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看待美国数十万加仑牛奶倒进下水道呢?

历史重演了!这似乎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出现过!

我还记得课本中有讲到美国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还有一个插图和一句话很是刺眼。

“威斯康星州奶农们为了控制利润,一桶一桶的往河里倒新鲜的牛奶。”

其实当时我很不理解,世界各个地方都在闹着饥荒,为什么这些资本主义还在干着这么浪费粮食的勾当。问了历史老师,老师沉默了。我就记得最后将此事总结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暗戳戳再将资本家的腐烂败坏的本质痛斥一番。

可是后来我才慢慢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其中存在必然合理,在解释为什么之前,有这么几个问题。

Q1:牛奶是什么地方生产的?

广阔的牧场,远离市中心的郊区,或者遥远的乡下,有可爱的奶牛自由自在吃喝玩乐的地方。

Q2:牛奶是怎么卖进城市里面的?

每天的新鲜货运,运到工厂进行灭菌消毒,供应链调配,最后成为货架上符合引用标准的售货牛奶。

Q3:假设你是一个农场主,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

疫情当下,本身牛奶就已经滞销。可牧场里的奶牛可没歇着,卯足了劲正在嗷嗷的产奶,仓库里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牛奶。

没有人愿意进来牧场采购牛奶,卖不出去。

就连牧场附近的亲朋好友来帮助喝奶,也喝不完,真喝不完。

Q4:这时候作为农产主的你,除了倒掉,还有什么办法减少损失呢?

高价找人运出去,这表示这亏本。

制成加工奶制品,费时费力,没机器。

站在大马路上吆喝卖货,没人搭理你。

找冰箱冷藏保存,不仅浪费电,还面临着迟早过期的风险。

你发现把牛奶倒进下水道,这是生意法则。不管放在哪个社会,不管谁是农场主,都会这么做。

问题还没结束,不妨再来一个假设。

Q5:如果农场主垫钱把牛奶运出去给别人免费喝,会发生什么?

普通民众一旦得到免费的牛奶,并不会给农场主写感谢信。

天掉下来的牛奶,自然是越多越好。

一手领着超量牛奶,二手就贱价卖出去。

劣币驱逐良币,人人都去卖低价牛奶。

牛奶价格必然崩盘,市场进一步崩坏。

Q6:那农场主差不多了,疫情过后就不免费送奶了,行不?

人性总是自私的,历史总会重演的。

普通民众只会嚷嚷:你既然送一次,为何不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我喝了他家奶拉肚子了,这说明了什么?

品质就那样还涨价,果然奸商当道。

无良黑心农场主,恭祝早日倒闭不送。

1929年著名的倒牛奶事件是什么?

1929年著名的倒牛奶事件是1929年美国爆发大范围经济危机,造成股市瓦解、经济大萧条,人民的花费、购置力降低。

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大力发展生产业,农场数目大批增长,奶制品产量多余。在经济危机中,物以稀为贵,倒掉一些奶制品,减少产品流通量,可以稳住牛奶的价钱。

参与罢工的奶农出现“拦路倒奶”事件

由于在牛奶罢工事件中,很多“独立”奶农存在着不同的想法,也有的人为了生活存在着偷偷便宜卖奶的情况。因此,参与罢工的奶农为了“防止其他奶农以低价出售牛奶”,也就出现了“拦路倒奶”的事件。

1934年1月,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上千奶农封锁了公路,通过“拦路倒奶”,倾倒了超过10万磅其他奶农的牛奶。加利福尼亚州、威斯康星州、爱荷华州也发生过同样的类似倒奶事件。

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些愤怒地参与罢工的“独立”奶农将其他“独立”奶农的牛奶强制倒掉。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牛奶护送队和罢工奶农的流血冲突。

美国数十万加仑的牛奶被倒掉,为何“倒牛奶”才是低价牛奶的最后解决办法?

海外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严重,截止4月5日10:28分,国外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达到1120929例 ,其中美国确诊人数已经超过311301例。随着美国疫情的迅速发展,美国股市已经四次暴跌熔断。因为疫情的持续蔓延,美国的农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很多民众在新冠大流行前就囤积了大量的牛奶,民众对牛奶的需求很低,导致供过于求,牛奶出现了滞销,所以威斯康星州的奶农们被迫倒掉数10万加仑的牛奶。

很多人感慨,现在这一情况和1929年至1933年之间的美国经济危机的现象很像。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但是现在倒牛奶和之前倒牛奶是完全不一样的原因。

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牛奶生产量很高。根据供求规律,牛奶供过于求,价格就要下降。当时每100磅牛奶售价仅为3.48美元,而且直接从奶农手中购买牛奶的价格会更低。很多奶农觉得这样挣不到钱,所以大家集体倾倒了超过10万磅的牛奶。

这次奶农倒牛奶是因为很多家庭都囤了足够的牛奶,不需要再买了。牛奶很容易变质,如果不倒掉的话,就要花费大量的费用来进行储存,这样牛奶的成本就会变高。如果将牛奶送给穷人或者是流浪汉的话,就要承担运输的费用,很多奶农负担不起,所以只能选择销毁。奶农面临如此的困境,该州州长希望美国农业部能够介入此事,对乳品行业提供支持。但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他们仍需要这样每天倒掉大量的牛奶。 希望美国能够积极学习我国的防疫措施,早日渡过这次危机。

美国最大牛奶生产商申请破产,大环境影响的企业变革开始了!

