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与菜鸟失联,快递业是怎样的将发展趋势?

通过本次顺丰与菜鸟互掐行为,中国快递行业会逐渐出现合并的势头,也就是从战国纷争向三国鼎立发展,当然不一定就是三家快递企业。

首先对于快递现状来说,快递业务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快递业总业务量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全国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836亿件,同比增长32%。全国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127亿件,同比增长127%。

菜鸟和顺丰打架,甚至惊动了中国国家邮政局。

所以说顺丰拒绝阿里是必然:和通达系相比,顺丰的发展要好的多,自主能力也强的多,并不需要靠淘宝系这样的电商平台来依附。目前顺丰的营收依旧超出通达系很多,中通、圆通、申通这三家,再加上百世的总和也依旧比不上顺丰。

这个时候,顺丰就成为了更多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者的选择。因此从快递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在未来如何更好的解决随后一公里的体验,将成为快递公司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之一。

当初快递业是各自为政的,直到马云成立的菜鸟网络整合了四通一达以及顺丰。其中其他快递公司各出资5000万,占菜鸟网络总股份百分之一。可以这么说,他们都只是菜鸟网络的小股东,只是阿里巴巴整个电商平台中的一环。

顺丰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入,顺丰菜鸟究竟谁在打压谁

数据之争:菜鸟和顺丰打起了“数据”架 6月1日下午,菜鸟方面发布紧急声明称,顺丰已于6月1日凌晨突然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这意味着卖家和买家在天猫和淘宝无法获得顺丰回传的物流数据。

关闭数据接口的背后,本质上是顺丰和菜鸟对物流大数据的话语权争夺。业内人士分析,来自阿里系的互联网物流企业菜鸟和物流品质供应商顺丰,两家都是中国的龙头企业,合作有共赢、斗则两败俱伤。

顺丰与菜鸟网络在数据端口暂停的互怼,有报道称,菜鸟之所以封杀顺丰,背后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顺丰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阿里封停了顺丰,那么我们以后怎么相信阿里。

第一,截止目前,究竟是谁首先关闭了物流数据接口依然是谜。当时菜鸟方面率先发声,称合作伙伴顺丰突然关闭了物流数据接口。顺丰的回应是阿里系平台将顺丰从物流选项中剔除,下线丰巢接口信息,已对商家发货造成困扰。

虽然双方都在说为了数据安全或客户利益等理由在为自己澄清,但要弄清顺丰和菜鸟到底在争什么,首先要了解这件事情的经过:5月31日晚上6点,接到顺丰发来的数据接口暂停告知。

顺丰怒怼菜鸟,马云大战王卫到底为了什么?

顺丰和菜鸟到底在争个什么? 在交战双方互怼,互打嘴仗的时候,有个消息却也不胫而走,据说是顺丰官方的消息,说菜鸟之所以封杀顺丰,是因为阿里方面希望顺丰放弃使用腾讯云改用阿里云。

他说王卫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企业家,几乎没有参加过公开的论坛活动。此前,由于顺丰单方面暂停了数据接口,淘宝上将暂时无法显示顺丰物流数据,双方因此展开了掐架互怼。为此,也引来了多方的站队支持。

但其实,菜鸟是马云创造,所以马云想用菜鸟网络来压制顺丰,菜鸟网络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从快递及物流行业分一杯羹。马云的思路是走量,顺丰是走品质路线。

因此许多网友都表示,顺丰的用户体验是高于菜鸟的,所以想当然认为顺丰没有撒谎。在被裹挟的情绪中,低调神秘的王卫PK高调性情化的马云,用户会支持谁,谁会在舆论战中处于上风一目了然。

我觉得顺丰和菜鸟起争端的根本原因是:利润,利益。

顺丰创始人王卫曾说过,快递行业最大的敌人不是同行,而是来自外行。颇有意味的是,马云也说过一句恰好可以与之相怼的话:未来竞争,不是外行干掉内行,而是趋势战胜规模。事实上,两句话并不冲突。

菜鸟和顺丰为什么会起冲突?

两家公司有矛盾。2017年6月,阿里旗下的菜鸟发布的《菜鸟关于顺丰暂停物流数据接口的声明》,让顺丰与菜鸟的矛盾公开化。菜鸟在声明中称,5月31日晚上6点,接到顺丰发来的数据接口暂停告知。

关闭数据接口的背后,本质上是顺丰和菜鸟对物流大数据的话语权争夺。业内人士分析,来自阿里系的互联网物流企业菜鸟和物流品质供应商顺丰,两家都是中国的龙头企业,合作有共赢、斗则两败俱伤。

菜鸟表示,顺丰的这种行为将导致了部分商家和消费者的信息混乱,将极有可能造成商家和消费者的重大损失。在公告中,菜鸟提及在此事发生之前,为保护消费者隐私、电话信息安全,菜鸟根据安全团队的建议正在对全网物流数据信息进行安全升级(重点)。

从业务链条看,品牌影响力差,除顺丰外,上游的订单依赖于电商,下游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除了干线以外的网点,依赖于加盟商,管控能力不足,服务质量无法提升。

顺丰与菜鸟网络在数据端口暂停的互怼,有报道称,菜鸟之所以封杀顺丰,背后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顺丰从腾讯云切换至阿里云。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阿里封停了顺丰,那么我们以后怎么相信阿里。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