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漂移”出现!破纪录风暴肆虐北极,海冰再次接近历史最低点
尽管不久前的4月份北极海冰下降的速度接近常年平均水平,但因为之前的显著偏低,4月北极海冰范围在卫星观测史上仍然为第四低——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4月的北极海冰面积平均为1373万平方公里。同时,与上世纪90年代及更早时期的海冰相比,现在的北极大多以成长了仅一年的冰为主。
四月份的海冰范围主要在亚洲东北部的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地区退缩,其次是北美洲东北部的拉布拉多海、巴芬湾、戴维斯海峡和东格陵兰海。但在北大西洋北部的斯瓦尔巴德群岛、巴伦支海以格陵兰海北部的海冰的范围仍然比平均范围更广。科学家的研究指出,海洋热传输是该地区冬季海冰变化的重要原因。在过去的五年中,由于北大西洋的温水输送量减少,该地区的海洋温度有所降低。因此,该区域的冬季冰盖缓慢地从接近平均水平缓慢恢复到略高于平均水平的状态,但这也不一定是好消息。
虽然部分地区偏高,但北冰洋大部分地区仍然是偏低水平,这和4月北极圈内的偏暖状态有关——分析数据显示,北冰洋大部分地区和白令海地区4月的925hPa层面气温比平均水平高2至5摄氏度,西伯利亚局地甚至高于平均8度,这种气温变化的模式是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上空的海平面气压高于平均水平,北冰洋中部的气压较低,将暖空气从白令海以南输送到卡拉海。
在冬季过后,检查海冰的年龄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较旧的冰块通常较厚,因此在即将到来的夏天不太容易完全融化。但正如同前几年一样,今年冰的平均年龄也在变小,北极圈内目前极少有4年以上的多年冰。对比起来,在上世纪80年代,北冰洋的大部分被4年以上的多年冰覆盖。数据更是指出,去年,北极4年以上多年冰面积创 历史 新低,仅剩下1.2%。在3月11日至17日的一周中,北冰洋中仅有4.3%的冰年龄至少有四年以上,看起来多年冰有所补充,但这一数量仍远远低于80年代中期的水平,当时35%的北冰洋是由4年以上的多年冰组成的。
那些古老的冰层已被一到四年不等的年轻冰层所抵消,特别是生成了仅1年的一年冰,目前占到了北冰洋冰盖的70%,远高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35%,这些生成仅1年的一年冰薄而脆弱,很难抵抗比如夏季升温一类的温度变化,因此可能导致夏季北极海冰过分融化并且过度升温。
在2020年上半年,研究者也注意到了北冰洋的浮冰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化——比如在2019年至2020年冬季期间,北冰洋冰层出现了极强的极地漂移,这种强烈的冰流似乎与去年冬天北极涛动的强烈正距平以及活跃的风暴系统有关。
从3月19日至21日,破纪录的强大低压系统横越北冰洋边缘的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最低海平面气压达到970百帕。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Hajo Eicken指出,这一创纪录的风暴事件展现了北极圈内重大风暴事件对塑造海冰覆盖的重要性——2020年3月发生的一系列巨型风暴事件,部分风暴峰值风速超过每小时97公里,这导致沿着楚科奇海东部海岸线堆积了大量的浮冰冰块。
但在波弗特海,因为盛行风向的不同,相反却创造了大量开阔的水域,并将大片冰块分解成更小块的浮冰,在巨型风暴事件肆虐北极期间,浮冰的破裂和变形有可能破坏科学家们在波弗特海浮冰上进行的科学考察,同时冰盖的破坏也可能影响到沿岸的社区,影响其通过浮冰获取近海的海洋生物。
北极热到开始穿短袖,冰盖大面积融化
北极热到开始穿短袖,冰盖大面积融化
北极热到开始穿短袖,冰盖大面积融化,格陵兰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是典型的极地气候,近期,格陵兰岛温度很高,接近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北极热到开始穿短袖,冰盖大面积融化。
北极热到开始穿短袖,冰盖大面积融化1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受异常温暖的天气影响,格陵兰岛北部冰山正在快速融化。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显示,7月15日至17日之间,格陵兰岛每天有60亿吨融化的水涌入海洋,三天的冰雪融化量足以填满720万个标准奥林匹克游泳池。
