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应龙何画?河海何历?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鲧若不能胜任治水。众人为何将他推举?
都说对此怀有忧虑,为何不先试用评估?
鸱龟助其盗取息壤,鲧有什么神圣德行?
治理川谷也见功劳,帝为何对他施以刑罚?
将鲧长久禁闭羽山。为何三年还不放他?
大禹从鲧腹中生出,治水方法有何变化?
接手先人未竟事业,终使父亲遗志成功。
为何继承前任遗志,他的谋略却不相同?
洪水如渊深不见底。怎样才能将它填塞?
将天下分为九州,是按怎样的标准划分?
应龙如何以尾画地?河海如何流通顺利?
鲧是什么使他意乱?禹是什么使他事成?
这一段是鲧禹治水的传说,屈原借鲧禹际遇之差异对人间的规则提出质疑:付出为什么没有回报?改变做事的方法就能改变结果吗?
大洪水的真实性已经被考古学家证实:鲧禹治水发生于公元前1920年左右,起因是一场大地震。这场地震在积石峡引发了大规模滑坡,滑坡堵塞黄河6到9个月,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积蓄了大约7倍于98年长江大洪水的量。然后瞬间崩塌引发了当时黄河流域的超级洪灾。
这次大洪水,《山海经》、《尚书》、《国语》、《墨子》、《孟子》、《史记· 夏本记》等大量先秦文献均有记载。
关于鲧禹治水的故事,过程大概是这样的:鲧生于尧舜二帝之间,当时洪水泛滥,鲧被尧帝委任治水之职,多年未成,被帝以失职罪诛于羽山。鲧死后其子禹承父志继续治水,十三年功成,定九州铸九鼎,建立夏朝。
当然,先秦文学尤其是《山海经》的故事不可避免有浓烈的神话色彩。比如鲧得到天神帮助,盗取息壤堵塞洪水。还有鲧作为男性,竟从腹中生出了禹。
禹治水时也得到了应龙的帮助,以尾划地开辟河道,导洪水入海,以致功成。还有禹在开山时化作神兽巨熊,儿子启是从石头里诞生……
后世许多文学创作都能从这些原始神话故事中找到原型,比如孙悟空的形象是结合禹和启创作的。《鬼吹灯之巫峡棺山》中的乌羊王借鉴的就是大禹开山治水的事迹。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任”是胜任的意思,“汩”意为治理,“鸿”通“洪”,洪水之意,“师”指众人,“尚”意为推举。
这句话是反问句,从鲧最终失职这个定论反问:既然鲧没有治水的能力,最初众人为何要推举他?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佥”是都的意思,“课”的意思是试,“行”是用之意。“课而行之”用现代的话就是试用他、考核他、考察他的意思。
这句是上一句的延续,包括百科在内的很多版本都将这句话翻译为“都说没有什么担忧,为何不让试着做去?”
个人认为,联系上下文,这样翻译有不仅不连贯,还有自相矛盾之感。根据后文的描述,众人不是“不让鲧试着去做”,而是让他主持治水很多年。
佥曰之后的“何忧,何不课而行之”描述的是一个问题。联系上下文,我认为这句的意思应该是:既然大家都对鲧治水怀有忧虑,为何不先对他进行试用考察,评估过后再根据其能力进行任命?
这两句其实是屈原的质问,屈原在《离骚》中用“婞直以亡身”(婞直:刚直)描述鲧,可以看出,他并不认同鲧失职这个定论。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鸱”在这里指神鸟,“龟”自然也是神龟。这句直接取自神话,鲧治水的时候,有鸱龟引路,去偷天帝的息壤。“听”是德行的意思。
鸱龟这两种神兽是上古时期太阳崇拜故事中的一部分。《山海经》中关于太阳的描述中,日中有金乌鸟,太阳每天由金乌鸟载着东升西落,西沉后由神龟驮着从西回到东。
这句话看似反问,实质是双重肯定。是前两句质问的有力论据,神鸟神龟都愿意为帮助鲧治水,说明鲧是有德行之人,是天命所归。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顺欲”是符合要求的意思。“帝”在神话中指天帝,在史料中指尧舜两帝。至于是尧帝还是舜帝,不同的典籍有不同的解释,有说尧帝也有说舜帝。“刑”是刑罚之意,关于鲧的记载,他死在羽山这一点没有争议。但他是被流放至死还是直接被诛杀,也有不同的记载,屈原趋向于流放至死这种观点。所以才有接下来“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这一句。
“遏”是禁闭的意思,“施”通“弛”,释放的意思。
屈原认为鲧治水不仅有效,而且即将取得成功,是皇帝降罪鲧的举措让这次治水功亏一篑。
屈原对鲧有“物伤其类,人同此心”的共鸣,两人的遭遇非常相似。
屈原曾经在秦军压境时临危受命,促成齐楚联盟,击退强秦,保卫了楚国。后因为变法损害了士族代表的统治阶层的利益,被联合迫害流放。
他认为自己跟鲧一样是天命之人,在《离骚》开篇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血脉和生辰。他是三皇五帝之一颛顼帝的后裔,又生在寅年寅月寅日。
他认为自己背负着改变社会的使命,而自己也用外交和内政两张漂亮的成绩单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屈原当政期间,齐楚联盟稳固,内部通过变法改善民生,国力日渐增强,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
然而,他最终和鲧的际遇一样,在接近功成之际被命运施以重锤,功败垂成。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伯禹“即大禹,禹称帝前被封为夏伯,故称伯禹。“愎”意思是从…腹中出生,神话中禹为鲧所生。“纂”是继续的意思。“就”意为跟从。“绪”是事业。“考“是古时指代过世父亲的尊称,生称父,死称考。
这两句是对禹治水的概括:禹从鲧的腹中出生,继承父亲遗志,并取得成功。
鲧以男子之身生禹,看似非常荒诞,其实亦有实事映射。这个情节的原型是一种叫做“库瓦达”的风俗:原始社会某些由母权制刚刚进入父权制的部落里,女人产下孩子之后,男性将刚刚生产完的女子赶走,自己躺上刚刚生产完的床铺上,假装孩子是自己生的。男性用这种占有劳动成果的方式彰显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应龙何画?河海何历?】
“续初继业”指继承父亲的事业;“窴”(tián)通“填”;“则”是标准;“坟”是划分;“应龙”是上古四大神龙中唯一生有双翼的龙,传说中应龙用尾巴划地,指引大禹开沟挖渠,引流入海。
这四句是大禹治水的细节经过:禹采用区别于鲧的治水之法,用疏取代堵,征服大洪水后定天下为九州。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营”在这里解释为惑乱,被迷惑导致意乱。
这句话是对鲧禹治水整个事件的疑问,父子二人同做一件事,一人一法,一成一败,真的只是方法的问题吗?如果堵确定是错误的方法,鲧用此法治水多年,为什么一直未被众人制止?
