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以上人睡眠需几小时?

5.5~7.5个小时。

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为准。实际上,各种人群对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3-29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30~60岁的人群,男性每天需要6.29小时的睡眠时间,女性需要7.5小时,60岁以上的人群,每天需要5.5-7小时。特别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质量比不上年轻人是自然规律,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就好。关于每天应该睡多少小时,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白天精力充沛、醒后没有疲乏感即可。很多伟人,他们睡得很少,但却精力旺盛,原因在于他们补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虽少、质却高。

来源:《生命时报》

中老年人每天睡多长时间合适?

中老年人群每天必须保证5至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睡眠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针对不同的年纪人群所要求的睡眠时间也不相同。在日常生活当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普遍不好,睡眠不足或睡眠时间过长对身体健康都不利。

一、 中老年睡眠问题引起许多人关注,睡多长时间最合适

现在许多人越来越关注睡眠问题,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受到睡眠的困扰,随着年纪的增加,睡眠的时间会随之减少,也带给人们许多困扰,并且担心是否因为睡眠时间不足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在人们到了六十岁以后睡眠的时间在五个小时到七个小时最合适。

二、 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间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睡眠时间要在八小时,这句话不适合所有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年纪对于睡眠的需求也不同。刚刚出生的孩子睡眠时间最长,要14-17个小时;随着年纪的增长,到了6-12岁的睡眠时间就要在9-12个小时;而青年人和成年人的睡眠时间在7-9小时,老年人的睡眠时间相应减少到5-7小时。

三、睡眠时长对身体的重要性,太长或太短都对身体不好

很多人认为睡眠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种做法对身体不健康,据调查发现,老人睡眠时间超过九个小时,不但不会出现精力充沛的状态,反而会风情绪低落,动作迟缓、食欲不振的情况,并且越睡精神越不好,越疲劳。如果睡眠时间不足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引起老年痴呆、增加意外的发生。

总结

综上所述,老年人的最佳睡眠时间在5-7小时。老年人睡眠质量不好也是正常的现象,不要太过焦虑,如果过于焦虑反而影响睡眠,对身体健康也不好。睡眠不好可以在睡前喝一点小米粥,小米可以促进心神安稳,让身心得到放松,切记不要多吃,吃多了对身体造成负担反而影响睡眠质量。

70岁老人应该睡眠几小时 70岁老人的睡眠时间

1、老年人一般7个小时就可以。倘若一昼夜睡眠不足,次日应采取午睡的方式补救,以满足老年人睡眠时间的基础生理需要。

2、老年人也不可恋床而嗜睡,中医理论认为,“久卧伤气”,故主张“凡睡,至适可而止,则神宁气足,大为有益。久卧多睡则身体软弱,丧气昏坠。

70-80岁老年人睡眠时间多久为宜?

70-80岁老年人睡眠时间为5~6小时为宜。

一个人需要睡多长时间,不同年龄段不尽相同,成年人最为常见的睡眠需求是7~8小时。大致来说,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20小时;婴幼儿约15小时;学龄儿童约10小时;成年人约8小时;老年人为5~6小时。

睡眠的质量可用五项标准进行衡量:

(1)入睡快,在30分钟内入睡。

(2)睡眠深,不易惊醒。

(3)无起夜或很少起夜,无惊梦现象,醒后很快忘记梦境。

(4)起床快,早晨起床后精神好。

(5)白天头脑清楚,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扩展资料:

科学研究表明,21时到次日5时为最佳睡眠时间。实际生活里,建议尽量22时30分前上床,23时入睡,次日7时30分左右起床。

这是因为,人体在白天(5时到21时)活动产生能量,晚上(21时到次日5时)开始进行细胞分裂,把能量转化为新生的细胞。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正是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这一情形,其实跟植物差不多——农民说“夜里能听到庄稼拔节的声音”,因为植物日间吸收太阳能量,夜里生长;人类和植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地衰老或患病。

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其实已经形成了人体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生物钟,与外界环境节律一致。如果通宵达旦地加班、上网、打牌、娱乐,破坏生物钟,迟睡的结果往往睡不醒,哪怕赖床睡懒觉,那一天也是头昏脑涨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最佳入睡时间:晚上11时

70多岁的老人一天要睡觉多少时间

70老人每日睡眠时间7~8小时较为正常。

根据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研究结果,65岁以上老人每日正常睡眠时间应为7~8小时。因此,70岁老人每日的睡眠时间应在7~8小时较为合适。由于个体差异,睡眠时间可轻微低于或超出此范围,不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但严重偏离此范围,需要考虑疾病的影响。

临床常见的睡眠减少是失眠症。常见的病因为:①心理因素:如生活压力过大、各种不愉快的事件等。②环境因素:如居住环境过于嘈杂、拥挤。③精神疾病:如焦虑、抑郁。④躯体疾病等。另外,老年患者,特别是卧床患者,由于白天睡眠时间较长,也容易引起夜间不能入睡,睡眠时间缩短,甚至睡眠颠倒。

已有研究证实,睡眠不足,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保持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