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华东理工大学女生偷耳机事件?
这件事情,我认为这是一件错误处理校园事件上身到价值观念与性别对立的舆论事件。下面我会从“事情的来龙去脉”“引起轰动的原因”“多方面的分析”“造成的影响”“我的感受”“我的建议与愿景”来聊聊华东理工大学偷耳机事件。
思维导图
一.华东理工大学女生偷耳机事件来龙去脉:
a开篇:11.2日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女大学生在餐厅就餐,先放下了个人物品占了个座,然后去打饭。随后一名男生放下了他的耳机和充电线到女生旁边的空座位上,占了座也去打了饭,回来后发现自己的东西不见了。男生还没发寻物启事前,女生就发了学校表白墙吐槽该男生复占座位,用了一些侮辱男生的词汇,并将误拿了充电线的原因归咎于男生复占座位。并表明不想因为别人误会自己偷东西而破坏了声誉。随后男生回帖,表明自己占的位置和女生不是同一个,并且回击了女生的侮辱言论。
女生的言论
男生的回复
b发展:该帖一经发出,引起了大量的热度,被疯狂的转载,事情也进一步发酵。许多网友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言论,吐槽女生也好,袒护女生也罢。所有的细节被一点点放大拿出来作为男女生辩论战场的论据。就这样,这场校园事件上升到了舆论事件。
c高潮:自11.2号后,华东理工的热度只升不降,据说女生被爆出还保了研,引起大批网友的不满,不少网友还发现了华东理工大学前几年男生偷窃却被开除,骂起了这个学校双标,偏袒,更有网友还举报了学校这种做法。不仅如此,网友们从单纯的吐槽上升到了男女对立的论战。
d结局:江西网警隔空喊话华东理工大学,疑似回应女学生“拿”男生耳机问题。复核发现江西网警修改了微博,移除华东理工大学并作为一般普法内容。据说最后女生与男生和解,女生被记过处分,并未开除。但这件事情校方一直也没有正式回应,想着等热度退下去,就这样息事宁人。
微博截图前后对比
二.为什么这件事情会引起轩然大波呢?
1.被各大平台转载,热度不断:最初的平台是在学校里的表白墙,这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开始公之于众了。紧接着男生和女生的截图被抓发到各大平台,比如百度贴吧、微博、bilibili、抖音等等。据悉百度贴吧的华东理工大学热度最高达到50w,各种媒体也开始铺天盖地的讨论着。这一系列的转载和讨论就是最好的助推器。
百度贴吧截图
2.女生的奇葩行为:女生的行为也是引起轰动的一个原因。女生拿了男生的个人物品后,先发制人发了学校的表白墙,反客为主,并且挑起了骂声。不仅如此,除了diss男生后,也带了对男生的偏见进去,一系列的行为和言语引发网友纷纷吐槽。此后,女生也被网友们叫做“华理先攻姐”
3.网友们争吵不休:事情发酵后,许多网友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争吵不休。既有帮男生说话的也有帮女生说话的。既有抨击女生没有素养,没有道德的,也有吐槽男生没有一点都不大度,没有男人风范。这种争吵不休的行为使得这件事的性质也变得更加严重了。
4.学校双标态度:不少网友提到了2011年与2016年华东理工大学的两名男同学因为偷东西,而被开除。但是到了2021年女生的盗窃行为,学校不但没有开除,甚至没有做出一点正面回应,更有甚者,被爆出了女生被保研。抛开保研真假与否,学校这种对于同样性质的事情,却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敢问这不是双标吗?
网友帖子截图
5.上升到男女对立:为什么说这件事情不是单纯的校园事件呢,因为种种过激的言论已经上升到了男女对立了,各位网友都纷纷代表了男权女拳,捍卫各自的尊严。男女权是非常敏感的一个话题,一旦上升到了性别对立,网友就会吵的不可开交。还记得脱口秀演员杨笠的那句“你这么普通,却那么自信”吗?那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
杨笠关于普信男的脱口秀
三.分析一件事情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而要全面地分析,这件事情也是如此。
各个层面
1.个人层面: 回归到个人,我们可以知道女生是事情的始作俑者,从拿走了男生的物品到发表白墙吐槽,都是女生的冲动所导致的结果。想让男生社死的是她,先开始骂人的是他,上升到男女对立的也是她。女生的意气用事与过激言论是所以事情的导火索,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个人层面上女生一定是有错在先的。
2.学校层面:学校的态度也是让人非常唏嘘的。作为一个211高校,在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后,并非第一时间作出正面回应和让人信服的处理方法,不禁让人心寒。与2011年和2016年的男生偷窃相对比,贵校却没能做到一视同仁。敢问学校的公平公正何在?
