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焰火文化:为何一个热闹世俗,一个比烟花寂寞?

影视剧中,常常有这样的情节:一到节日放花炮,小孩子们便热热闹闹的跑出来凑热闹。或者,是一对恋人在漫天的烟花下相拥,互诉爱的衷肠。

前者,常发生在中国;后者,更像是日本人的故事。

为什么中日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焰火气质差异这么大?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深层原因?

今天,小玉就和你聊两国的焰火文化。

中国焰火文化:世俗热闹

在中国,烟花炮竹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沉。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就是中国发明的烟花。毕竟,在公元800年左右,中国炼金术士就能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制成粗糙的火药了。

但好像没有任何一本书上记载中国焰火的准确历史,因为中国焰火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民俗性”。

《诗经.小雅.庭燎》

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诗经.小雅.庭燎》中,便有中国燃放炮竹的雏形记载:”庭燎晰晰,君子至止。”汉代,也有燃放爆竹驱邪的习俗;而据说唐代的李畋是爆竹发明者,在《该闻录》一书中,他还记录了一个“爆竹除妖”的故事。后来李畋子孙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和鞭炮总称为”花炮”。

电影《妖猫传》,唐朝已出现烟花。

而焰火真正的兴盛与平民化,要到宋朝了。《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到了南宋,烟火终于可以被称作烟花了。在南宋詹无咎一首《鹊桥仙》中,“龟儿吐火,鹤儿衔火。药线上、轮儿走火。梨花数朵,杏花数朵。又开放、牡丹数朵。”真的可以称作是“花”了。

宋代春节的基本项目:燃放烟花爆竹

到了元代,烟花在节日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赵孟頫在《赠放烟火者》中描绘了一场烟花盛况:“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明代在宫中燃放烟花

到了明清两代,市民文化繁荣,烟花也作为民间喜闻乐见之物走向了巅峰,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烟火戏”。明代后期《金瓶梅》中就记录过一场工艺高超的水上烟花。而《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的场面,正是表现了明代宫廷模仿民间放烟花的习俗。

根据清代丁观鹏《太平春市图》制作的明信片和邮票,表明了清代烟花的市民性

在中国,有部电视剧叫《人间烟火》,它揭示了有人在,就会有烟火的道理。

中国人的烟花文化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热闹”。一部烟花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市民文化的发展史。它背后藏着的,是我们国人对世俗生活和趣味的热爱。

而日本的烟花,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

日本焰火文化:去烟火气

如果你常看日剧,会发现日本人在夏天的记忆中,一定有花火大会(hanabitaikai)。而故事情节中,花火大会常常会和浪漫的爱情有关。

在日本,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花火大会。最早的花火大会,是为了仪式和祛除邪灵。发展到如今,它越来越多具有了观赏性、纪念性和社交性。日本的焰火,也已经成为了凝聚日本传统文化的活动。

歌川广重《两国桥花火图》,江户时代

16世纪末,伊达政宗欣赏到了中国人表演的烟火,而后德川家康欣赏到了英国特使带来的花火。在欣赏过后,便让三河炮术队学会了这项技能,并带回了日本。

“东京最美花火大会”之称的隅田川花火大会,最早要追溯到1733年的两国花火。在歌川广重的浮世绘中,就多次描绘了这场颇具艺术性的烟火盛世。

三代目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看花火服饰讲究

在日本的花火大会上,少了中国烟花文化中的那种无拘无束的热闹,反而格外在意形式——在花火大会上,女孩子们不能穿传统和服或者日常着装,而是要传统的色彩清丽的浴衣,还要配上整套的扇子和木屐。她们脚下木屐嗒嗒作响,脸上妆容精致优雅,在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伙伴。男孩子也有成套相应的浴衣款式与装备,每个人都会默默遵守这个传统。有时候,在花火大会开始之前,也要去专门的摊点买些日式点心增加气氛。

可以说,整个花火大会,就是日本的夏季物语诗。

为什么一场民俗活动,却要如此讲究呢?

其实追溯历史,日本焰火文化的艺术感,是作为火药的“花道”发展而来的。在日本,燃放烟花和插花具有相同的意义,最讲究的,就是一种仪式感。

烟花散尽,天空归于深蓝色,人们默默的回去。花火盛开时无比灿烂,转瞬静静凋落消失,在美到极致时消亡,她比烟花寂寞,可这却是每个日本人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意。

为何同为焰火文化,甚至日本的烟花历史受中国影响颇深,但日本文化的气质中,却是满满的“去烟火气”?

为何日本文化中,有种挥之不尽的“去烟火气”?

烟火气,最早指的是烧煮食物的气味,后来延伸出“世俗生活气”的意思。

面对日本文化中的花火,总让人觉得很是熟悉,就是中国人所说的“烟花”。可在这熟识之中,有总有种陌生感,它们的总是看上去更冷漠一些。即使是如此美丽和绚烂的时刻,似乎也在保持着冷静观望的态度。似乎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这种焰火文化中的“去烟火气”,其实可以用来类比中日很多同源文化,比如花道,茶道,建筑等等。

  • 这背后的第一个重要原因,与日本对待中国文化的“精英意识”有关。

在中国,无论我们的礼仪、文化还是建筑,都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世俗”意义。但中国的文化在隋唐传入日本之后,却不再是平民的文化,而成为了贵族的学问。只有王公贵族和社会等上等阶层,才配使用和沿袭。

日本花道

也许,这也能一定程度上解释之前日本援助武汉疫情物资上的那些文雅词句,因为在日本,中国的诗词文化一直在保持着精英化的传承,日本高阶层人士掌握的非常好。而精英化,恰好与代表平民化的“烟火气”相反。

  • 日本文化“去烟火气”背后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日本化”。

中国文化虽然极深的影响了日本,但日本有属于自己国家的一套哲学与美学系统。在对这些中国文化引入之后,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

日本茶道,禅宗意味浓

以茶道为例。在中国,茶是雅物,亦是俗物。中国人各阶层的茶饮,是为了享受世俗生活乐趣,不然也不会有“斗茶”这等接地气的形式。而日本茶道则不同,它从中国茶道中抽身而出,加入了自己的文化理解。从过去热闹的民间饮茶,变成了具有禅宗和美学意味的仪式感活动。茶不再是用来喝的,而是一种形而上的审美活动。因此,这种脱离了世俗意味的活动,自然就变得不再有烟火气,而是更符合日本“物哀”审美的寂寞之气。

日本文化中的“花见”,同样是去烟火气

中日焰火文化的分别,也是整个中日文化美学气质上的差别。

一个是风风火火的世俗热闹,一个是沉静寂寞的一期一会。

各有各的美。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