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所被低估的双非财经类院校,个个堪比211!
提到财经院校,大多数人会想到上财、央财等211院校,但是同样有一些财经院校虽然名气可能会稍弱,但在薪资,就业等方面,却丝毫不落下风。甚至它们的实力并不比一些211综合性院校差,可以考虑尝试。
01
江西财经大学
复试分数及招生情况
2019年复试分数线:会计学院224分;会计发展研究中心176分;深圳研究院170分
2020年会计硕士拟招收200人左右。
推荐理由
1、江西财经大学的财经类专业在国内名列前茅。2019年最新的财经类院校榜单中,江西财经大学位列第7名。
2、江西财经大学于2007年开始招收在职单证MPAcc学生, 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双证MPAcc学生。
3、2017年,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中,江西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专业被评为5星级水平,全国排名第9位。
就业发展
江西省在南方不属于就业热门的城市,但是,每年约有43.61%的毕业生在江西地区工作,可以看来,就业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
毕业生可以去银行等国家单位上班,也可以去大中型企业,还有个别事务所等等。
从就业前景来看,江财的会计还是非常值得考的。未来不管就业还是创业,都不错。虽然江西不属于热门地区,但江财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就业,比例约占47.49%。可以在: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就业。
02
浙江工商大学
复试分数及招生情况
2019复试分数线:213/42/84
2019招收全日制67人,含推免8人
学制2.5年,学费1万/年;非全日制计划招生67人,学制2.5年,学费8万/全程。
就业发展
就业地域:主要在浙江省内就业,比例为83%。杭州66%,宁波7.5%、嘉兴5.6%。其余依次:上海17.2%,广东2%,江苏1.6%。
就业行业:IT业19.1%,金融12.4%,制造业9.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1%;教育6.3%,公共管理5.4%,科研服务5%。毕业生主要赴银行、金融、保险、互联网、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就业。比如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03
天津财经大学
复试分数及招生情况
2019复试分数线:230/42/84
2019年招收全日制184人,学制2年,学费1万元/年;非全日制36人,学制2年,学费2.5万元/年。
推荐理由及就业发展
会计类专业的毕业生一抓一大把,不管是企业,还是银行,在天津找个工作一点都不难。
毕业生毕业后可以去银行、企业或者研究所工作。据统计,现在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去银行,银行工作稳定、环境安逸、工资待遇不错。比如说:浦发、招商、渤海这些银行都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中国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 证券公司有招商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等。还有很多国企如中铁十八局等等。
双非院校的经济学研究生好就业吗?
双非学院的经济学研究生的话,这个当然是比较好的,因为是比较好的一个学校
双非研究生就业很差吗
双非研究生就业不太好。
双非研究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不利。目前研究生人才的供给,由于扩招,已经完全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双非研究生,意味着本科也是双非,然而需要面临的竞争对手有:
双非本+211,985研,211,985本+211,985研,211,985本+海归研,海归本+海归研。
相当于什么,相当于双非研的学历优势,在研究生门槛的工作面前是偏底层的。
那去和本科生抢饭碗?
本科生3年工作经验,和无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应届毕业生,在一个仅仅本科就能胜任的工作面前,同样价钱,你会要谁?
有人说,工作既然不好找,那就去读博吧。先恭喜你成功向踏入科研圈迈开了第一步,然而科研圈比商业圈更看重履历。既然读博了,总要有些学术追求吧。可惜双非本+双非研,真的是硬伤,会极大地阻碍你前行的路。
我一直都不太建议去双非读研究生,除非这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在业内非常出名,比如南邮的通信。如果仅仅是为了就业的话,本科毕业就该直接出去找工作,哪怕起点低,工作经验积累起来了,依旧有办法通过跳槽进入自己想去的平台。
如果考研的话,就尽力去冲好一点的学校,不说前10前20这样的,至少要去个211以上。
双非研究生录取难度并不大,但看似容易的路往往会很难走。行难以求易,如果真的想读研究生,就逼着自己去拼一把好学校,成功了,你会感谢以前拼命的自己。即使失败了也不要气馁,直接去工作或者二战再试一次,人生的路还长,跌倒一次不要怕疼,继续走。
补充:
1、双非研究生就业形势虽然不利,但是并不代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学校努力做出很多成果,情商很高并善于和人打交道,学的专业是朝阳专业,家庭背景强大等,都是找工作的有利条件。
学校背景不占优势了,就用别的方面去弥补。实力足够强,就不要纠结学历了,因为是金子,无论在哪儿都会发光。
准备考研的人:如果你家庭背景不够强,而又决定读研了,评估下自己的水平,然后逼着自己去冲好一点的学校,要拼全力。
在读生:在校内就去找实习,建立工作经验优势。这样在找工作的时候,学历工作经验都有了,你才会减小很多的阻力。
也许有人说我贩卖焦虑,是不是贩卖焦虑我不知道,我只说我看到的一些现象。如果你在双非读研,并且看了我的回答感受到了压力,就想办法去提升自己去对抗压力。互联网上每个人的答案都只是自己的观点,理性面对,理性做判断。
这里不包括那些圈子里认可度比较高的行业学校,比如华东政法法学,西安建筑建筑学这种,上面范指的是很一般的普通双非学校。如果是好专业,应用型强,社会需求广泛的工科(不包括生环化材)专业学的精的话,那是比较好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