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有用吗?(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什么都不是,也就是说,心理学不是一个实体。“心理学”一词来源于一门新兴学科——心理学。

事实上,人们对心灵现象的关注可以追溯到文字的历史。今天的考古学家在挖掘出的史前人类头骨上发现了人工钻孔的痕迹。而且有的孔与颅骨病变有关,有的孔是在没有病变的正常颅骨上钻的。前者应该是用于医疗目的,而后者应该是与神交流。人类学家还发现,一些留存至今的原始部落文化,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也关注和解释精神现象,巫师对此负有责任。

对人类心灵现象的解释伴随着我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文化沉淀。比如,一些宗教信仰认为某些欲望和冲动是人的原罪表现,认为精神疾病是魔鬼作祟的结果;中国文化传统带有泛道德色彩,甚至将新生儿畸形视为家庭“道德缺失”的结果。可见,一个时代会有适合当时文明发展的对物理现象或精神现象的解释。当然,上面说的这些都不是心理学上的解释。

现代心理学是从19世纪的威廉?他在冯特莱比锡大学创立了实验心理学。他从相对简单的对感觉和知觉的研究入手,最终使人们认识到,除了神学的解释、哲学的思辨和世俗的理解之外,精神现象也可以得到客观的、科学的研究。一百多年来,心理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最后,人在面对自己的性欲时可以不再说罪或罪,而是慢慢学会善待自己。于是,在给孩子讲孙胖斗智斗勇的故事时,有时会在早已为人熟知的“嫉妒”二字上加上“心理”二字。

综上所述,心理学是根据心理系统对一些心理现象的称呼。同样的现象过去也曾从其他角度加以考察,并被赋予不同的名称;但是,有些现象只有在心理学研究的视角下才能发现或搞清楚。

另一方面,心理学在解释许多心理现象方面还没有完全超越常识。物理学及其技术的进步已经远远超出了常识。我们可以从常识中推断出一块石头能扔多远,大概会落在哪里。但人类凭借物理学原理和相关技术,可以做出精确到千里之外杀伤的加文社会百科制导炸弹,这是超出常识的。但在心理学领域,没有这种差距,有时候还不如综合常识判断。比如,人们经常发现骗子能抓住受害者的心理,甚至说他们不亚于心理学家。事实上,大部分骗子都没有经历过任何心理训练,对情况的把握全靠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一个好的魔术师也善于吸引甚至故意误导观众的注意力,只是他事先告诉你这是一个诡计。大多数心理学家似乎没有这种能力。因为心理学不够发达,有时候会造成混乱,产生很多似是而非的“心理学”。

通过以上描述,心理学是一个研究心灵现象的视角,不同于常识和以往的万物有灵论解释。心理咨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即应用心理学知识体系帮助人们解决内心痛苦和烦恼的过程。

那么,心理咨询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心灵交流有什么优势呢?

咨询有什么好的?

面对没有接触过规范化心理咨询的读者,这个问题不容易通过纸上谈兵来解释。但是让我给你举个例子。

例如,有一个年轻人抱怨他的母亲太忙太烦人。在一般的交流中,作为倾听者,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站在对立一方的立场上,对母亲和孩子进行评判。如果我是一个有类似烦恼的年轻人,我会很容易说:“就是有些老人就是不尊重子女的自主权,总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而如果你是家长,也有青春期的孩子行为不合时宜,他/她大概会想,“老人也是为你好。从小到大,不管你,能有今天吗?况且历史文化都是传承的,为什么不能说呢?年轻人是不是虚心听长辈的话,你的意见都没错?有很多地方事后证明不成熟。你怎么就不能体谅长辈的难处呢…\”

以上两种态度都是可以理解的,或者说是合理的。如果是第一反应,可能会让询问者有一段时间被理解的感觉,但是除了“声讨”和发泄,对改善家庭氛围和关系有多大的建设性呢?如果是第二反应,恐怕当时就崩溃了。不是人的问题。咨询师不好看。

这时,一个有经验的咨询师可以认真倾听客户的叙述和抱怨,然后给出一个真实的反馈:“我听到了你的苦恼。我妈的唠叨不仅没帮到你,反而给你添了麻烦。我从中感觉到,你特别想要一份宽厚、善解人意的母爱。是这样吗?”