3.法律层面:女生拿走的耳机是air pod pro,未经他人同意擅自拿走,是涉嫌构成盗窃行为的。而根据2016年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出台的《本市盗窃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盗窃金额达到1000元是可以刑事立案的。而男生的耳机和充电线经过折旧也是可以达到这个金额的。
4.社会层面:这件事情的社会影响很大,211高校学生做出这种低道德的行为,不少媒体和网友都为此发表了看法。除此之外,引发了男女对立,这种对立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的,只会深陷进恶性循环中。学校的双标行为也备受众议,这些一系列的事情,都会对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5.权利与义务层面:每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确保义务的履行。女生在行使自己的权利,却没有做到履行遵纪守法的义务。行使着发布表白墙的权利,没有履行尊重他人的义务,没有履行不随意谩骂诋毁他人的义务。这是一种对权利与义务不相统一的表现。
四.这件事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1.有损学校名誉:一个人的行为不单单代表他个人,人们往往会从他的方方面面认识他,就读学校就是其中之一。一位学生的行为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学校,但从侧面反应了学校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没有规范好食堂就餐秩序,没有强化学生诚信做人的观念,没有做到一视同仁等等。此事一出,必定对学校声誉造成了不可改变的影响,学校本可以靠可行且有效的处理方式来使众人信服,从而减少影响,但是贵校并没有,这也一定程度的反应了学校的处理能力有待提升。
华东理工大学
2.造成不良价值观的传播:由于热度不断,不少人都会了解到这件事情。而这也容易造成不良价值观的传播,引导错误的解决方式,不少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也会受此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可怕的,不少错误的价值观一旦被同化,将来大同小异的事情就会接连而至,真是细思极恐。
3.进一步激化男女对立矛盾:在女生吐槽男生的时候,那句“不要再为华理男性丢脸了”一下激起了男女对立。因为她的这一话不单单针对了男生,而更多的是影射到其他男性。而评论区底下各有各的说辞,男女对立似乎就像一个不能被触摸的伤口,久久不能解决。
五.我对于这件事的感受
1.对女生行为的惊讶:当我开始了解这件事的时候,我首先是被女生的一系列操作感觉给震惊了。何为复占?复占是指原来你占的地方被别人占掉了,可是男生表达的很清楚是占的旁边的座位。这就说明女生的霸权主义有点强,用自己的东西占了另一个位置。其次,反客为主,倒打一耙,制造出自己是受害者的假象,令我非常震惊。
2.对贵校态度的心寒:作为一个国内一所知名211院校,办事却没有自己的原则。面对一类事情,却有两套标准。论事情的严重性,这一次的偷耳机事件的恶劣程度远远高于之前两起,而贵校做出的处理方式不但没有令众人信服,更令人寒心。我们并没有说要置之于死地,我们只是希望同样的事情,受到的惩罚也应该是相应的,这才是一个知名院校所要拥有的原则,也只有这样,才没人能钻空子。
3.对大学教育缺漏的唏嘘:大学其实是一个应该让所有人综合性全面发展的地方,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到对人的教育。不仅仅是大学,从小进入学校,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不仅仅学的是知识,更要学会做人。这件事的发生的其中一部分原因也可以归结为对人教育的缺失。假如我们将更重视诚信做人的教育,严格规范好大学生的行为,或许会不会更美好呢?
素质教育
4.对高校圈鄙视链的无语:相关话题中有一个帖子写道:“不会真的有用考不上211还开着喷吧”。此话一出,又是一波腥风血雨。不少人评论的时候也纷纷附上了自己的学历,我内心是很无语的。什么时候学历也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标准了?学历不等于道德水平,它只是衡量一个人学科水平的指标。学历低的人就没有话语权了吗?而说出这句话的人,让我怀疑ta真的是211的学生吗?
某网友帖子
5.对男女权平衡的沉思:翻看华东理工大学耳机事件的相关帖子与评论时,除了对这件事的叙述,对男女生的看法,更多的是对于女生这种行为延伸到一种女权主义,一位位拳击手就此诞生。一个个键盘敲出来的字,虽然不见火花,但字里行写都充满了火药味。不少人也用一些小故事来进行反讽,正是这种相持不下的局面使得这个话题变得愈加敏感。我们何时才能达到理想状态的男权女权平衡呢?