格陵兰冰盖是世界第二大冰盖,面积将近18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南极冰盖,全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一般来说,每年6月至9月初是格陵兰冰盖的消融季。但最近几天异常温暖的天气,导致格陵兰岛冰层融化加快。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格陵兰岛北部气温异常高 可穿短袖外出
据报道,格陵兰岛北部气温近期达到15.6摄氏度左右,比往年高出5.6摄氏度左右。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国家冰雪数据中心高级研究科学家表示,从30到40年的气候平均值来看,“过去一周岛屿北部的融雪量很反常。”
目前驻扎在格陵兰岛的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研究科学家说,他这几天甚至可以穿着T恤四处走动,这种情况在寒冷的北冰洋地区极不正常,令他感到担忧。
得克萨斯大学派驻格陵兰岛科研人员表示,受温度上升影响,格陵兰冰盖的消融总量非常惊人,甚至能听到眼前冰层融化的声音。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勒内·玛什,据她报道,19日格陵兰岛温度很高,接近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已经可以穿短袖衬衫外出。这种不寻常的温暖气温,令(冰盖)融化加快。
因为温度异常、冰层松软导致飞机无法正常起落,当地滞留的部分科研人员甚至穿着短裤打起排球。
若格陵兰岛雪山全部融化 海平面将升高7.5米
2019年,格陵兰岛发生史无前例的融雪事件,曾有5320亿吨水流入大海,导致全球海平面永久地上升了1.5毫米。
去年有丹麦研究人员称,格陵兰冰盖2000年以后消融速度加快。据了解,格陵兰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全岛约80%的土地被冰盖覆盖。如果高温等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持续,格陵兰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5米。
自1980年代以来,格陵兰岛每十年约升温0.8摄氏度,比全球变暖升温的速度快四倍。
世界气象组织19日指出,近期席卷欧洲的罕见高温天气未来或成欧洲夏季“标配”,高温等气候变化负面影响将至少持续至本世纪60年代,全球冰川消融趋势将持续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
北极热到开始穿短袖,冰盖大面积融化2
格陵兰地区是世界上仅次于南极洲的“全球第二冷”,这个地区全年只有雪没有雨,平均温度只有-7℃。
因为气候恶劣,只有5.6万的因纽特人和丹麦人生活在这座岛上。他们一年四季穿衣戴帽都是捂得严严实实,但最近几天,他们几乎穿着短袖短裤上街。连日的高温让这个世界第二大寒冷之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极圈内穿短袖短裤?格陵兰岛发生了什么?
格陵兰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是典型的极地气候,夏半年终日太阳不落,冬半年极夜无太阳辐射,全岛终年严寒。格陵兰岛上80%都是冰盖,总面积达到了1,833,9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二大冰盖。
因为格陵兰岛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所以终年都有研究人员驻扎。近几日,德克萨斯派驻此岛的研究人员库塔尔默什·萨伊拉姆和同事们经常穿着衬衣就出门了,这是出人意料的一件事。
虽然格陵兰岛的沿海地区在夏季的气温偶尔能达到0℃以上,但是相对内陆的地区是终年冰冻的,0℃是个遥不可及的温度。
然而7月19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记者勒内·玛什穿着短袖出现在新闻中:
“格陵兰岛温度很高,接近60华氏度(约15.5摄氏度),已经可以让我穿短袖衬衫外出。这种不寻常的温暖气温,令(冰盖)融化加快。”
这种不寻常的情况已经出现了很多天,除了穿衣问题,更重要的是冰层松软已经导致飞机无法正常地起落。
气候异常的影响不只体现在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方面,还有一个非常恐怖的现实,那就是冰盖融化。
事实上,在7月15日至17日的'三天时间里,每天流失的冰量多达约60亿吨,足以填满720万个标准奥林匹克游泳池。
以上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针对格陵兰岛现状的报道。专家分析,如果高温天气持续下去,格陵兰岛的冰盖全部融化,那么全球的海平面将上升7.5米。
这样剧烈的冰层变化,不得不引人深思,曾引以为傲的格陵兰岛,为何变得满目疮痍?为什么纬度最高的北极地区,能变得这么热?