当事人往往回答“是”,因为这是他内心的呼唤和渴望,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的。接下来可以一起讨论如何营造适合这种母爱表达的氛围。如果一时难以得到,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对立,减少痛苦,为以后更好的亲子氛围创造条件…

虽然这里咨询师的反应表面上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心理学术语和理论,但是它把咨询师的抱怨变成了积极的诉求,从而可以采取进一步的积极行动。这个过程体现了训练有素的咨询师和普通人的区别。首先,“中立”和“不批评”的态度是心理咨询的基本态度。说起来容易,但需要在特殊监督下训练。另外,需要训练去体会当事人的难处,而不是让他们自然地“共鸣”自己的经历(比如一起声讨)。实际上,训练改变了咨询师本身作为正常人(站在一方)的正常反应,把他训练成了变态,也就是能够异乎寻常地理解矛盾和冲突的不同侧面。这个小例子还包括将抱怨转化为新的视角。这种技术被称为“重构”。整个过程也说明咨询师深受“人的需要”理论(马的百科全书Slough,爱与归属的需要)的影响,体现了人文精神(相信当事人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区别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什么区别?的确,两者关系密切,有时候很难绝对区分。一般来说,心理咨询的对象更倾向于有苦恼的普通人,而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异常程度更高的心理障碍。但是,心理障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普通人的苦恼也反映了不健康的心理成分。如果他们积累的多了,必然会出现心理障碍。所以心理咨询和治疗很难分开。

什么情况下需要寻求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有很多种。前面的例子是关于心理健康和个人心理困扰的。心理咨询不代表你有病。美国911后,对受害者家属进行了大规模的心理支持。灾难发生前,他们大多是成功的中产家庭,没有迹象表明他们比其他人心理更不健康。但是,当遇到大灾难时,专业的心理支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不幸。

在西方,如果想了解自己的性格,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学术问题,可以咨询教育心理学家。尤其是当孩子智力发展不平衡,某些方面超常或明显困难时,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往往比自己摸索更有效。

总之,当你觉得自己的做法没有那么有效,苦于没有新的出路的时候,你可以去咨询。不一定要等到大难临头,甚至不得不休学、停业,才能弥补。

按照上面说的积极心态去寻求心理咨询,并不代表你的问题比别人大,而是你可能比大多数同样苦恼的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倡导心理咨询,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能解决什么问题(期望问题)?

咨询是一个帮助你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不提供任何锦囊妙计。也就是说,心理咨询师不是人生设计师,他的长处不在于直接在当事人的苦恼上出主意、想办法;而是帮助当事人一起寻找苦恼的更深层次原因,希望从心理学角度打破当事人一贯的行为模式打不开的僵局。询问者只有认识到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付诸行动,他的体验才会发生变化,心理咨询才会生效。也就是说,真正的心理咨询并不是在咨询室就能完成的,更多的是需要当事人把从咨询室获得的感受、理解和新的态度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有哪些渠道可以得到心理咨询?

如果是学业相关的,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心理咨询,可以去师大附属心理咨询机构。如果是心理性质的,就比较复杂了。现在北京的心理咨询机构虽然很多,每年审批的心理咨询师执照也有几百个,但是真正经过严格监管和培训的很少。

我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国家,整个管理还有些停留在农业文明时代。所以买房的时候要注意五证,买菜的时候要学会看标签鉴别真伪。去心理咨询,还得自己分清楚水平。

如何判断好的心理咨询

首先,我们可以谈谈。你话很多,辅导员却没有。你觉得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你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在他的引导下,一些你没有意识到的感受也被表达了出来。

第二,咨询师推理不太直接,就像上面那个短例子,表面上是普通的谈话。但是感觉和一般劝导不一样。

这样,经过有效的咨询,你会觉得自己和烦恼的“距离”被拉大了,可以在原来的情况之外看问题;拓宽了,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新的术语。从感觉上来说,是心情的一种拓宽,感觉更有力量了。

最后,如上所述,咨询不是在咨询室做的。通过心理咨询,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变了:还是一样的人或事,只是交流的氛围不同了,结果也不同了。应该会好一点。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心理咨询需要来访者自己的主动性。文佳社会百科一些年轻人的父母想尽一切办法打听孩子的情况,戴月也给孩子登记了,恳求压力带客户来看病。这种被“推”进临床的“咨询”往往是无效的。当事人不同意这种方式怎么会主动参与?

有效的协商必须是双方互动的结果。一个咨询师的名气再高,经验再丰富,如果不能形成互动,也是做不出来的。很像年轻人找对象。仅供外人看的时候参考。当事人相处融洽才是关键。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