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诗出自《诗经·豳风》,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古代普遍认为该诗反映的是周人“好稼穑,务本业”的风俗。然而近现代以来,受到阶级史观的影响,许多人将该诗解读为:反映下层农民的辛苦,阶级剥削残酷的诗。然而,《诗经》毕竟是贵族采集的诗集,这些诗歌基本来自于贵族之手,那绝不会来讽刺自己的“剥削行为”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下层的平民并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并没有写下如此长篇的能力。因此,小编试着重新解读下该诗。

一,豳地和周人农业的关系

该诗出自于《豳风》,豳位于今天的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是周人祖先公刘的活动地区。周人原本就是一支通过农耕而起家的民族,其父系最早的祖先为弃,他擅长耕种,于是被尧立为农师,负责农业生产。舜时,又“封弃于邰,号曰后稷”。从此之后,周人就一直担任农官后稷一职。弃的侄子叔均也十分擅长耕种,《山海经》记载:“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

不过夏朝灭亡后,周人就失去了后稷一职,“而奔戎狄之间”。直到公刘这一代,才能“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周道之兴自此始”。公刘将周人迁徙到了豳,在此发展农业。《诗经》中有《公刘》一诗,为祭司公刘的颂诗,就记载了公刘迁居豳地,新建京师的功业。周人实际上自称为“夏”,周是商朝人对他们的称呼,在甲骨文中,周就是农田的样子,说明了周人和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而《七月》一诗全篇基本都是反应的农业生产,这如何不让人想到公刘。虽然该诗并不一定就是歌颂公刘时候的场景,但是这样的场景是公刘首先开创的。所以《毛诗序》说《七月》的主旨是:“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至王业之艰难也”,不无道理。《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汉书》的说法更加准确。清朝姚际恒给予了该诗以十分精要的概括:

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职,狩猎藏冰,祭献执宫,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

《豳风图》

同时,许多古人认为《七月》还开创了中国田园诗歌的传统,方玉润评价到:“无体不备,有美必臻。晋唐后陶、谢王孟韦柳田家诸诗,从未见臻此境界。”

二,周代的农业生产方式

要深入理解《七月》的内容,对周朝的农业制度也必须有所了解。周朝推行的农业制度是“井田制”。大体上说来,井田制就是将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产出的归公家,私田产出归自己。《孟子·滕文公上》 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是孟子理想化的一种井田制模式,也就是公田占据九分之一。农民们要先耕种了公田才能耕种私田。

这实际上是古代农村公社的残余。在原始社会,土地是氏族公社共有的,氏族成员在土地上集体劳动,其产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氏族的公共事务,如祭司、婚礼等;另外一部分就分给氏族成员。国家形成后,这种公社并未解体,只是所有制上发生了变化。公社在整体上隶属于贵族,并且专门划出一部分作为公田,这部分的产出作为赋税和公共事务开支,私田产出分给公社成员。在生产方式上一样是集体耕种。《七月》第四段有“言私其豵,献豜于公”,意思就是打猎归来,大猪要归公家,小猪归自己。这就是公社制的分配方式。

豳风·七月

在原始社会,村社中的管理人员,最初是村社人员选举出来的。一般都是氏族中地位较高的老人作为管理者,也可以叫做长老,在古文中有“三老”的称呼。国家形成后,三老也是由氏族中有威望的人担任,但是要贵族任命。《公羊传》曰:“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辩护伉健着为里正”。三老的职责在于管理农业生产,村社的事物和征收赋税。

早期公社

《七月》第一段有“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意思是妻子儿女送饭到了田园,田畯十分欣喜。这里的田畯就是生产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在六段中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这里的“食我农夫”意思为养活我的农民。在第七段有“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也就是感叹他的农夫,在庄稼收获完毕后,还要为公家服役。可以看出,这应该是一位贵族所做的诗篇。

另外在第四段有“载缵武功”,也就是练习戈矛。周代实行国野制度,国是城市,野是乡村。一般居住在城内的居民是贵族,他们被称为“国人”,而乡村则是农民为主,被称为“野人”或者“氓”等。两者的权力义务不同,国人具有公民权,但是必须承担兵役,所谓“执干戈卫社稷”,所以平时也要重视军事训练。而公社的农民的义务就是生产,并没有兵役的义务。因此“载缵武功”一句也透露出了作者的身份。

我们可以想象,这首诗是一位下层的贵族所写的。他关心农业生产,体恤公社的农民。他经常巡视农田的生产,对各项农业生产都比较了解。周公曾说“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这首诗正体现了这样的思想。

三,诗中的时间和生产活动

古人最早通过观察身边事务的变化来总结出节气的变化规律,朱熹《诗集传》说“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昆虫草木之化,以知天时,以授民事”就是这个意思。诗中描写了每个月的气候变化,以及相应的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可谓无所不至。诗中使用的是周历,它以今天的农历(夏历)十一月为一年的岁首,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和夏历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蚕月”,即夏历的三月。戴震认为,周朝虽然实行了周正,但民间农事仍沿用夏历。

第一段是写的是冬季,时间从夏历十一月到二月。这个季节气候寒冷,诗中的“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翻译过来就是“十一月北风呼啸,十二月寒气逼人,要是无衣无褐,如果过冬”。这句诗就在强调耕种的重要。因此接下来开始修整耕具,二月播种。当看到人们辛勤耕作,妻儿送饭的情景时,田畯也十分高兴了。

第二段和第三段写的是春夏的活动,其中第二段是专写三月的采桑活动,第三段写三月到八月的纺织活动。第二段是本诗的精华所在,描写一幅春日迟迟、万物复苏的景象。女子出门采桑,好不热闹。最后一句“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近世以来许多人认为是女子被贵族所抢夺,这样的观点十分不符合诗的主旨。古代的“归”是出嫁的意思,这里说的是阳春时节,女子出嫁的事情。《诗经》中写出嫁的《桃夭》《燕燕》都是在春季。第三段继续写女子养蚕、纺织的生产活动。最后一句“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是描写女子纺织的成果,“ 敢将十指夸针巧”,充满对女子的赞美。总体是一幅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

从第四段主要写男子在夏季的生产活动。其中“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描写四月到四月的庄稼生长情况,可以想象同时期男子在田间的锄禾、施肥、灌溉等农忙。除此,男子还要打猎。和上文的内容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幅“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场景。

第五段是也是诗中精华,主要通过描写蟋蟀、蛐蛐的活动,反应夏秋节气的变化,其中写到“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古代的闺怨诗、秋思诗经常写蟋蟀,这或许是受到了《七月》的影响。该段主要向人们展示气候在暗中变化,农事活动也主要从耕种向收获转变。于是在第六段就出现了采摘水果、寻找野菜、收获稻谷、酿造谷酒的场景,第七段写对修建谷场、收纳粮食、修缮房屋的场景。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结束。

最后一段,反应了农事结束后公社热闹非常的景象。这是,人们准备好了羊肉、美酒,在公社的公堂聚集一起,畅饮一番,并且高声祝贺“万寿无疆”。有人说,只有贵族才有如此生活,此话不对。在古代,每当村社节日到来,村社便会举行集体聚会,男女齐聚,载歌载舞,杀牛羊祭祀,祈祷丰收。《淮南子》写道“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后来这种生活场景一直延续到唐宋,唐朝王驾的“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宋代陆游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都是对这种节日的描写。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