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公子楚历史原型是谁
公子楚的历史原型应该是唐玄宗李隆基。
另外,在之前高秉烛已经成功的推断出了公子楚就是东川王,而他做此推断的依据是:联昉作为圣人的耳目,不可能落入到外人手里,内卫已经给了武姓负责,联昉自然要给李姓负责,联昉工作复杂,负责人必须全身心投入其中,太子和晋王身居高位,无暇顾及,在年轻一辈王侯之中,有能力的人屈指可数,公子楚是诸王之一,并且法善寺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刻有东川王名的排位,所以以此推断,东川王就是公子楚。
其实我们根据高秉烛的推断,也可以推断出东川王的历史原型,李隆基虽然在执政的后期用些昏庸之举,但是在他少年之时可是所有武则天孙子辈中最聪明的狠人。
为什么说公子楚的历史原型是唐玄宗李隆基呢?
李隆基出生于东都洛阳,尽管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李旦已经是皇帝了,但是他们全家依然是处于一种被软禁的状态。李隆基出生不久,被封为了楚王,但是在武则天称帝以后,李旦被降为了皇嗣,作为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自然也就不能再做“二字王”楚王了,于是,李隆基被降为了三字王,也就是“临淄王”。
李隆基的童年一直生活在洛阳宫中,从小到大,他的身边一直充满了权斗、暗杀、血腥,也正是这样的环境让李隆基的性格变得非常果敢,丝毫不像他的父亲李旦。
在李隆基八岁的时候,他的母亲被宫女韦团儿告密,诬陷她在暗地里对武则天进行“厌蛊咒诅”,武则天接到告密之后,诛杀了李隆基母亲的全族,此事过去不到半年,又有告密者向武则天对李旦进行告密,李旦也差一点死在酷吏之手,好在最后武则天动了母性,暂时饶过了这个儿子。
面对这样的变故,李隆基尽管只有八岁,但是却表现的丝毫不露声色,这时便可以看出他的城府之深。李隆基儿时的小名叫“阿瞒”,据说是由于他小时候与曹操一样聪明有才,所以才去了这个乳名,在唐朝的时候,曹操还不是白脸奸臣的形象。
尽管李隆基在这次变故之中表现得异常沉稳,但是在他幼小的心中已经埋藏下了对武则天及告密者的仇恨,《风起洛阳》的开篇就是以告密者开始,不知道后面会不会让东川王与之有关。
李隆基的隐忍终于还是换来了武则天的喜爱,在公元696年的时候,武则天为了封禅嵩山,命人铸造了九鼎放在通天宫中,她还亲自撰写了《曳鼎歌》:“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这篇为自己君权证明的鼎文会以李隆基的名字作为收尾,足以看出她对这位孙子的另眼相看。
不久之后,武则天又下诏,将李隆基过继给了她已经去世的嫡长子李弘,李弘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第一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最为喜爱的儿子,曾被册封为皇太子,他去世的时候,武则天悲痛不已,并追赠他为孝敬皇帝,是唐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后追封皇帝的太子,可惜的是李弘去世之时,膝下并无子嗣,武则天将李隆基过继给他,实际上李隆基就相当于成为了武则天的长子长孙。有很多学者认为,武则天的一系列举措实际就是在为李隆基将来继承她的基业做铺垫,在武则天的心中,李隆基是继承她皇位的绝佳人选。
所以综合以上内容来看,既然剧中的东川王是圣人最信任并且能力最强的孙子,那么东川王的历史原型只能是李隆基,虽然在历史上“神龙政变”之时,并没有资料显示李隆基曾参与其中,但是他却无疑是这一次政变之后的最大受益人。如果《风起洛阳》这部剧要在历史人物中找一个原型,作为能够同时掌控多方时局的大BOSS,那么李隆基确实应该是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