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驰骋千里,七场恶战、减员90%,冀中抗战的八路军有多顽强

1942年,日本华北方面军调集了五万多日伪军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历时两个月的扫荡给我根据地造成巨大破坏,冀中军区遭受重大损失。

上一篇讲到1942年5月23日爆发的五场较大规模的战斗,其中在李家角的第六军分区司令部和警备旅1团2营坚守到天黑后成功突围。虽然突围成功,但是敌情依然严重。

我军突围的集结点是李家角西北的莲花池村(13里),之后再向西北30里到了北景明村,然后再折向南回到23日凌晨的出发地北梨园村,在村外的一片枣树林中隐蔽。

5月23日3:30从梨园村出发,奔波三十多里,然后在李家角从早到晚打了一天仗,夜里2点突围,沿着三角型的两个边跑了60里地回到三角形的起点。 部队相当疲劳,更严重的是,此时我军的弹药已经不多了,如果再遇敌,连一场小规模的阻击战都难打 。

都说八路穷,八路是真的穷,什么都缺,然而 八路军最缺的就是弹药 。

1937年10月刘伯承率129师9000余人东征到抗日前线时,据当时的统计,全师手枪弹、马步枪弹、重机枪弹等所有子弹总计只有 10万 发多一点,其中重机枪弹只有 23222发,平均每挺重机枪有子弹800发。而日军的一挺重机枪在一次战斗中由副射手、弹药兵、驮弹马匹、重机枪小队弹药班等所携子弹即达14000余发,这还不考虑日军强迫百姓所背负的弹药。

日军一个步兵作战时携三个弹包,前一后二,前60后30共携弹120发,一个1100人的日军大队的弹药远超抗战初期我军一个主力师的弹药量。都说中日两军武器差距大,可是就弹药来说,打南口战役的国军87师每挺重机枪备弹13000发,吹得神乎其神的 《八佰》 , 撤入租界被英军缴械时点验的子弹也有12万发。

我军回到北梨园村,当时的考量是日军从西南追来,我军在李家角又遭遇从东南来的日军夹击,此时的梨园村就是灯下黑。而且按照以往的经验,日军扫荡过后都会返回据点,然而,这次的日军一批接着一批,赖着不走了,几乎每个村都有或多或少的日军。

”五一大扫荡“日军动用了五万兵力,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兵力相当,而冀中军区的核心区也只是四个县。华北的日军10个师团11个独立混成旅团,而正面战场的日本第11军只7个师团2个独混。一直到了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从华北日军抽了两个师团过去,就从北到南打了国军一溃千里,让日军打通了大陆交通线。拥有全国的资源,拥有全部的国际援助,竟然打成了辅助,而且败得很难看。

费了那么老大的劲去打四个县的八路,而且还不能稳固占领,时不常被八路敲掉小部队,太不划算了。八嘎, 鬼子总部也有会计的,这一算太不划算 ,因而”五一大扫荡“的模式再也不往其他根据地复制。

一楼是欧洲战场的打火机谢尔曼,二楼是鬼子肆虐中国的小豆

1943年以后,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攻守易位,日本陆续从华北调出了七八个师团,代之以十几个独立步兵大队填补,我华北根据地的压力方才减轻,八路军也就此发动了大反攻。

冀中八路军解放的第一座县城——肃宁

绕远了,再说回警备旅。分区研究决定,司令部机关分散隐蔽,不给战斗部队造成负担,由二营长 林子元率领不满300人的野战部队与敌周旋。

王长江旅长和叶楚平参谋长这两位大首长目标大,他们带着七八个人,在野外坚持到5月26日,巧遇深南县委书记刘露洗,刘书记将王、叶两位首长安排在魏家庄支部书记魏子畲家的地洞里,隐蔽了三四天,之后由分区敌工站长刘子明通过内线关系,掩护两位首长于6月3日过石(家庄)德(州)路与分区旷伏兆政委带领的路南指挥部汇合。

王长江旅长在保定军校结业后,在多支军阀队伍干过,官至团长,1933年随商震参加长城抗战,立有战功。抗日军兴,王长江又投奔了学长张荫梧,任河北民军副总指挥。然而,张荫梧只想着扩充势力抢地盘,只打八路军而不去打日本鬼子,王司令毅然与其决裂,加入了打鬼子的八路军。