六.我的一些建议与愿景
1.做一个控制情绪的明白人:大学生应该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不顺,但这并不是你能侵犯她人权力的理由。是否能控制住情绪也是区别心智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准,他人没有义务成为你情感的收容所。做一个明白人,凡事三思而后行,每做一个大胆的决定就要做好承受后果的准备,这也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作为成年人,我们也应该明晰之。
控制情绪
2.严格按规矩办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倘若制定的校规只是纸面功夫,学生对于规矩的漠视也是必然。久而久之,乱套的纪律也是不久的将来。我们要做的是严格按照规矩办事,虽然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它,我们要做的是弹性,而不是变性。
3.学校加强素质教育:进入大学的基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大学的教育更应该融入社会,而不是自成一派,素质教育的加强刻不容缓,不应该只靠单单的表面工作而应付了事,切实的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使得大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而不只是书呆子。
4.抵制学历歧视:诚然,顶尖学府确实比普通院校的能力更强,但这并不代表前者就高人一等,后者只能忍气吞声。每个人都应该被受到尊重,高学历找到高薪工作这是必然,但不等于低学历就不配被面试不配被看见。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同样的话语权,我们不能享受着良好教育的同时展示出一幅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模样,这是令人摒弃的。
5.男女相对平等理想化:正因为时代在进步,女性地位越来越受重视,但“女权主义者”不能在受到任何不自在时就会以借以剥夺女性权利为由打压男性。男性也要学会尊重女性,打破陈腐的观念,“男权主义者”不应该以女生就应该干嘛来限制女性。我所希望的男女平等理想化,并不是说绝对的男女平等,这是不现实的,而是相对的平等,我们不能站在任何一个道德制高点上“绑架”对方。这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发展。
附上一句话:当偏见成为一种极端,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七.结语:
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们需要掌握各式各样的能力,以不被时代所淘汰。陈腐的观念被冲刷,新的价值观也会出现别样的色彩。155以下的女孩可以有人爱,没到180的男孩也不是健达奇趣蛋,因为自信的女孩最美丽,自信的男孩也不普信。我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要做到权力与义务的相统一。和谐美丽的社会从来都不是靠互相诋毁而得到的,携手共创才是双赢之道。望共勉。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陶行知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的做法给你什么启发?
一、因材施教,效果显着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需要因材施教”,他曾给因材施教以形象的比喻:“培养创造力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我们现代的教育也必须和陶行知所说的一样,要有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出有各种各样不同、分门别类的人才。
二、手脑并用,注重实践
“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做”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我们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动手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根本途径。
三、情感交流,爱心相助
情感交流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情感。陶行知先生说过:“要革除体罚,注意启发,使小孩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求学之乐趣,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
教师在处理事情时,应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训斥、惩罚等违反心理规律和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方法和手段。对待学生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尤其对后进生不仅不能歧视,反而要加倍小心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哪里可以学习古代战争的详细案例?那个网站或者哪些书籍详细讲解古代战争的?
网站:
国学网():国学网提供了许多中国古代战争的经典案例,包括楚汉战争、三国战争、唐朝战争等。网站上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历史背景、战争原因、战术策略以及影响等方面。
历史文化网():历史文化网提供了许多古代战争的案例和分析,包括秦汉战争、唐宋战争、元明清战争等。网站上的文章详细介绍了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经过、战术策略等方面。
史料中华网():史料中华网是一个专门提供古代文献和历史资料的网站,网站上提供了大量的古代战争资料,包括古代兵器、战术策略、战争文化等方面的介绍。
书籍:
《中国古代战争史》(作者:王殿甲):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战争史,包括春秋战国、汉朝、唐朝、宋朝、元朝等时期的战争。书中介绍了各个时期的战争背景、战争经过、战争影响等方面,同时还介绍了古代战争文化和战争思想。
《中国军事史》(作者:方兴初):这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军事史的巨著,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中国军事史。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经过、战术策略、军事制度等方面。
《兵法》(作者:孙子):《兵法》是一部中国古代的经典兵书,被誉为古代兵学的集大成者。书中介绍了古代的战争思想、战争策略和兵法原则,对中国古代战争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新冠疫情下研究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的意义
在新冠疫情下,研究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的意义非常重大。首先,分散供养有助于减轻特困老人的负担,可以通过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来帮助他们购买必需的物资和药品,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其次,研究分散供养特困老人还有助于促进其社会参与,可以通过提供必要的服务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如提供护理服务、举办活动和提供可供日常活动的空间等。此外,分散供养特困老人也有助于建立充满温暖的老人社区,通过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能够更好地帮助老人们度过难关,为他们提供关怀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总而言之,研究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的意义重大,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改善其生活质量,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2021年我们又对外星人有了哪些新认识?黑洞可能是外星发电站
2021年又是神秘现象层出不穷的一年,比如在瑞士上空发现的“甜甜圈形UFO”、加拿大上空云层中忽然消失的神秘绿光、突然坠入海中的碟状不明物体……不仅如此,这些神秘现象还都找到了答案,比如五角大楼针对UFO发布的报告、关于宜居系外行星的新线索、以及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发出的所谓“外星信号”等等。总结一下,我们在2021年主要了解到了以下九点外星人相关信息。
1、UFO真的存在吗?