北极圈内为什么那么热?
北极圈相比于南极洲,它的年平均温度就是高很多。这是因为相比于大陆,海水的热容量大。所以北冰洋储藏热量的能力比较强,加上散发能量的速度比较慢,所以北极圈内的年平均气温比南极要高,在8℃左右。
但是,这仅仅是北极圈比较热的客观原因,并不是造成格陵兰岛冰层大面积融化的主要原因,北极圈内温度聚变还是得从全球气候的角度来解释。
北极圈出现高温天气,首当其冲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原因。
对气候驱动因子的研究表明,1975年以来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导致了气候系统的能量吸收,增强了温室效应,这个过程是逐渐累积而且是不可逆的,以当前的排放趋势预测,到2050年,北极的冰川有可能缩小至目前面积的六分之一,甚至更少。
另外,部分科学家认为,这一次的大气变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极锋喷流的影响。所谓极锋喷流,就是在中纬度以蛇形姿态移动的喷射气流,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都属于极锋喷流。
今年在欧洲地区,高空出现了一股极速移动的空气流,这股急流距离地面有7-12km,由西向东移动,把大西洋温暖湿润的气流带到了北欧、俄罗斯等地区。这股气流给传统的严寒地区带去了高温天气,北极圈内的沿岸国家都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天气。
瑞典处在北极圈以内的部分,温度竟然飙升到30℃,俄罗斯北部地区温度也高到32℃,持续的干旱和高温天气不仅提升了森林火险系数,而且北极圈内的冰层也飞速融化。
冰层再融化下去会怎么样?融化的冰层是否可能复原?
如果气候变暖的形势不减,冰盖持续融化下去,那么海平面上升是必然的。
科学家对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做了一个预计,到本世纪末,海平面会上升0.2-1米,这只是保守预计,实际上可能会更多。
假设格陵兰岛的冰全部融化,全球的海平面都会上升至少7米,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世界上大多数的沿海省市都会被淹没。
就拿中国来说,江苏、山东、广东这些靠海的省份,一定会被淹没,安徽、江西这个内陆的省市也会面临威胁。
另外,冰层融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已经融化了的水会把坚实的冰川切割开来,冰块会轰然脱落,倒入海洋之中,这就形成了浮冰。
浮冰会随着洋流四处飘动,这对过往的邮轮、船只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著名的泰坦尼克号事件就是浮冰切割了船只,最终造成船毁人亡的局面。
浮冰还会直接影响到海水的温度。在冰盖的凹陷之处,水会聚集在一起,吸收光照,原本被冰层覆盖的陆地,在冰层融化后,会露出岩石,岩石的比热容比冰层低很多,在光照的影响下会迅速升温,这样又会进一步加剧冰川消融,进入恶性循环。
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补救糟糕的现状呢?
