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时事新闻摘抄30则 最新热点素材
“中国复眼”开建。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获悉,北京理工大学将牵头在重庆研制深空探测雷达“中国复眼”,项目预期作用距离达到1.5亿公里。该项目是“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二期项目。
最近新闻大事件
1、在完成既定主任务后,嫦娥五号轨道器开展拓展任务,启程飞往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1点。
2、郑万高铁重庆段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香树湾隧道近日安全贯通。至此,郑万高铁重庆段隧道全部贯通,为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3、中国单板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男子运动员苏翊鸣在训练驻地长白山万达滑雪场,完成个人也是中国单板史上首个反脚外转五周1800度动作。
4、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保护效力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未来将为全民免费提供。
5、商务部办公厅发布通知,提出加快新建改造一批充分兼顾老年人需要的社区便民消费服务设施,按照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创新“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保障老年人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新闻重点素材摘抄整理及评论
约束爱犬,让悲剧不再发生
热点回顾
据新闻报道,一名12岁女孩牵别人家狗出去玩,途中,狗绳意外将老人绊倒身亡。之后老人家属回应:没有追究女孩责任。
近年来,关于犬类伤人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而这也正是养犬矛盾不断激化的原因。养犬是个人权利,但养犬自由离不开养犬自律。不文明的养犬行为,轻则破坏市容环境、扰乱公共秩序,重则威胁他人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多一些规则意识,少一些疏忽大意,才能减少悲剧的发生,也才能不断提升现代文明对犬类的包容度。希望每一位爱犬人士都要牵紧“文明绳”,做个守法的养犬人。
写作借鉴
看到这样一则社会热点新闻,在惋惜之余,我们更应该看到热点事件背后的深思。养犬是个人爱好,但也应该收到一定约束。悲剧的频繁发生,其评议角度是“规则意识”“文明包容度”等话题。对于此类事件,写作中可以简单阐述事件一二,再发表个人观点,论据+论点,更具有思辨性。
网暴剧中角色,“恨屋及乌”不可行
热点回顾
前段时间,一部以女性视角展开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而随着剧集热播,剧中“林有有”这一角色却一路被骂,观众的怒气从戏里延伸到戏外,从角色上升到演员,甚至还有网店上线了“陪骂林有有”服务。
反面角色被骂,甚至牵连到演员,“林有有”不是第一个。观众入戏太深,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情。但角色不等于演员,“恨屋及乌”有失理性,也是对演员、对作品本身的伤害。对于观众来说,不妨和影视剧保持一些“间离”,避免产生某种“幻真”的错觉,导致角色和演员的混淆,戏剧和现实的混淆。毕竟,“吐槽角色不上升演员”,是一个成熟理性的观众基本的素质,也是最起码的礼仪。
写作借鉴
网络暴力屡见不鲜,如何理智追剧,《人民日报》这段时评给了我们教科书式的指导。将“爱屋及乌”巧妙化用为“恨屋及乌”,词汇颇具新意。此段时评没有过多的说教意味,关键词“间离”道出了观众与剧情、演员应该保持适当距离,共情入戏是真性情,但也应该做个成熟的观众。娓娓道来,很具有说服力。
时政热点新闻及点评怎么写?
时政热点新闻及点评的描写方法是:
1、列举时事,将自己搜集到的时事材料。
2、针对时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范跑跑的什么什么做法是一种狂妄愚蠢而又对社会道德危害极大的做法等等。
3、然后写为什么这个观点会成立。利用分析,比如假设法,像假如全中国教师都像饭泡泡这样,会怎么怎么样,又比如对比论证,举出与你所要批评或褒扬的人相对的事例,光明对黑暗,黑暗对光明,道德对背德的等等。
4、综述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支持我的观点等等结尾问题。
5、最后加上对社会发出呼吁。
时事评论的写作准备是:
1、关注时代:写时事评论,应该首先对时代有强烈的关注,这是让评论文章能言之有物的基础。当写作者了解自己身处怎样的一个时代,了解自己的时代存在哪些问题,他所写的时评的观点、判断才会紧贴时代的脉搏,反映这个时代。
2、阅读理论类读物:高中生尝试时评写作的难点可能在于无“感”可发,不知从何论起,其根源在于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因此高中生在尝试写作时事评论之前应该有一定的阅读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为评论的展开提供思路,也为评论文章的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
3、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关注时代热点,不仅仅是看新闻,还应该在关注热点事件的时候形成对事件的看法。我们在关注新闻热点时形成的看法往往是一种感性的理解,但评论是一种理性的、系统的、严谨的论证体系。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有对比联系、辩证分析的思维能力。
2021年的舆论热点事件有哪些?
2021年整个3月发生的热点事件,其涉及的面较广,有政务、教育、企业、社会民生等。那么,到底2021年3月舆情热点有哪些呢?蚁坊软件有为大家进行了盘点,接下来就来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吧!
新疆棉花事件、3.15晚会、黑龙江14岁女生弑母藏尸、导游威胁游客不消费影响征信、山东拉面哥走红、高颜值毒文具、网红艾比被扒变性造假、甘孜文旅局长走红等等。这里有为大家挑选了其中网络热议度高的事件进行了分析,汇总成了一份2021年3月舆情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舆情案例一:彩礼贷
事件简述:2021年3月16日,一张江西九江银行的彩礼贷宣传海报在网上流传。九江银行一名客户经理表示,彩礼贷实际上就是“零花钱”。“贷了款,你可以用它买车,也能够用来做彩礼。” 据悉,申请该彩礼贷必须满足三项条件,其中一项是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此事在网上也引起了广大网友以及媒体的关注,并就此进行了相关话题的讨论。
2021年3月16日上午,有网友发出了江西九江银行彩礼贷的宣传海报。借助蚁坊软件的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相关事件传播热度进行分析发现,该事件发生后随后博主@潘益兵 @迷惑行为大赏 @创意江西 等博主也对彩礼贷的相关信息进行转发评论,彩礼贷的网络传播热度开始形成。随后各大自媒体大V们纷纷加入了传播彩礼贷相关信息的行列,如@虎扑的步行街 @老板联播 等继续扩散彩礼贷并发起了对彩礼贷的相关讨论;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开始介入彩礼贷信息的传播,如财经网、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等媒体接连报道此事件,并对九江银行客户经理进行了采访,回应称“确有其事”。
舆情案例二:河北“瘦肉精羊”流向多地
事件简述:据央视报道,青县是河北省一个重要的养羊基地,每年大约出栏70万只羊。为了增加出肉率,多卖钱,养殖户在饲料中违规加入“瘦肉精”。在销售过程中,为了逃避监管,商贩会用少量没有添加瘦肉精的“绿色羊”来应付检查。知情人士称,青县加瘦肉精可能已有十年之久,羊肉流向多地。
热点新闻评论
2022.6.12 周天 多云
“唐山打人案”成为热点事件,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今的社会,邪恶势力和正义力量普遍存在。
这种暴力行为,竟然真实的发生。
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出门在外要学会保护自己,面对欺凌,要学会求助,机智地拨打110报警,尽量远离垃圾人,还要勇于反抗,不妥协又要保护自己,毕竟生命安全第一。
看到烧烤店拍摄的录像,那么替受害女性担心,又愤怒不已,多想练就一钢铁般的身架,迎向挑衅的流氓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