区别如此大,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高自尊者,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自尊的高低呢?

三、自尊的形成因素

小时候,自尊的高低与父母对待你的方式有关。三个条件决定自尊的形成。

1.Rogers提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即无论儿童表现如何,父母(或其他人)都应给儿童以关爱。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仅在孩子表现好时才表现出对他(她)的爱,这是有条件积极关注,不利于儿童自尊的形成。如果要让儿童形成牢固的、健康的自我概念并由此获得高自尊,就必须有这样一个前提,即不论表现如何,他们都应能感受到爱和尊重。

2.父母对儿童的行为标准是稳定而清晰的。

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期待是什么,清楚的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做的好会受到表扬,犯了错会受到惩罚。父母对对儿童的行为要求一致且稳定,有利于儿童形成高自尊。

3.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由。

当孩子在限制性的规则范围内行动时,要给予他自由去探索,给予他尊重。对成功的行为给予积极关注和奖励,只有当他超出行为限制时才惩罚,而不是在行动范围内再制订行为标准去限制孩子的行为。

儿童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给自尊的高低奠定了基础,成年后的经历会强化自尊的形成。

如果成年后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和挫折就容易习得性无助,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自卑,这种不自信进一步增加了失败的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一些特殊的经历也会造成低自尊,比如长期受到群体的拒绝和打压。如果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论利益有多诱人,都要想办法远离。

还有一些家庭主妇,常年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没有自己的生活和经济来源。遇到强势的公婆或者不理解自己的丈夫,就容易怀疑自己的价值,形成低自尊。

四、如何提高自尊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威廉•詹姆斯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要想提高自尊,我们可以从两大方面入手。

(一)增加成功经历

自信还真不是每天起来对着镜子大喊“今天我最棒!”就能有的,那样只会让你看来更滑稽而已。自信和快乐只能从成功的行为上获得。

1.回想下,上一次你获得成功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是哪方面的?是如何成功的?总结成功的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炮制成功的方法。

2.当我们在做自己喜欢并且能力范围之内又稍有挑战的事时,常常会忽略时间的存在,全身心投入忘了周围的一切。内心体会到一种充实满足的快感。这就是积极心理学上的“心流体验”。多关注自己的心流体验,发掘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成功。

3.每次获得成功时,给自己准备个纪念物,放在显眼的地方。每次你看到它,就能回味起当时自豪喜悦的心情,相当于多体验了一回成功经历。

(二)合理分解抱负

同样的一件成功值为16的事,当抱负为8时,自尊只有2;可是当抱负为4时,自尊能有4。

我们不用为了获得自尊去降低自己的远大抱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抱负,分解为阶段性的小目标。

这样做有3个好处:

1.总目标更清晰,步骤明确,不容易偏离轨道。

2.阶段性的小目标更容易实现,获得成就感。从而也促进了大目标实现的可能。

3.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提升自尊,而不是被终极目标挫败,一蹶不振。

总结:我们常说的“不要脸”的人,用心理学上专业术语描述即自尊高的人。他们更少的感到焦虑和抑郁。对他人的拒绝不敏感,不怕挑战和失败,交际圈更广,社会支持更牢固,更容易获得成功。所以他们当然心理更健康。

大家好,我是三隅乐活心理,致力于分享专业实用的心理学知识。以上是我对本题的看法,欢迎指正。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