“我们一直在观察这些遥感观测数据,研究冰块的流失和积聚是如何变化的。而我们发现,排入海洋的冰量远远超过冰盖表面的积雪量。冰川的消融已经导致整个冰盖的进入了一个持续损失的状态,即使气候保持不变,甚至变得更冷,冰盖的质量仍会下降。”
以上是俄亥俄州立大学伯德极地及气候研究中心研究员Michalea King和地球科学教授Ian Howat在论文中的阐述,简单点说,格陵兰岛的冰盖融化是不可逆的。
但幸运的是,人类虽不能改变冰盖持续融化这一现实,但是并不代表可以延缓冰盖融化的速度。
如今科学进步势不可挡,瑞士在2018年尝试过用绝缘泡沫胶覆盖隆河的冰川,来防止其融化,还有科学家提出大胆的建议,在海底兴建人工墙,将温暖的洋流阻挡在外。
虽然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冰层融化的速度,但是此项工程浩大而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资金和劳动力,而且海底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想在整个格陵兰岛的海底修建人工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如何破解全球变暖问题,是挡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堵“巨墙”。各个国家应该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享、经验共享,分担负担,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这一难题。
同时,比起“亡羊补牢”,更该提高公众对于气候变暖的这一认知,唤醒人类对地球的保护意识,只有全人类重视起来了,才能延缓气候变暖的速度,让环境保护发生质的改变。
北极热到开始穿短袖,冰盖大面积融化3
大家是不是越来越觉得气温的极端化,比如冷的程度相比之前更冷,而热的程度就更不用说,这个夏天大家都感受到了,说命是空调给的都不为过吧。
其实,全球气温的确在极端化,比如大家正在经历的高温,全球用户也大都在经历,如果你对这个事情没有概念,就来感受下当下的北极气温吧。
据央视新闻报道称,全球气候变暖,致使南极和北极也深受影响。南北极的冰川也在加速融化。 今年7月,北极圈的温度一度飙升至32.5摄氏度。
覆盖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的冰盖也在加速融化。北极地区的科学家们甚至穿着短袖短裤打起了冰上排球。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最近50年来,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
“气候变化不仅带来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还导致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的趋势。”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室主任陆波表示,以极端高温事件为例,目前极端高温发生的频率是工业化之前的4.8倍;同时,气候变暖还将导致大气中水分含量增加,更多的水汽也提高了极端强降水事件出现的概率。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进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如何看待近期北极圈内维尔霍扬斯克镇 38℃ 的高温?。
6月20日,北极圈内小镇维尔霍扬斯克出现有记录以来最高气温——38℃。作为全球十大极寒地之一的维尔霍扬斯克,6月平均气温为20℃。气象学和气候专家表示这一高温在北极圈内闻所未闻,本应在约80年后才会出现。21日,同一地点气温为35.2℃。(财经网)。属于阻塞高压造成的异常高温天气,天气学上是比较常见的,不必大惊小怪。至于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系,尚没有充分证据。详细解释如下。
去年夏季北欧也出现了阻塞高压造成的异常高温天气,北极圈内的挪威出现了30℃以上的高温。不论是现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异常高温,还是去年北欧的异常高温,大量自媒体(甚至一些官媒)都人云亦云地直接归因于全球变暖、北极加速增温(北极放大效应)、北极海冰融化之类的因素,其逻辑解释不外乎“全球变暖,尤其是北极地区的加速增温和海冰融化,导致中纬度地区高温热浪事件越来越频繁(即风险在增加)”。随后把话题转向温室气体减排、拯救北极熊、拯救生态系统,乃至拯救地球(地球活了45亿年了,真的不需要我们拯救!)。然而,作为读者,从逻辑推理角度讲,我始终没有搞明白全球变暖怎么就造成了这一次西伯利亚的异常高温天气。
北极圈自燃,气温超过38度!2亿年前暴雨或再现?刘慈欣:要警惕
人类 历史 的存在可以追溯到600万年前,而地球已经存在了45.5亿年。如果将我们的地球 历史 浓缩成一天,我们人类存在的时间只不过是一天中的114秒。可以明确一点,我们对于地球的了解是非常片面的。
地球在宇宙中存在了如此久远,是否存在过上古文明或者更发达的文明我们不得而知,但文明的不断消失肯定跟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关,地球上好几次文明的灭绝都跟大暴雨有关。
降雨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但如果某个时期突然持续下雨,那么就一定会成为 地球的“噩梦” 。 科学家研究表明,2亿年前地球上雨水泛滥过,这场暴雨持续了一百万年,地球上一半的物种都灭绝了。 这就是有名的“卡尼期洪积事件”。
经研究表明: 造成这次暴雨的主要原因是美洲大陆的火山喷发。 进而海水蒸发,火山恢复平静,温度渐渐下降,水蒸气遇冷形成降雨,于是就形成了那场持续百万年的灾难!