王长江从警备旅成立伊始即担任旅长,后兼任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来到晋绥后任第八军分区司令员,晋绥8分区是连接陕甘宁和晋绥、晋察冀、太行的咽喉要地,可见责任之重。

解放战争时任晋绥军区八纵副司令、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开国大典时担任阅兵副总指挥,石家庄步校副校长。非常可惜的是解放后一位老部下找来请求推荐工作,一时不察,最后发现那人竟然是国民党特务。结果被连降数级又去担任了军分区司令,1955年授大校。而以前的二营长林子元也被授予大校。

与首长分开后,二营也以连排为单位分散活动,原打算晚上再返回北梨园集合,但下午发现村里来了大股的日军,不得已被迫再次分散。

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团长 张子元被俘的消息,关于张子元被俘,查不到什么资料,按照《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的记叙,解放后此人被关在石家庄许多年。

团长被俘,这对士气的打击极大,一些人偷偷开了小差,就连副营长 孙明哲也借着侦察敌情的名义,换了便衣偷偷溜走。

在李家角战斗中,我军在村南阁楼设立了瞭望哨和机枪阵地,对日军威胁极大,日军遂调集轻重机枪企图压制。

战斗中,我军机枪手不断死伤,但是战士们依然前赴后继,最后负责指挥6连在村南防守的副教导员 张凤仪亲自操起机枪向日军扫去。那时的鬼子也是不怕死的,敢于大炮上刺刀,恼羞成怒的日军,把大炮推到几百米距离外,将阁楼轰塌。张凤仪摔落下来负重伤,被鬼子抓去,英勇牺牲。

部队很疲劳,不少战士掉队, 教导员张奇同志也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营里的主官只剩林子元营长负责 。他召集干部开会,决定 部队过沧(州)石(家庄)公路到安平深泽地区去。 当晚部队运动到了郝庄,在村里住了一天。

在郝庄休息时,一位老大娘告诉我们的战士,说她女儿说的,在深泽县 中央村 有八路军。这真是意外之喜,于是,二营于5月26号晚上就转移到中央村。可是,老乡们说你们来晚了,八路已经开拔了。

行军一百多里地,部队极度疲劳,当晚,部队决定在 中央村 宿营。

天刚蒙蒙亮,战士们还在熟睡中,鬼子包围了中央村。日军排开散兵线,直接就向村里冲来。

当时的我军处境极端危险,第一是缺弹药,第二是连续的战斗、行军,极度疲劳,第三是防御工事未能修筑好,第四是这股日军不按照常理出牌,既不派尖兵搜索,也不开枪开炮实施火力急袭,直接就端着刺刀冲过来,我军连分配防御任务都没时间。

考验林营长的指挥能力的时刻到了。

林子元当机立断,决定放弃防守, 将弹药搜集起来交给突击排,直接发起反冲锋,趁着天未亮透,甩脱日军的追击。

二营的反突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鬼子想:八路狡猾狡猾的,也不按常理出牌。日军虽然人多,但是排着散兵线冲锋,兵力就分散了。我军照着一个点集中全力迎面与鬼子对冲,当场击毙领头的一个鬼子官和七八名日军,像风一样,绝尘而去。

等到鬼子反应过来,整队,再指派追击部队,八路已经跑远了。

上篇文说到,日军这次扫荡针对我军特点做了多项改进,比如派出少量的步兵只携带步枪和20发子弹追击我军,与我缠斗,大队日军则携带辎重和弹药跟进。

这一次的突围,由于分区司令部机关提前分散隐蔽,纯野战部队的二营运动速度极快,日军的轻装步兵根本跟不上。经过反围剿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到抗美援朝时,我军已成为世界最优秀的轻步兵。

中央村的突围就是短短几分钟时间,我军零伤亡。

形势依然很危急,二营知道日军一定会派兵追击,而我有限的弹药在突围中已几乎打光,这时候,最重要的是找到弹药补给,或者找到友军。

二营在中央村突围是在黎明,部队还未吃早饭,战士们饿着肚子跑了一上午,中午时分在高家庄终于遇到了我们的部队,更令人意外的是这支部队就是在大小 尹村突围战失散的8连。