今年六月,五角大楼发布了一份公众期盼已久的报告,详细描述了2004至2021年间的144次“UFO遭遇事件”。该报告意在对“无法辨识的空中现象(UAP)造成的威胁”进行评估,并正式确认了几起UFO目击事件。一方面,这份9页的评估报告证实了“大多数UAP报告中的确涉及了实际物体”,包括鸟、气球、外国情报设备、以及高度机密的美国政府项目等等。但如果有人希望五角大楼承认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那怕是要大失所望了,因为这份报告并未将144起目击事件中的任何一起与外星活动关联起来。
2、黑洞可能是外星人的“发电站”
虽然外星人爱好者花了大量时间搜索太阳系之外的宜居行星,但今年七月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科学家不该对自然界中最极端的天体——黑洞视而不见。由于黑洞辐射出的能量最高可达太阳这样的恒星的10万倍,对需要能量的外星文明将是个巨大的诱惑。要实现这一点,外星人可以利用一种名为“戴森球”的高 科技 结构,从黑洞事件视界周围旋转的白热化物质中偷取能量,再将这些能量辐射到太空中。这些重新辐射出的能量波长具有非常独特的特征,可以被地球上的天文学家探测到。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开发相关算法,准备在已有的望远镜数据中搜索这些特征。
3、外星人所在行星也许与地球截然不同
在搜索外星生命时,我们一般都会从类地行星开始找起。但今年八月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还有另一类外星世界也可能存在生命。这类行星又叫“氢海”行星,体积最大可达地球的2.5倍,在富含氢气的大气下方,分布着巨大的液态水海洋。这里很可能是类似地球上“极端微生物”的家园。这种行星不仅在银河系中十分常见,并且极其丰富多样,有些距宿主恒星很近、有些则很远,这两种行星的波涛下都可能生活着无比顽强的生命,或将为外星人的 探索 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4、土星卫星之一仍有可能拥有生命
今年六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土星第六大卫星土卫二释放的甲烷表明,其地下海洋中或有存在生命的迹象。2005年,NASA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在土卫二南极附近发现,有水冰颗粒以“间歇泉”的形式不断喷入太空中。科学家认为,这些物质来自土卫二冰层下方巨大的液态水海洋。该探测器不仅发现了水,还找到了其它物质,比如二氢化合物、以及甲烷等各类含碳有机化合物。
在此次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系列模型,想弄清这些化合物是否为微生物“吞食”二氢化合物、同时生成甲烷的证据。该团队发现,土卫二的间歇泉现象也许的确与可释放甲烷的微生物有关,说明在这颗冰雪覆盖的卫星上,我们还不能完全排除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5、科学家也许忽略了太阳系中的“外星垃圾”
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阿维·勒布今年一月出版的新书《外星人:地球之外智慧生命的首个迹象》中指出,2017年从太阳系中疾冲而过的古怪天体“奥陌陌”几乎可以确定是一块外星技术留下的碎片。勒布在书中表示,这个物体的形状狭长,不同于任何已知彗星,并且亮度极高,还在加速远离太阳,说明“奥陌陌并非天然物体,而是外星技术的碎片,也许是在无意中撞进太阳系的”。
“它可能是个浮标,可能是某种通讯工具……可能是其它智慧生物技术失灵后产生的垃圾。”勒布在书中写道,“这些都是对奥陌陌之谜可能的解释。因为在地球上,人类已经在做这些事情了,只不过规模小得多而已。”(不过,大多数研究过该物体的天文学家都更倾向于将其解释为自然天体,认为它可能只是一颗古怪的彗星而已。)
6、可能有上千个外星世界亲眼目睹了人类的成长
人类寻找外星文明的努力从上世纪方才开始,但也许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有超过1700个外星文明对我们展开观察了。今年六月发表在《自然》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在过去5000年间,附近有1715个行星系拥有观察地球的绝佳视角,并且其中超过1400个至今仍可清晰地看到我们。
这些恒星都坐落在地球周边300光年范围内,其中75个距我们不到100光年。该研究主要作者、康奈尔大学卡尔·萨根研究所主任、天文学副教授丽莎·卡特尼格指出,考虑到人类向外发射射电信号已有100年左右的时间,这75个行星系“一定都已经接收到了我们的射电信号。”但这些行星系中是否有外星文明愿意与我们联络就是另一码事了。