或许很多人认为,这是在非常久远的事情,可就在前不久,地球又一次不平静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从卫星图上来看,北极圈“着火”了,从地球上可以看出,火焰把北极圈的植被包围。科学家研究指出,这种现象其实算比较常见了,但今年,北极的升温速度至少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远远大于往年,且也 比往年最高气温整整高出了16 。这是非常罕见的。科学家纷纷担心会不会出现两亿年前那场大暴雨,这对人类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两亿年前那场大雨为什么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两亿年前,由于北美阿拉斯加火山爆发导致了暴雨,产生了长达数年的暴雨,地球上许多生物因此灭绝。
而我们今天,乃至将来,地球文明会不会再一次面临威胁?答案是可能的,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地球早已经是”伤痕累累“,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相较以往也是变得频繁。
刘慈欣:对这些地球上的问题一定要重视,当心暴雨会再次泛滥。
实际上,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环保成为了一个话题。 我们国家的科幻小说家、著名科幻小说《三体》作者刘慈欣也警告说,要警惕地球上的环境问题。
刘慈欣:我们生活在这个宇宙中,其实环境很恶劣,灾难随时会来,地球也随时会发生巨变。
刘慈欣通过自己的想象,在《三体》中大胆地推测了外星文明,这让我们的震惊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三体》这部小说中, 三体星球已经不适合他们生存,于是他们只能想办法找到适合的星球,于是开始入侵地球。
因为破坏环境人类即将面临的事情,《三体》这部小说中也做出了种种预想。
刘慈欣的《三体》为我们构造了一个宏观的世界,也是立足在科学研究结果上的进一步猜想,他的脑洞之大得到了诸多科学家的认可,他所构造的《三体》世界,其实也是在劝诫人类要保护环境。
《三体》这部小说更是获得了《雨果奖》,得到了全世界的最高认可,每个人都值得一读。
《三体》究竟有何魔力,让当时的美国总统都忍不住催更?
当时奥巴马在看了《三体1》之后,深深被里面的剧情和描述的三体世界所吸引,于是在他还是总统时候,就让自己的秘书给刘慈欣发了邮件,让刘慈欣抓紧把《三体》二、三部写出来。
而刘慈欣没在意,以为是骚扰信息,于是把这封邮件删除了。后来美国外交部找到中国外交部协调此事,才发现这事情是真的。而刘慈欣也因此结识了奥巴马。
想必读过这本书的读者至少都看了不下两遍,都会被这部作品所呈现的宇宙世界和三体世界所折服,很多人看完后,会觉得刘慈欣不仅仅是一名作家,他更是一名思想家,会带人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唤起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对终极 社会 的思考,对自身的反思。
科幻作家何夕曾这样评价刘慈欣:他是个冷漠的宇宙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冷静的思想家。这就是刘慈欣的《三体》为何能震撼人心,却又发人深省的魅力。
强烈建议朋友们看看《三体》这部小说,一共有三册,分别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一部比一部好看,剧情跌宕起伏,直击人心,满足你对宇宙世界所有的幻想,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
这部小说更是教育部推荐给中小学生必读的课外书籍之一,刘慈欣的这部《三体》所呈现的三体世界大气磅礴,能给每个人带来震撼,也能引起人类反思,是科学家公认最好的科幻作品,没有看过将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精装版全3册《三体》只需 一顿饭钱,就能让你体会到 这个世界上最贴近内心的巨作。
北极圈接连出现的神秘黑洞,究竟是怎么回事?
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是非常重要的保护层,可以有效地阻挡太阳的有害光线。但是,由于人工化学物质氯氟化碳对臭氧层产生破坏性影响,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地球大气层的臭氧层变薄,南极上空开始出现臭氧层空洞。最近科学家们在北极上空也观测到了巨大的臭氧层空洞,引起了人们的担忧!科学家们说,这种稀有的臭氧空洞是历史上北半球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空洞。大约是格陵兰岛的三倍大!