反扫荡前二营是四连制的营,全营有五百多人,大小 尹村之战部队被冲散,其后5、6、7三个连陆续归队,一直在旅部的指挥下战斗,而8连 在连长李永祥的带领下,冲到了安平和深泽交界处,之后独自坚持在根据地内斗争。 此时的8连尚有80多人,二营又恢复到三百余人。

危难之中战友相见格外亲,8连的战士们连忙为又饥又饿的战友们准备午饭。然而,二营的战士们还没来得及端起饭碗吃饭,哨兵来报: 我们被敌人包围了 。

日军在这次扫荡中吸取了以往的教训,使用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新战法。

这一次鬼子的指挥官发现轻步兵追不上我军,他又变了:日军派出自行车队和骑兵,远远的跟着我军,日军大队人马则在后面尾随。同时,日军指挥官派出传令兵,召集四周的日军赶来参加围攻。

这位日军指挥官更险恶的一招是,他并不急于下令发动进攻,而是 慢慢的磨,他的如意算盘是要把我军跑垮,待到筋疲力竭又饥饿难耐时再发动致命一击 。反扫荡的后期,日军就是用此种方法让我许多部队遭受了重大损失。

这位鬼子军官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在高家庄突然冒出来一支生力军。8连长率领8连的战士一个反冲击将日军击退,这一下子把日军又给打懵了,也给相当疲惫的三个连争取来宝贵的休息时间。

在日军重新评估我军实力、重新调整部署的当口,林营长也迅速将四个连分挡四面,并将8连不多的弹药均分给其他三个连队。

日军虽然人多,但是由于一直跟在我军后面追,也相当疲劳。而且,大炮坦克什么的也跟不上来,就连重机枪跟上来的也不多。8连独自在这一带活动了半个多月,情况熟悉,之所以从中央村转移来高家庄, 相中的就是这个村有较完善的工事体系,而且,有地道。 对于我军另一条有利的是此时已是下午,只需要坚持半天天就黑了。我军的不利之处是—— 子弹,缺子弹 。

战斗激烈而残酷,战士们用不多的子弹抗击着日军的进攻。最后,子弹打光了,面对日军一波接着一波的进攻,战士们端着刺刀迎面冲上去。

战士们一个个地倒下了,天终于黑下来。天黑后,二营在老乡们的带路下,通过村里的超长地道突围到了日军的后面,身后的高家庄,200余位烈士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高家庄突围后,二营只剩下100多人,自动缩编为一个连,营长当连长,连长当排长。

军史上介绍,二营在一个月内机动上千里,连打6仗。其实,漏了一仗,不然就无法解释二营在6月9日参加著名的宋庄战斗时只有68人。

在高家庄突围的三天后,二营巧遇第七军分区17团。5月30的白庄战斗,二营被作为预备队,17团是爱惜这支兄弟部队。

白庄战斗异常激烈,二营这个预备队则是哪个方向面临被突破就往哪个方向突击,变为突击队。这一仗,日军 第二十六师团独立第十二步兵联队第一大队长菅泽直记少佐 被我军击毙。也许,正是由于手下的大队长被击毙,导致在宋庄战斗中联队长坂本吉太郎大佐被迫亲临一线,在30米外被我军击成重伤。

当时的《解放日报》将我军战报击伤日军坂本支队长改为击毙日军坂本旅团长,事实上,坂本的12联队是临时配属给26师团,另加强了其他支援部队,日军称坂本支队,而 坂本吉太郎本人当时还兼任日军新成立的 冀渤特区司令官,因而,称为旅团长并无不妥。

日本的《华北治安战》关于宋庄战斗的记载是日军” 战死26人,伤27”,而且说坂本连根汗毛都没伤到,八路军阵地则是“遗尸264具”。这怎么看都是日军的一场大胜。然而,仅仅从马垒据点出击的100多日军,第二日生还者仅28人。其中队长在精神上完全垮掉,用手枪自杀;另有7名士兵在向东方顶礼膜拜之后,亦集体上吊自尽。

所以,对于鬼子的《华北治安战》,其参考价值顶多就是可以查阅一下战斗发生的日期。坂本之后一年多没有露面,这也影响了他的晋升之路。 1945年3月30日,日军在山西大同编成独立第4警备队,坂本吉太郎少将任司令官,日本战败后在大同附近投降。

宋庄战斗是我军著名的平原村落防御战的模范战例,战后,二营减员到61人。五百多人的一个营,一月纵横千里,在敌军的重围中连打七仗,减员近90%,仍然坚持苦斗,只能用一句: 壮哉,铁血二营!