鲧禹治水的实质是一个政权更替加王朝成立的故事。
三皇五帝时期,华夏大地是万国林立的状态,那时候的国,是一个个部落或者部落联盟,尧帝的领土是众多部落中最大的。
尧帝当政期间黄河流域爆发了大洪水,因为规模太大,整个黄河流域的部落必须联合起来共同治理。
鲧因为治水有成效,得到了民望,再加上治水期间得到了调动诸多部落的权利,渐渐形成了一股可以威胁统治权的存在。
至于鲧究竟有没有夺取政权的意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我们今人也已经无从考证。最终结果是鲧被官方定性为渎职无能之人,削去权利,丧失自由和生命,在神话谱系中被描述成祸乱百姓的凶兽。
神话中鲧盗取天帝的息壤治水,事实上 ,息壤的确存在,当然它并不是什么无限生长的宝贝。古语 中“息”是停的意思,“壤”指的是土块、石头。用土块石头让洪水停下来,这就是所谓的堵。
鲧治水的方法,应该是用竹笼木笼,将土块、石块装进去投入水中,筑堤防洪。这个做法一直到后世还被治水专家使用,李冰父子造都江堰,采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中国历史上,有史册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约有1593次,较大改道26次,常被提到的重大改道有6-7次。
黄泛区是非常难治理的,因为黄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洪水过处,泥沙淤积,会同时改变地貌和河道。
象这种史诗级的大洪水,以当时的生产力,治理几十年是正常现象。
现代考古人员发现,大禹治水时期,气候好转,季风降雨正常化,植皮恢复,各大河流完成改道,洪灾自然也随着气候的改善而减少。
所以,实时上,鲧禹治水一成一败最重要的因素不在方法,而是气候。
禹治水成功后,得到了各部落的拥戴, 继尧舜之后成为了黄河流域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没有放弃非常时期被授予的权力,而是集中权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政权——夏朝。
虽然主流声音都在颂扬禹的功绩,盛赞他用疏代替堵明智高效。但屈原自己治理过国家,也管理过民生,知道治水最有效的应该是筑堤(堵)加通渠(疏)组合,而非单用一策。
而且,疏通九川,开辟九州是何等浩大的工程,即便是屈原所处的战国,人力尚不能及,何况是禹所处的上古时代。
屈原不相信神龙相助的神话,但他又无法理解禹为何能制服洪水,只好留下这个问题,让后世解答。
当时,民智未开,人们缺乏思辨精神。屈原是最先对“命运”提出质疑的觉醒者,相较于“天道”,他更关注“人”的力量。
在《天问》后面的篇章中,屈原对“社会”和“人性”进行了无情地拷问。文王、武王、比干、伊尹、箕子、吕望、管仲,有忠有奸有贤有佞,或善终或凄惨,并未遵循“善恶有报”的教义。
当时虽然没有“社会学”,但他通过自身的经历,结合历史人物的命运,越来越确定,所谓的天道命运之说,并不可信,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这种超越时代的“人本思想”,西方直到十四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才开始普及传播。同样是关于大洪水的神话,西方圣经中非常有名的诺亚方舟。与我们的鲧禹治水放在一起,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东西方文化内核的根本性差异。
鲧禹治水的内核在“治”,诺亚方舟的内核是“避”。在西方的神话体系中,神降灾祸是为“罚”,目的是清洗人类的罪恶。而中华神话体系中,天降灾祸是为“儆”,目的是警示统治阶级要励精图治,造福于民。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应世观,西方在十四世纪之前,所有的画作都是神,没有人的身影。直到文艺复兴,人才取代神成为文化中的主角。
2022年2月24日6时29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将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
这是《天问》系列的第六篇,我们会与天问一号一起,将这部集文学、宗教、科学、哲学等多种思想于一体的“千古万古至奇之作”逐一为大家展开。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同行者,与我们一起共度这趟穿越之旅。
这里是先问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