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禅寺的圣钦方丈
释圣钦,通山县南林桥镇人,1936年1月出生,佛学院函授毕业。1954年在江西庐山东林寺甘露戒坛受具足戒,后在安徽九华山增受具足大戒。任九宫山无量寿禅寺方丈,咸宁市佛教协会会长,政协咸宁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政协通山县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道教铺满山,佛教在云关”,九宫山千年积淀下来的宗教 文化风貌如今已经改写。寺院经过三次重建,形成了一组规模宏 大的建筑群,远望因山走势,气势雄浑;近眺飞檐翘角,溢采流 金。慕名前来诵经念佛、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九宫山因云关而 声名远播,宗教因云关而愈加显扬。
是谁改写了九宫山千年佛教历史?是谁慕缘五千多万元建成 了宏大的无量寿禅寺?是谁使得云关寺庙成了许多信徒心灵的净 土,声名远播南疆与北国?这个不平凡的人就是圣钦方丈。 圣钦方丈,俗名徐朝钦,1936年1月18日生于通山县南林桥,幼时饱尝人世坎坷,历经生活磨难。出生前父亡,襁褓中母丧。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辗转五家,垂危之际,被一张姓村民抱养,才勉强保全性命。3岁时,有幸得到白羊山林鹊寺主持、禅宗临济二十五世大鹏神功第六代传人仁颠大师的点化。仁颠大师见他慧根初具,7岁时收他为徒,14岁正式为他披剃,赐法号“圣钦”。
圣钦七岁从佛,身居石洞,箪食瓢饮,诵经念佛,苦行数载。十四岁时深悟佛法,开明悟性,得真大道,被仁颠大师选为临济静禅第二十五世第七代传人,授之以大鹏功动禅静禅秘旨。圣钦在苦悟佛法经典的同时,开始钻研医术,为山乡穷人治病救苦,广结善缘,普渡众生。
1965年仁颠大师圆寂,临终前叮嘱圣钦“到华山找我师兄仁德精研佛法,结法不要操之过急,到时功果自满。”可天有不测风云,不久,“文革”开始了,宗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非难,一心向佛的圣钦自然在劫难逃,在狱中度过了近9年的非人生活。他时而被推到水里淹得死去活来,时而被关在地窖里连续几天没有吃喝。尽管身处逆境,圣钦却始终痴心不改,佛性未泯,潜心修炼,矢志不渝。直到1975年国家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他才拿着“无罪释放”的证明走出牢门。
出狱后,圣钦举目无亲,无寺可归。但他心中有佛,诵经不辍,并遵先师遗嘱,不辞千辛万苦,晓行夜宿,步行千里,去朝谒佛教圣地九华山。当他来到九华山下,已是疲惫不堪,身倦力竭,但还是虔诚地,一路叩拜,来到祗园寺。住持仁德大师洞察圣钦的佛心,对他关心备至,亲自为其讲经说法。圣钦在九华山苦心修炼长达九年,德行超众,彻悟佛法真谛,自此,依仁德和尚圆受具戒。
1983年,佛果圆满的圣饮法师为实现创建九宫山阿弥陀佛 道场、普渡众生之愿,奉仁德大师法旨,返回九宫,开始了他弘扬佛法的新里程。 佛教在九宫山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史料记载云关“香客渐众,日达万人”。由于屡遭兵燹,云关古寺早成一片废墟,在圣 钦来九宫以前,佛教在九宫已是名存实亡。圣钦孤身一人来到云 关,住了一年多茅棚。为了真正形成九宫山道佛两教并流的局 面,圣钦立誓重建云关古寺。之后两年,他跋山涉水,广募善缘,足迹遍及半个中国。1987年在云关古刹的旧址上建成了云关古寺。新建的古寺位于狮涌峰上,占地600平方米,是一座白 墙黑瓦、龙凤飞檐的仿古建筑。前临峭壁,后为箭竹所掩,由三 重佛殿及斋房、方丈室和香客住房组成,寺内珍藏有稀世之宝试 心盆及香炉、古钟与长明灯碑及阿弥陀佛碑等文物。云关古寺的建成,为圣钦进一步弘扬佛法奠定了基础。
接着,圣钦又致力重建翠屏寺,他募资200余万元在凤池山 依山建有四重宝殿、两边寮房及斋堂,院后建有镇山宝塔。殿内 供奉的佛像全为香樟木雕,令人观之顿生归仰之心。翠屏寺位于 省级森林公园凤池山上,这里草青石秀,空气清新,是县城居民 晨练休闲、居士信徒朝山拜佛的佳地。