就在二营从高家庄突围的第二天,5月28日,发生了一场被日军称为“模范战例”的战斗。八分区23团3营长途奔跑后体力不支,之后遭受重大损失,23团 谭斌团长壮烈殉国 。

详情见下一篇文。

为何很少提及八路军留守兵团?抗战中有何功绩?走出过多少将军?

在有关八路军的电影或电视剧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八路军三个主力师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抗敌的画面,但三个主力师只是八路军的一部分,出三个主力师外,八路军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八路军留守兵团。

其实,在抗战期间,八路军留守兵团的功绩是很大的,从中也走出了很多开国将军。

本篇文章我们就系统地讲述一下八路军留守兵团形成过程,兵力部署,功绩贡献等问题。

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抗战爆发。同年8月,国民党当局开始同中共中央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

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按全国统一战斗序列,改称第18集团军,但仍沿用第八路军番号,八路军下辖第115、第120、第129三个师。

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西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在这次会议上还决定,在主力开赴抗日前线后,党中央仍留在陕北,同时留少数部队保卫党中央和巩固发展陕甘宁根据地。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第115师炮兵营、辐重营;第120师第359旅第718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辅重营;第129师第358旅旅部和第770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辐重营, 一共9000余人留守陕甘宁边区为统一指挥,成立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萧劲光任主任。

11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留守部队进行整编,除第358旅旅部和第770团外,共改编成8个团一个营,分别为:

第120师辅重营、炮兵营改编为警备第1团;

第129师特务营,炮兵营分别改编为警备第2、第3团;

第115师辐重营、炮兵营改编为警备第4团;

第120师特务营、工兵营分别改编为警备第5、第6团;

第129师工兵营改编为警备第7团;

第718团改编为警备第8团;

第129师辅重营改编为廊(现富县)甘(泉)独立营。

12月,中央军委将留守处改称留守兵团,萧劲光任司令员,曹里怀任参谋长,莫文驿任政治部主任。

1938年4月,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及所辖关中、庆环、三边、神府军分区统归留守兵团指挥。

1939年7月,军委炮兵团拨归留守兵团建制,后改编为特务团。

8月,成立关中警备司令部,10月,第359旅率第717、第718团(平山独立团改称)由晋察冀边区返回陕甘宁边区,接替绥德警备区防务。

以绥德警备司令部为基础成立警备第1旅,下辖警备第3、第8团,驻防关中地区。

1940年2月,警备第6团拨归晋绥军区指挥。

4月,第359旅第719团、雁北支队、第4支队先后由晋西北到达陕甘宁边区。

至1941年底,留守兵团所属部队共计3个旅、20个团及若干独立营,总兵力达3.1万余人。

1942年5月13日,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设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贺龙任司令员,下辖八路军第120师、留守兵团、晋西北新军和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以及炮兵团等部。

9月15日,留守兵团司令部与联防军司令部合并,对外仍保留留守兵团司令部的名义。

八路军留守兵团作为一支劲旅在肃清匪患,保卫卫河防,粉粹日顽进攻和破坏,改善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保卫党中央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八军留守兵团的功绩贡献,我们一一分析。

八路军主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以后,陕甘宁边区境内的土匪破坏活动更加猖狂,严重威胁着边区党政军及人民群众的安全。

当时除零星的散匪外,还有40多股匪群,这些股匪在国民党的羽翼之下,接受国民党的指示,或受国民党的支持,杀害中共工作人员,破坏地方行政机关,抢劫群众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影响边区抗日救国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为此,毛主席、朱总司令电示各部队及地方机关:“今后肃匪任务,仍然严重的放在我们的面前……过去清匪虽有成绩,但收缴者占少数,被打散者占多数,计人枪各千余之众,依然藏归民间,未被收缴。必须深入一切地方工作,发动群众,才能彻底肃清匪患,否则仍有再行集合为匪之可能。特此通令各部队各机关,凡与清匪有关者,一律依此方针,彻底完成任务,不达目的不止。”

