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或者助理设计师由于缺乏实际经验,通常容易在很多书本上没有提及的地方犯下工艺性设计错误,造成成本增加甚至难以加工、装配的状况,所以,在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几个教材上没有被提及的、最容易被忽略且具有代表性的工艺性结构设计知识。1、定位销的应用

图1

设计论文最容易被问到的问题(新人设计易错点4个)

如图1所示:当两个工件需要使用定位销连接定位时,其中一件全部为圆销孔,另一件则一个为圆销孔,另一个为腰槽孔。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两个定位销孔的孔间距加工精度要求,降低加工成本。通常,定位销与销孔的配合采用过渡配合。在定位精度相对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对配合精度要求进行圆整,做成非标精度尺寸。在工装夹具设计中,通常使用圆柱销削边销配合圆孔使用,这种定位有个专用名词叫做“一边两销”,详细请参阅《工装设计》。2、三面正交处的工艺性要求

图2

图3

图4

从图2中看到三面正交的角是3个直角,我们普通的加工方法是加工不出来的,因为我们的铣刀和砂轮都是圆的。而要加工这样的特征,我们只能采用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需要做专门的铜模,所以显然成本上升;并且,电火花要求材料必须是导电性的,如果是非导电性材料则这种设计的工件就做不出来了。所以,我们通常将这个地方设计成图3或者4的样子。同样的道理,在设计时,除非有特别的需求,尽量不要将内孔设计成方形。3、方便拆卸的工艺螺孔

图5

图6

图7

当轴承端盖的台阶与轴承座的内孔紧配的时候,我们需要增加适当的拆卸工艺螺孔以方便后续的维护。上图中的3个工艺螺孔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在做机械零件设计时,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的工艺——成型工艺、热处理工艺、装配工艺、人机工程学等——去考虑我们的工件结构和形状。4、方便调整位置和方向的工艺槽

图8

图9

图10

图11

在很多时候,由于加工方法难以达到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求的精度,或者装配尺寸链环节过多难以通过加工满足装配精度,我们通常需要在装配的时候通过适当的修配或调整来达到工程实际中的精度要求。如图8所示组件,为了方便调节零件1相对于零件2的位置,在零件1上设计了腰形槽。对于这种小型工件普通调节则这样的设计已经能满足装配需求,若果是重型工件(人力不能移动位置或者难以移动其位置)或者精密调节则需要在零件2上设计响应的调节装置来调节零件1的位置,通常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在零件2上设计调节螺钉来配合装配需要,如图12所示。如果是精密定位调整,通常将图中的调节螺钉更换为带千分表的调节旋钮。图9所示的组件是需要调节图10所示的零件相对于图11所示的零件的方向,所以在其上设计了圆弧形的腰槽。通常对于这样的调节为了保持其中心位置不偏移,需要在其中心装配定位销或者在其零件本身设计定位凸台,如图10、11所示。

图12

以上五个示例分别是在装配、加工、拆卸工艺方面考虑设计的典型工艺结构设计,希望诸位能用心体会其作用。在这方面需要诸位在工作实践中多多积累经验和相关的结构设计知识,或者多参阅相关著作。目前已有非常多的关于零件设计禁忌的专业书籍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大家可多留意。通常,在零件的工艺性方面要求最多的是成型工艺。因为不同的成型技术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工艺要求,诸位可以多参阅成型技术类典籍。注意:我们这里所说到的成型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铸造成型、轧制成型、冲压成型、锻造成型、焊接成型、切削成型等。以上提到的成型技术对零件的结构都有典型的工艺性要求。一般来说,合适的零件工艺性结构能防止应力集中(特别是需要热处理的工件更加需要注意这个问题)、提高零件性能、寿命,降低成本;反之亦然。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