7、不存在联络外星人的所谓“最佳方法”
如果有外星人在相对较近的范围内观察我们,什么才是让其知晓我们所在地的最佳方法呢?研究人员发现,没有一种方法是完美无缺的。一方面,射电波看似很适合用来和外星生命建立交流,因为射电信号频率介于1420至1720兆赫之间,该频段的宇宙背景噪音相对较少。
但另一方面,射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变宽,意味着我们发送的信息离地球越远、被“稀释”得就越厉害。激光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激光信号又需要极高的精度,除非我们针对外星文明所在的行星系定向发射,否则很难被任何外星观察者接收到。这两种方法都各有优势,但都谈不上完美。
8、人类自己的技术或许会造成干扰
2019年4月29日,天文学家探测到了一束向地球发来的信号,似乎来自距太阳最近、且可能拥有宜居行星的比邻星。由于该信号处于射电波的窄频带,人造飞行器或卫星极少会产生这样的频率,研究人员便将其解读成了外星技术可能存在的迹象。但该信号自此之后再未重新出现过。今年十月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的一项研究给出了解释:该信号其实来自探测到它的望远镜附近的一台故障电脑或手机设备。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重新分析了2019年接收到的数据,结果发现有几段“相似”的信号中都缺少了所谓“外星人传输信号”的关键成分。总的来说,这些信号所处的频段“与数字电子元件中常用的时钟振荡器频率一致”。换句话说,这条所谓的“外星人信息”似乎只是一台出故障的电脑而已。不过,对该信号的研究和识别仍帮助科学家积累了从地球噪音中拆分出真正深空信号的宝贵经验,
9、被外星人“绑架”也许只是清醒梦而已
今年七月的一项研究指出,所谓的“外星人绑架事件”或许可以用清醒梦来解释,即人们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可以对梦境进行操纵的现象。早在19世纪,便有人声称自己被外星人绑架过了。“绑架”发生时的情境听上去往往如同梦境一般,且经历者自称当时感到恐惧不已、无法动弹。而特定的做梦状态也会产生这种感觉,因此研究人员猜想,梦境实验是否可以为这类经历提供一些线索。
在科学家提示下,152位会做清醒梦的受试者刻意让自己梦到与外星人或UFO相遇的情景,结果许多受试者的梦境都与之前对外星人绑架事件的描述颇为相似。在认为自己的梦境“栩栩如生”的人中,有24%的人还经历了睡眠瘫痪和极度恐惧。而这样的情绪常常出现在“外星人绑架”的报道中。该研究作者指出,尽管自称被外星人绑架过的人都认为自己的经历是真实的,但他们与外星人相会的经历也许仅仅是场清醒梦而已。(叶子)
如何评价唐山群殴女子事件?
这起唐山群殴女子事件的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事件中,涉事人员采用暴力手段对一名女子进行殴打,不仅挑战了法律,还挑战了社会秩序,让大众的安全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事件中最能感受到恐惧的还是女性。在我们的社会中,女性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因素,如性骚扰、家庭暴力等等。女性在路上行走时,经常会遭受路边喝醉男性的挑逗,两三句带有挑逗意味的语言就足以引起一个女生的不安。这种不安全感不仅影响着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更加剧了社会不公的现实。
我们需要认识到,保障女性的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消除威胁女性安全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包括普及性别平等意识、加强对性骚扰和家庭暴力的惩治力度、改善社会文化环境等等。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女性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她们在生活中不再感到不安全。
唐山群殴女子事件的发生,提醒我们,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为每一个人提供安全和尊严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