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在医闹中被免职的公安局长是谁
惠民县在医闹中被免职的公安局长是刘建忠。
据大众网滨州8月19日报道,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发生在6月15日的惠民县人民医院李庄院区因医患纠纷引起的聚众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案件,经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结果如下:
惠民县委和县政府党组向滨州市委写出书面检查,惠民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委向惠民县委作出书面检查,对县人民医院党支部进行通报批评。对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进行诫勉谈话,对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进行诫勉谈话。对惠民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党委进行通报批评;对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进行通报批评。对惠民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通警察大队大队长进行诫勉谈话。按程序免去惠民县政府党组成员和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依照法律程序,免去其副县长职务。
经法治教育,死者家属已将30万赔款退回。
该案共对6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其中逮捕3人,取保候审3人,现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惠民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17年8月7日免去:刘建忠的惠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职务。
山东百人医闹事件处理如何了?
2017年8月19日从相关部门获悉,发生在2017年6月15日的惠民县人民医院李庄院区因医患纠纷引起的聚众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案件,经有关部门调查,有了结果。
惠民县及上层部门对县人民医院最高领导人进行通报批评。对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进行诫勉谈话,对县人民医院领导人、院长进行诫勉谈话。对惠民县涉及的各相关部门都进行通报批评。公安最高领导 责任人、局长职务,依照法律程序,免去其副县长职务。
事件消息是从6月17日下午13时发布,当地发生了一起“众人扰乱社会秩序案件”,患者在惠民县医院李庄院区手术治疗后突感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死亡。6月15日,刘某某亲属孟某某(李庄镇大孟村村民)等人纠集部分群众,采取非法手段严重扰乱该院正常医疗秩序。
2017年6月15日,惠民县公安立案侦查。6月16日晚将孟某某等5人抓获并依法刑事拘留,现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相关领导也受到处分。
不过,还是希望医疗的改革不断加快,医院的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这样能减少或是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医生和医院如何面对“医闹”?
6月15日,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民医院李庄医疗区发生一起大规模医闹事件。惠民县人民医院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参与医闹人员在医院内摆放花圈、设置灵堂,在重症监护室内烧纸钱,甚至用大卡车堵在医院大门前。事件发生后,当地公安机关介入。
现在社会,“医闹”频繁发生,那么医生和医院如何面对“医闹”?
“医闹”,当然是一种“不法”,当然应该加以治理;但“不法”的背后,除了紧张的医患关系之外,更有诸多社会矛盾的交织。而应对“医闹”,医生和医院都应该有正确的态度。
作为医生,首先是讲“医德”——不收红包,不拿回扣;再是讲医术——尽可能地让患者“少花钱,看好病”。在这个前提之下,一旦发生“医闹”,医生应尽可能保护自己,以免“正面冲突”;而医疗过程中,若有过失,该道歉的道歉,该承担责任的承担责任;若无过失,据理力争,并请求医院和司法机关对自己的人身安全予以保护。这其间,调整好心态,“千不该,万不该”走“自杀之路”。
作为医院,“下跪+私了”,“医闹”只能会“越医越闹”;正确的态度:
一者,加强医院保安工作,保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者,一旦发生“医闹”,立即请公安部门介入并加以制止;
三者,走“调解之路”,走“司法之路”,堂堂正正“走大门”;
四者,若有医护人员受到伤害,尽可能做好保护、安抚工作,并及时对其加以“心理治疗”,以妨“次生伤害”的发生;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五者”——医院不可给医生下达“承包指标”,更不能允许医生“滥检查,滥用药”;立医之道,贵在“医”而不在“药”,立院之道,贵在科学管理,而不在“看病贵”。
为什么现在“医闹”频繁发生?
山东医院医闹事件 病房内烧纸钱大卡车堵门医护人员被打已有5人被拘留
6月15日,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民医院李庄医疗区发生一起大规模医闹事件。惠民县人民医院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参与医闹人员在医院内摆放花圈、设置灵堂,在重症监护室内烧纸钱,甚至用大卡车堵在医院大门前。事件发生后,当地公安机关介入。
我们还无从得知患者死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是不管如何,采取非法手段严重扰乱该院正常医疗秩序,这本身就是违法的事,给整个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为什么现在“医闹”频繁发生?
“医闹”正式入刑,最高可判7年,这理应对“医闹”起到震慑作用。然而,“医闹”入刑能解决“医闹”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医闹”入刑只是突出、强调“医闹”是要追刑责的,只具有宣传意义和象征意义,并不能从根本解决“医闹”问题。
为什么现在“医闹”频繁发生?
“医闹”分职业“医闹”与非职业“医闹”,前者是借“医闹”索赔,而后者多来自责任事故与技术事故之后医疗纠纷的升级,而其背后隐含涉及行风、职业道德及管理机制体制等深层次原因。
百姓拿亲人性命“医闹”勒索医方财物极其罕见,而对医疗技术有过高的期望、对医方职业冷漠忌恨,对高额医疗消费不满等是非职业医闹的导火索。
“医闹”除与病人医疗期望过高有关外,最为重要的是与行风、医德、服务态度及公立医院的营利运营有关,让病人难以理解接受,最终激化、引燃“医闹”的发生。所以,如果不在医疗机制体制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如果不加强提高行业职业道德及医德医风,如果不斩断医生的工资奖金与收入链,如果丢弃“仁术”而单求“高精”,不密切医患关系,不注重人文沟通,单靠“医闹”入刑护身,那就大错特错!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医闹”,就必须在法律保护下,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改善职业道德及思想人文素养,政府必须打破医疗管理机制体制弊端,斩断医疗服务与收入分配利益链,让医生站在病人角度,一心为病人着想,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这样,就能从根本上削减或消除“医闹”发生。
医护人员遇到医闹怎么保护自己?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2、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5、实施知情同意,医院在医疗活动的不同阶段都要防范医疗争议,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告知明确医疗服务合同的目的、疾病发展转归过程和医疗服务的损害特性,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履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