没有臭氧层保护,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都将受到太阳有害光线的伤害!以人类为例,紫外线太多会增加患皮肤癌、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等疾病的概率。但是你不必过度担心。通常北极和南极的臭氧空洞很难移动,低纬度也不会到达人类活动地区。此外,科学家们表示,随着气温的升高,预计此次北极臭氧共同事件将于下月恢复。
此外,这场山火的高温会使空气中的氮产生氮氧化物,它会使有毒物质对生物造成致命伤害,只能说人类吸入这些氮氧产物对人体免疫系统功能造成很大损伤,人体免疫力下降会引起各种疾病。这种氮氧化物进入肺部,进入深部肺泡,形成体液和亚硝酸盐物质,对人体循环产生进一步反应,对心肺功能损伤对肺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地球上出现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等物质已经很久了。南极已经出现了臭氧层空洞,这次北极上空突然出现了巨大的臭氧层空洞。这是森林火灾引起的生物效应,破坏了生态平衡,人无意中吸入这种氮氧化物,损害了心肺功能,官毒随风肆虐全球。让人类遭受了这场灾难。
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层,位于平流层的下层,厚度薄,但能起到吸收紫外线的作用,有效保护地表生物。紫外线对生物有害。可能会损害生物体的皮肤,受到免疫系统缺陷、增长缓慢的疾病的威胁。当臭氧层的臭氧含量低于一半,即50%时,科学家们说它是空的,这时要注意人类。空的部位是臭氧层不足的地方,紫外线通过空的地方更多地到达地面,会对生物造成伤害。
38℃!世界气象组织确认北极温度新记录
当地时间12月14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正式确认2020年北极地区最高温度记录:38摄氏度。2020年夏季大部分时间,西伯利亚北极地区的平均温度比正常水平高出10摄氏度。2020年南极大陆也创了18.3摄氏度的记录。这些数据为人们敲响警钟。全世界该立即采取务实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为地球降温。
这一温度是在去年6月20日测得的。当天,在一场异常、持久的西伯利亚热浪过程中,位于北极圈的俄罗斯小镇维尔霍扬斯克的温度达到了38 。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组根据北极地区各个国家记录所作的 历史 研究确定,北极地区此前没有出现过38 或以上的温度。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表示,这一北极新记录是向世界气象组织天气与气候极值档案库报告的一系列观测数据中的一个,这些数据敲响了气候变化的警钟。
去年夏季大部分时间里,西伯利亚北极地区的平均温度比正常水平高出10 ,助长了毁灭性的大火,导致海冰大量流失,并在2020年成为有记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中起了重要作用。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警告说,这一记录清楚地表明了整个西伯利亚都在变暖。未来,北极地区有可能出现更大的极端事件。
与此同时,2020年,南极大陆也创下了18.3 的温度新记录。
世界气象组织调查人员还在核实2020和2021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这一全球最热之地记录到的54.4 的温度读数,并正在验证今年夏天新报告的意大利西西里岛48.8 的欧洲温度纪录。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表示,天气与气候极值档案库从未有过这么多同时开展的调查。
天气与气候极值
世界气象组织设立的天气与气候极值档案库含有全球最高和最低温度、降雨量、最重冰雹、最长干旱期、最大阵风、最长闪电和与天气有关的死亡人数等类别。通过对极端温度的持续监测和评估,可以了解世界上每个重要的气候区域发生的变化。
北极是世界上升温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在极端温度和持续的气候变化促使下,世界气象组织专家组在其国际天气与气候极值档案库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气候类别:“北极圈66.5 及以北地区的最高温度记录”。
这个新类别的创建意味着两个极地地区现在都有涵盖。世界气象组织自2007年起开始罗列南极地区的温度极值。
世界气象组织极值档案库也列出了北极圈及以北地区的官方最低温度记录,即1991年12月22日在格陵兰记录到的-69.6 。该数值也是北半球记录到的最低温度。
更多信息请点击官网链接:
上海沐睿环境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 汽车 法规合规的第三方咨询公司,多年来,为上汽,长城,宇通,大通,爱驰,蔚来等OEM提供 汽车 环保法规合规服务,团队跟踪与研究全球的环保合规,期待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
详情咨询info@murq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