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留守兵团很快集中力量,穷追猛打与堵截合击的战术,同在政治上争取瓦解的政策相结合、充分发动群众,对汉奸土匪展开坚决斗争。

经过数十次大小战斗,消灭土匪36股,击溃10余股,总共缴获60迫击炮两门,轻机枪10挺,各种枪1700余支,子弹7万余发,俘匪900余人,缴获战马百余匹,从而使边区的政治秩序得到安定。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神经中枢,是中国共产党组织指挥全国各个根据地军民抗日救国的中心和战略总后方,因此,它也成为日军进攻和破坏的重要目标。

从1938年至1940年,日军先后向留守兵团河防阵地发起的进攻达数十次,每次投入的兵力,最少2000余人,最多时达万余人,每次使用重炮皆在20门以上。

在边区人民的支援下,留守兵团各河防部队及增援边区的第120师第359旅广大指战员,不畏强敌,依靠坚固的河防工事,英勇战斗,多次粉碎了日军的武装进攻。

从抗战开始到武汉失守的这一段时间内,蒋介石为维护其统治,曾允诺将陕甘宁苏维埃区改为陕甘宁边区,然而迟迟不予公布陕甘宁边区的合法地位。

他利用各种手段,派遣特务,布置反共据点,进行反共宣传;指示地主强收旧租旧债;组织暗杀队杀害中共工作人员;挑拨八路军与群众、友军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以观察团、考察团、参观团的名义,深入边区暗中进行政治破坏活动;收买中共工作人员,训练反共干部,进行反共宣传;在军事上则调兵遣将,包围边区,并增强地方反动武装,配合正规军进行武装挑衅,从1937年到1938年10月,国民党顽固派共制造各种磨擦事件151起,其中28起是军事进攻。

在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留守兵团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统一战线政策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对边区内的国民党政权也区别对待,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斗争形式,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而造成人、地两损,在胜利的情况下不失去原则,不冲昏头脑,因而既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又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八路军留守兵团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保卫党中央的安全。 虽然留守兵团的绝大部分指战员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高度的政治觉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纪律比较松散,不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还有游击习气等。

如果不把这支“御林军”打造成一支钢铁军队,怎能保卫好党中央的安全?

有一次,萧劲光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就提到这个问题。

毛主席对他说: “我看要把这支来自各方面的、比较松散的队伍建设成一支打不烂、拖不垮、具有很强战斗力的正规兵团,关键就在于要按照古田会议决议的精神去做。”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1937年12月,他们召开第一次留守兵团首长会议,作出关于“加紧战斗准备,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进行统一战线教育,增强部队纪律性,紧密团结人民群众”的决定。

1938年12月,又召开留守兵团及保安部队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提出:

随后,留守兵团在军事训练方面开始着重加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1937年兵团成立至1939年底为第一阶段。

经过这两年的训练,部队熟练了战术基本动作和对地形地物的利用,掌握了四大技术,特别是射击命中率大大提高,每个班都培养了特等射手。

1940年即进入训练的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近战、夜战训练,继续提高四大技术水平。

在战术方面,着重训练近战中的射击与运动,突破前沿,纵深战斗,反冲击、追击和迁回包围,以及射击、刺杀、投弹和近迫作业动作。

通过训练,使部队更加明确步兵在战斗中的地位和作用,统一了战术思想,提高了战术技术水平,锻炼了勇猛无畏、敢于白刃格斗及以少胜多的战斗作风。

从1941年12月起,进入第三阶段。

重点是近战训练的继续和深入,以营、连为单位进行实兵对抗演习,在边境防区内连续四个月日夜进行。

兵团首长亲自指导,分段演习与连贯演习相结合,战术与技术相结合,想定与实际敌情相结合,既反映出敌人的作战特点,又发挥了人民军队的特长。

经过学习与训练,留守兵团广大官兵的军政素质在短期内有了很大提高。

特别是明显地加强了干部管理教育、训练部队以及组织指挥部队作战的能力。

同时,还培养了大批干部,先后向前方输送干部2000多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陕甘宁边区地处高原,土地贫府,再加上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政策,因而造成留守兵团物资供应上的严重困难。

