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会死亡吗 ?

有很大的几率会

这个问题适合好好掰扯一下,让大家了解为什么麻醉科高风险,为什么麻醉又是如此安全。

麻醉呢,按照作用机制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局麻药物(各种后缀为卡因的药物,常见的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等)注射到相应的神经周围,对该段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神经传递阻断。所谓的半麻,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局麻等等都是这种原理

这种麻醉因为只阻滞部分节段神经,对人整体功能影响较小,致死风险也相对较小。主要致死因素有麻醉药物的过敏,麻醉药物快速大量误入血中引起局麻药中毒。

而其中的椎管内麻醉因为是对脊髓进行麻醉,所以麻醉的作用平面决定着对身体的影响。在麻醉作用平面以内痛觉温觉消失,触觉仍然存在,肌力减弱,同时血管扩张,血管床开放,交感神经受抑制。如果阻滞平面过高,会导致血压大幅下降,心率下降,同时呼吸肌麻痹,出现这种情况是有致死风险的,需要即使处理。如果整段脊髓被麻醉,我们称为全脊麻,会导致患者呼吸心脏骤停,是椎管内麻醉主要的致死因素(当然也是非常罕见的)。

还一种麻醉呢就是全身麻醉,完整的全身麻醉是一种复合麻醉,需要多种不同作用的麻醉药联合使用来保证麻醉效果。最基础的三种药物作用是镇静,镇痛,肌松。

镇静,简单来说就是让人睡着,无法被唤醒,镇静药物对生理的影响主要是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镇痛,顾名思义,主要让人失去痛觉,全麻药中的镇痛药都是强效的阿片类药品,对生理的主要影响是心率减慢和呼吸抑制;肌松药,是为了确保术中患者不会出现无意识的体动,降低术中牵拉肌肉暴露手术术野难度,防止呼吸机对抗的使全身肌肉松弛的一类药物。

所以综合看来在麻醉中,患者心率下降血压下降无法自主呼吸。光是无法自主呼吸这一点,分分钟就足够致人死亡。

当然,麻醉医生的作用就是确保患者在全麻过程中各项生命支持。患者不能呼吸,用呼吸机来支持;血压下降心率下降,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支持。所以麻醉医生一刻也不能离开病人,眼睛不一定时时盯着,但是耳朵要一直听着氧饱脉搏,报警,呼吸机风箱的声音。

看起来好像也没什么难的,以上是患者没有特殊情况下,仅由麻醉药物造成的生理影响。

但是!但是!但是!

来做手术的怎么可能是正常人!每个患者的自身疾病对生理的影响千变万化,合并三四种慢性病的每天都有,风险也是千变万化,不过这些也不能算是麻醉麻死的了。

总结一下,全麻中与麻醉相关的致死因素:麻醉药的过敏,麻醉药物推注速度过快量过大导致心率血压骤降又没有及时处理,使用麻醉药患者自主呼吸消失后呼吸通路没有及时建立(困难气道,气管导管难以置入),麻醉机忘记打开,或者呼吸管道脱落没有及时发现,恶性高热(这个自己百度一下吧,致死率很高,同时也非常罕见)。

然后,为什么全身麻醉在现如今又是非常安全呢?首先,麻醉药物发展非常迅速,麻醉方面的新药更新非常快。现在常用的全麻药物安全窗口非常大,以往大家想象中麻醉药剂量锱铢必较,其实远没有那么夸张,现在常用的全麻药物的半数致死量是常规用量的10到40倍,当然对于危重患者,小儿患者,高龄患者,超剂量使用有心率血压骤降的风险。

其次,麻醉发展到现在,术中监护项目非常多,除了常规的心电,脉搏,血压,呼吸参数外。现在国内三甲医院的麻醉深度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tof肌力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等等基本都具备了。在麻醉中患者身体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躲不开麻醉医生的眼睛。提前准备到位,防范于未然是麻醉安全的重要保证。

根据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的统计,80%的麻醉死亡与气道相关。我国三甲医院对麻醉死亡率的要求是7w分之一,这个要求略低,应该是好多年前的标准了,现在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基本都在15w分之一以下。国外在这一数据上与我国三甲医院没有差距,甚至还逊于我国大型三甲医院。达到20w分之一在国内外都属于先进水平。

人在哪几种情况下会死

很多情况,诸如:

1.喝了有巨毒的毒药

2.拿刀子刨腹

3.开枪对着太阳穴自杀

4.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忽然从12楼坠下

5.身上绑了不能拆开的炸弹,炸弹几分钟后就会爆炸

6.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和一只吃人饿老虎被关在一个逃不出的笼子里

有征兆的。有研究死亡的爱好者,做了调查统计,收集了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牙齿变黑、变干燥。不仅仅是老年人,年轻人在没有任何口腔疾病的前提下,牙齿突然变黑,而且变得很干燥。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四肢突然疼痛、麻木,无法走路。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大便变白。不管吃什么,大便都是白色的,说明内脏已经病变。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小便变酸。小便有很浓很大的酸味,说明内脏已经坏掉。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鼻子变歪。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耳朵枯萎,没有光泽。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无法自主进食、喝水。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额头皱纹突然舒张开,当全部张开时,人就会死去。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手、足全都无法输液。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情绪无法自控,波动得很厉害。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影子消失。不论是在太阳底下还是月亮底下,发现自己没有影子了。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呼出来的气是凉的。正常的人呼出来的气应该是有温度的,如果呼出来的气是凉的,证明阳气耗尽。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直视正午的太阳。正午的太阳对于我们来说都很刺眼,但是即将死去的人却感觉不到,甚至可以直视很长时间。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大白天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人临死前的15个征兆之突然生龙活虎。如果一位病人长期卧病在床,突然有一天食欲大好,下床走动,很有可能是回光返照,这种情况24小时之内就会死去。

一个人对生活的麻木可以到怎样的程度?

概述

生活之中,处处布满荆棘,有的人被打倒了,一蹶不振,对生活没有希望,那么他们的生活又会怎样呢。

分析

每个人都有欲望,而麻木却能让人忘记欲望或不自控的压抑着欲望,麻木到一定程度上,会对几乎已知的一切事物没有欲望对失去或得到拥有会表现的非常随意,即便失去重要的或得到需要的,都不会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麻木的人是让人感觉冷漠的,但并不是无情。而导致麻木的原因应该是和情感缺陷有关。麻木的人无法给人带来安全感,感觉什么都不在乎,其实在那个麻木的人心里有感觉。

麻木的人并不在乎白天黑夜。没有笑容,也没有眼泪。没有恐惧痛苦,也没有快乐高兴。时间对你来说似乎是静止的,空间对你来说无比狭小(因为对外部情况无法感知,所以只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同时又无比巨大(因为世界对于你不过是无限延伸的空间,没有其他意义)你的灵魂游离在人世之外,就像人世间没有你的存在。你的语言在空间中回响,仿佛来自宇宙边缘。

总结

对于人生的失望,使人变得麻木,但是还是要振作,毕竟一天之中不会总是黑夜,早晚会有天亮的那一刻。

发生猝死前有没有什么征兆?

猝死有4个明显征兆:

1、出现了心慌

如果出现心慌,这是心脏出现异常的表现,往往就是猝死之前的征兆。虽然多数人出现心率异常不会出现猝死,但如果是频繁性的出现,而且不断得越来越严重,就会引起室颤发生,就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出现猝死,就能夺走人的生命。出现心慌,这时必须要引起注意,尽快到医院全面检查,查出病因,尽快的针对性治疗。而且在平时还要引起重视,在饮食方面要尽快调整,锻炼幅度不要过大,要定期的进行检查。

2、近期老是出现胸闷

如果出现了胸闷,也是猝死之前的一种征兆和信号,有的虽然通过休息可以缓解,这样的一种猝死征兆,有可能是得了冠心病,甚至出现了冠状动脉硬化,随时都有可能破裂,出现急性的猝死,也是我们常说的心肌梗死。感觉到胸部特别闷,感觉有憋气的这种症状,往往就是猝死征兆,必须要通过药物控制,以及手术治疗。

3、出现心跳加快,以及晕厥,也是猝死前的征兆

心脏跳动的次数必须要保持规律,每分钟50-60次,当心脏跳动过快,超过100次/分钟,以及更高,还出现了晕厥,这就是猝死之前最明显征兆,如果不引起重视,往往会引发心脏骤停。出现了心跳加快,或者是心跳特别慢,还出现了晕厥,这是典型猝死之前的征兆,为了避免猝死出现,要尽早的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4、不同原因的肢体麻木

如果身体出现了肢体麻木,这也是脑血栓,以及脑出血,典型的征兆,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干预,一旦出现大量脑出血,就会马上猝死。所以一旦出现了肢体麻木,必须要到医院全面地进行检查,确诊和脑血管有关联,必须要通过药物,以及手术进行治疗。

心脏麻痹多久才会死?

心跳停止(或者无效性颤动)10-20秒钟,即发生意识障碍,晕厥、抽搐、昏迷,60秒钟左右开始有脑细胞死亡,如无有效抢救,到大约6分钟时候,即全部脑细胞死亡,从脑死亡的标准来说,这个人就已经死了(尽管身体其它器官还没死亡)。人体中大脑最不能经受缺氧,心跳停止后全身没有血氧供应,大脑即最先死亡。抢救心脏停止需要争分夺秒,每迟一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就下降7-10%。所以心跳停止了近10分钟的话,就基本没可能救活了。而部分病人虽经及时抢救活了过来,但由于部分脑细胞死亡,人也是残疾了的。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