毕生向佛的圣钦并不把目光仅仅局限于通山,他要进一步将 佛学发扬光大。为此,他开始四处传经授法,愿把自己修学50 年的释迦教法献给社会。每到一处,他劝人行善,为信徒讲经说 法,让众生领悟佛法真谛。圣钦谦恭有礼,不贪不嗔的品德让人感受佛法无边,佛无处不在。20多年来收录弟子二十余万,信徒遍及东南亚。九宫山佛事活动从此声名大振。 圣钦虽然早已跳出尘世之外,但他爱教之情仍与爱国之情密不可分。佛教以劝人洁身自好、乐善好施为已任,而佛法精深的他并不消极出世,而是积极入世,他将恢复九宫山佛教历史面貌,推动家乡旅游事业的发展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一口气不歇,一刻佛心不泯,为大规模扩建云关古寺四处募缘。他历时七载,云游四海,风餐露宿,备受艰苦,一次次逢险化吉,一处处广结善缘,七年之中,他讲经千余次,治愈患者数百人,受到各地信士弟子的敬仰。全国各地信徒及港、澳、台同胞纷纷捐款,筹措了5000余万元巨额香资,还有不少善男信女义务做工,云关古寺扩建工程得以如愿开工。
扩建后的云关古寺定名为“无量寿禅寺”。整个建筑占地25亩,由露天大佛、长明灯碑亭、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弥陀宫、念佛堂、法堂、藏经阁、方丈室、客堂、斋堂、南北僧舍组成,规模浩大,结构宏伟,在全国寺院中不可多见。
无量寿禅寺的建成,不仅是咸宁佛教界有史以来的一件盛事,也是通山旅游业的一件喜事。大雄宝殿落成佛像开光那天,中央、省、市宗教主管部门领导、佛教界高僧、知名居士、新闻记者数千人云集九宫,全国各地信徒近万人慕名而来,这对于进一步宣传九宫、开发九宫、提高九宫山的知名度,促进通山宗教文化的振兴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功成名就之后的圣钦,依然朴实无华,佛心永驻,每天打坐念经,引领寺中诸弟子,弘扬拂法,施泽众生。他现身说法,以佛教精义告诫人们要慈悲为怀,珍惜生命。方丈的爱国爱教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圣钦六十年勤勉修身,佛法臻于化境,在佛教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先后被推举为通山县政协常委、县佛教协会会长,咸宁市政协委员、市佛教协会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理事。2001年无量寿禅寺被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评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圣钦方丈也被载入《中国名人志》史册。
寺院里大僧师父和二僧师父是否可以同住一个寺院?
依佛制是不允许的!佛在《大爱道比丘尼经》中,列举的八敬法,明确指示:比丘尼不能与比丘共居止。就是大僧、二僧不能在同一寺院界内,共同居住生活。佛陀的教法只有二类僧团,即比丘僧团与比丘尼僧团,而不存在男女二众混合僧团,混合居住极不如法。羯磨法亦难成立。比丘尼的住所,距比丘寺院在三里以上,才是如法的。
无量寿禅寺开门了吗
开门了。大觉寺无量寿佛殿内设备检修维护完毕,截至在2022年3月19日恢复开放,营业时间周一到周日08:30-17:30,已经开门了。无量寿禅寺原名云关古寺,成名于南宋,后历经战火,至明末已成废墟。无量寿禅寺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海拨1665米)狮子岩西麓,寺内松杉叠翠、山泉鸣涧、鸟语花香、云海蜃楼、清幽宁静,素有“清凉世界”之称。“狮涌云关”自古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之自然景观。
和尚与尼姑竟然在寺庙同住 和尚尼姑住在一起合法吗
都什么年代了,出家僧尼本来就是可以住在一起的呀,江西省九江无量寿寺僧尼同吃同住同劳动,过得挺和谐的呀,只要晚上不同房就可以呀,有必要那么大惊小怪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