开始,每个战士平均每天只有5分钱菜金,衣着更困难,冬天有的还穿着短裤,或不得不赤脚履冰踏雪。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指示部队要克服经济困难,改善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

要学会搞生产,把生产、学习与战斗结合起来。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1938年7月,在第二次兵团首长会议上,他们提出了“生产、学习”的口号,12月,在兵团党代表大会上,他们又提出“以战斗的姿态加紧生产”的口号,要求各级领导把生产作为部队的一项经常性任务来抓。

为改善部队生活,干部战士积极创造条件种菜、养猪、养羊、打草鞋、纺毛线、打毛衣毛袜毛手套、做针线、织布、开磨坊等。

经过兵团全体指战员的共同努力,1938年7月至12月仅半年的时间,部队生活得到初步改善,保证了蔬菜自给,每周可以吃上两次肉;部分单位解决了毛衣、毛袜、手套、鞋子的问题;补充了部分的挂包、子弹袋、裹腿等军需用品。

第385旅每人自制汗衣一套,个别团还每人自制军服一套,解决了战士部分生活和军需用品。

1939年以后,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边区的进攻和经济封锁,使边区财政供给发生了极大的困难,边区军民穿衣吃饭更成了大问题,有些群众产生了负担过重的埋怨情绪。

1940年2月10日,党中央向全军发出号召,要求各部队依照不同的环境条件,开展生产运动,做到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

留守兵团立即做出“把部队变成战斗的学校与集体生产的场所”的决定,规定兵团部队全年的生产任务是自给一个半月的粮食,开荒2万亩地,收获粮食2400石,共72万斤。

兵团各部队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不仅开垦荒地,种粮种菜,还开办了11处毛纺厂,以及被服厂、鞋袜厂、皮革厂、木工厂、大车厂、煤窑、砖瓦窑、瓷器窑和各种作坊等共52处;有的部队还搞起了畜牧业,运输业、商业和打盐、挖甘草等各种生产经营项目。

这一年全兵团共获利223.65余万元,除完成一个半月的粮食自给外,还解决了部队的被服问题。

1942年7月,朱德总司令到南泥湾视察,还兴奋赋诗,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八路军留守兵团,在陕甘宁边区人民自卫军和晋西北、晋西南八路军的配合下,对日军作战78次,消灭边区内土匪40余股,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99次。

在战斗中,他们不断提高军事素质,使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得到很大发展。

同时,他们积极开展生产运动,改善部队生活,减轻人民负担,胜利完成了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中共中央的任务,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作为“御林军”的留守兵团,在建国后的授衔时,也走出了多位将军,其中:

大将1名: 萧劲光

上将2名: 李志民、阎红彦

中将8名: 莫文骅、钟汉华、周球保、甘渭汉、杜平、陈先瑞、张达志、文年生

少将9名: 贺晋年、白志文、李宗贵、王兆相、周芝光、孙文采、帅荣、贺庆积、欧阳家祥

可谓战将如云。

被沂蒙红嫂救助的小八路后来做了大官,他是如何报恩的?

上世纪40年代左右,我们国家处于战争时期。面对外国敌人的入侵,革命者起来抵抗。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充满着先辈们的血与泪。在此期间,还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沂蒙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小八路,就是其中一个。

那是1940年的冬季,因为当时的八路军拥有相对落后的武器装备,他们的生活条件极为困难。许多人冬天没有棉衣服穿。日军就把握住冬天这个空挡,对沂蒙山进行了大规模的突袭。在突袭过程中,一名18岁的八路军因受伤掉队了,这位八路军就是后来的庄新民。

途中,庄新民的伤口不断出血,他的身体在颤抖。随着伤口的加重,庄新民发烧。看到躺在地上的我军战士后,沂蒙红嫂明德英毫不犹豫地将他带回家,一到家里,明德英就安排她的丈夫清理庄新民的伤口,看着这个伤痕累累的孩子,初为人母的明德英心疼极了。

但是由于庄新民一直在吃粗粮,发烧消退了,但他的身体仍然很虚弱。为了使庄新民早日康复,明德英解开了衣襟,将自己的乳汁喂进小战士干裂的口中!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护理,庄新民逐渐康复。康复后,庄新民回到军队,明德英夫妻俩的救命之恩他终身难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庄新民成为厅局级干部。一切都安定下来后,他开始寻找明德英夫妇。直到1955年,庄新民才找到明德英夫妇,当他们再次见面时,曾经的小八路变得成熟可靠,而明德英夫妇也苍老了不少。