11月12日,美国最大的牛奶供应商,迪恩食品(Dean Foods)公司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严重的债务将通过出售公司解决。

通过不断并购成为美国第一的牛奶供应商,真的是被美国人均液态奶消费持续下降打败了吗?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

和中国众多厂商生产的牛奶不同,迪恩食品所生产的液态奶是巴氏奶,巴氏奶虽然充分保持了营养和风味。但是保存和运输成本极高,然而产品本身的溢价还存在限制,这直接导致了迪恩食品的主要产品不挣钱,这一点也根据迪恩食品多年的业绩中得到了肯定。

产品不挣钱是一方面,更多的则是来自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植物蛋白在美国可以说是异常火热,再加上美国的动物保护组织的助力,美国的蛋白饮品逐渐从动物转变为植物。所以在蛋白质来源选择性如此丰富的情况下,长期吃香的牛奶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更何况,植物蛋白本身不存在牛奶的乳糖不耐受问题,这让植物蛋白普遍适应性比牛奶更好。

这不仅影响了牛奶作为欧美国家饮食的地位,也影响了牛奶作为其它饮品添加品的地位。

在欧美国家中,牛奶还有另一个主要市场就是辅助添加及。咖啡、茶、冰淇淋、各种甜品都是牛奶的主要消费场景,但是植物蛋白的出现更加影响了牛奶的地位。很多美国咖啡馆都发现,燕麦奶的口感非常接近美国人非常喜欢的奶油,并且用燕麦所绘制的图案也会持续得更久,所以开始用燕麦奶来代替牛奶。

所以美国最大的牛奶供应商破产也给我们中国企业一个明示,无论你有多高的市场占有率,只要你不注重市场环境气候的变化,不注重技术变化还是产品变化带来的环境变化,不懂得学习变革的经营之道,再大的企业也都将会破产。

美国倒奶事件体现了哪些经济学原理呢

近期出现的美国奶农 “倒牛奶”现象,其成因与大萧条时期有明显不同。疫情引发的市场需求不足,是导致牛奶过剩的主要原因。这种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而非绝对过剩。一定程度上,奶农倾倒牛奶,也是美国经济现状的一种反映,是美国经济和就业正面临巨大压力的表现。

首先,在全美各地实施“居家令”的背景下,餐厅不提供堂食,咖啡厅只能外带,酒店基本歇业,客流量大幅减少,导致大量牛奶、黄油、奶酪等乳制品采购订单化为泡影;其次,许多州已宣布当前学年不会开学,学校食堂原本是乳制品消费大户之一,这意味着大量需求直接消失;第三,由于疫情,食品业国际贸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美国一直是乳制品出口大国,有相当一部分乳制品因此陷入滞销。虽然普通民众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并没有减少,但现在也只能自己去超市购买乳制品。由于加工分销模式不同,乳制品加工厂来不及将卖给餐饮业的大宗乳制品进行分装,转销给超市和零售商。由此导致超市乳制品供应不足,而加工厂乳制品积压。

在“倒牛奶”这个案例中,美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到今天,其产品已经高度精细化,许多乳制品是为连锁餐厅、学校等大客户量身打造,甚至包括供应链都是为零售端而特别定制。尽管全美不少超市里牛奶缺货,一些超市甚至开始“限购”,但对美国奶农而言,如果临时“换轨”,调整产品及供应链设置转而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要,这其中牵扯的交易成本无疑是巨大的。

且不说在全美各地实行“居家令”的情况下,“换轨”卖牛奶是否可行。就算可以“换轨”,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卖得越多,赔得越多,这就是“价格倒挂”。

对生产者来说,一旦出现价格倒挂,直接把商品就地处理,才是最划算的。

数十万加仑牛奶倒下水道,美国这一幕为何会重现?

就在近期美国牧场又发生了倾倒牛奶的事件,这于1929年经济危机时,牧场主倾倒牛奶事件类似,但本质上有差别。近期美国牧场青岛牛奶是由于疫情发展迅迅猛,奶产品无人购买而导致的产能过剩。根据相关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奶农们不得不倾倒数十万加仑的牛奶。这一幕是多么的似曾相识,在1929年的时候,第一次经济危机爆发,也曾经出现这么一幕。当时资本家拼命剥削劳动人民,而导致劳动人民手中的财富并不足以支持购买资本家所生产的物资。这样就导致了资本家生产物资大量堆积,进而发生了烧毁布批棉花倾倒牛奶等等事件。当时的情况准确来说就是产品价格超过了劳动人民支付能力,导致的产能过剩。而现今这一幕又再次重演,这一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购买能力不足导致的。而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肆虐,导致美国人民无法正常采购而形成的。在原来的时候,大量牛奶被消耗在学校学生供应以及人民日常消费中。可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学校停课和百姓们到商店之后被限制购买的原因,让奶农们生产的牛奶出现产能过剩现象。甚至有一些平民在新冠肺炎来临之时,已经囤积了大量牛奶。这就造成了奶农们产出的牛奶无人购买,而牛奶保存的话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贮藏位置,费用以及存储时长都让奶农们不得不将产出的牛奶倾倒。这次倾倒牛奶事件的发生,并不是由于购买力不足,是由于疫情真的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有人会说了为何不降价销售或者免费赠送,如果牛奶降价销售的话,势必会影响牛奶的价格,长远看来会导致损失一大笔利润。而免费赠送的话,运费谁来掏,如果让奶农承担的话,这又是一笔支出。所以奶农们别无他法,只能选择将辛辛苦苦生产出的牛奶倾倒。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