为了报答明德英夫妇的恩情,庄新民将他们全都接到了自己身边,而且把两个长者带出去旅行,每当他有空的时候就去看风景,一直都两人离开人世。庄新民临终时,他还要求孩子们每年要为明德英夫妇扫墓。

《小兵张嘎》的主题歌歌词

歌名:《八路军拉大栓》

作曲:邹野    演唱:谢孟伟 张林

一九三七年哪 日本鬼子进了中原

先打开了芦沟桥 后进了山海关哪

奸淫又烧杀 简直是翻了天

无数的中国人哪 死在那个刀下面

中国共产党 领导咱们全面抗战

全国上下齐上阵 把鬼子赶出家园

一九哪三七年

小日本它进了中原

先打开了芦沟桥啊

后进了山海关

那火车道修到了济南啊哎嘿呦

鬼子就放大炮啊

八路军就拉大栓

瞄了一瞄准 叭勾

打死个小日本

他两眼一瞪就上了西天哪哎嘿呦

一九三七年哪 日本鬼子进了中原

先打开了芦沟桥 后进了山海关哪

奸淫又烧杀 简直是翻了天

无数的中国人哪 死在那个刀下面

中国共产党 领导咱们全面抗战

全国上下齐上阵 把鬼子赶出家园

一九哪三七年

小日本它进了中原

先打开了芦沟桥啊

后进了山海关

那火车道修到了济南啊哎嘿呦

鬼子就放大炮啊

八路军就拉大栓

瞄了一瞄准 叭勾

打死个小日本

他两眼一瞪就上了西天哪哎嘿呦

一九哪三七年

小日本它进了中原

先打开了芦沟桥啊

后进了山海关

那火车道修到了济南啊哎嘿呦

鬼子就放大炮啊

八路军就拉大栓

瞄了一瞄准 叭勾

打死个小日本

他两眼一瞪就上了西天哪哎嘿呦

扩展资料:

《小兵张嘎》评价

《小兵张嘎》虽然是翻拍剧,但是没有让它变色,并且红得很纯正。它也没有像其他翻拍的红色经典那样,搞“前卫”,在故事中添加爱情戏。《小兵张嘎》是一部儿童电视剧。

它充满那个烽火年代少年儿童应有的特质———如鲜活顽强的生命力、质朴得近乎执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面对苦难时的乐观和勇敢、面对艰险时的镇定和从容,当然也少不了他们所特有的智慧与幽默;同时它也是一部严肃的抗战史诗,它场面并不宏大、哲理也不那么深邃,但它依然以它独有的方式刻画了中国抗日战争大背景下几个少年儿童艰难的成长史,并用它独有的笔墨准确地勾勒了民族不屈的脊梁和各色人等在特定历史境遇中的心路历程。

现实中八路战斗力到底如何

你这个战例好像是山东的,山东有过两次不成功的大规模攻击县城的活动

一次是8师主力近万人攻击鲁南一个日军占据的县城,日军是一个丙种守备师团的一个大队,且之前受过攻击,军心不稳

结果是八路因缺乏重武器啃不下来,围攻4天后,只能退出

另一次是胶东半岛莒县攻击战,胶东八路主力约3000人攻击一个日军和伪军混合防御的莒县。伪军起义,日军约1个中队困守碉堡。攻击2天后,未果,八路军撤退

这个战例在日后福州军区作战部长石一寰的回忆录中提到了

由此可见,即便是45年末,八路军因装备不足、缺少专门训练,在攻坚战方面能力非常不足,即便对手是治安师团也很难拿下

回头再看看你的假设,万人中只有一个是主力团,其他的是缺乏装备的民兵

八路军到45年的时候,以条件最好的山东为例,一个主力团不过2000人,换而言之,主攻兵力只有2000,就算不分兵打援,主攻兵力还是不足,根本打不下来

八路军生活总体上比新四军穷吗

电视剧你也能信?

但是这个问题不好说,不同地方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都不一样,不过我个人认为新四军活动的江南鱼米之乡总体上好过八路军的黄土高坡……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