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已老,年华易逝,70后,一晃都老了,人生还有多少个70年?
70后,都是奔五的人了,老大不小了。
70后,上有老,下有小,说不累,谁信,说累,有什么用?
70后,都不敢回头了,年轻的影子越来越模糊,青春在哪里?
70后,单身的找不到爱,结婚的不能说爱,离婚的,爱不起来。
70后,说老不老,说死太早,说爱太尴尬,说累还得继续......
70后,奔五了,岁月一去不复返。
好像昨天才是十八岁,但确实是40多了,转眼就要50多了。真的是这样的吗?自己都不敢相信。曾经那么年轻,为什么现在多了白发,多了皱纹。
四十而不惑,但是心中却那么多谜团解不开。还有多少人,可以信誓旦旦说理想,谈爱情,承若未来。
猛然发现,自己的身体都退化了,常常累了,第二天醒来,还是累,恢复身体的速度慢了。
还有,那些本应该属于老年人的疾病,悄悄盯上了70后,自己都很吃惊。
是不是想找一个懂你的人,但是找不到。希望有一个人,心有灵犀,无话不说,可以如知己一样,心灵陪伴一辈子。让心情好受一些,让爱温暖一点。
是不是想要逃离现在的生活,找到一个出口,让一切都轻松起来。或者,一个人,去流浪也行。
是不是听到有人叫大叔、阿姨;甚至有人叫爷爷奶奶,感觉心一沉,苦水都倒腾出来了。
70后,一晃就老了,奔五的年纪了。
身后的路,歪歪扭扭,都不敢回头看,
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画面,
都会让自己感动到流泪。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顺这个词在炎黄子孙的心中,一向是颇具分量的,古时候有王祥只因继母想吃鲜鱼而"卧冰求鲤",今有山西女孩孟佩杰供养瘫痪养母12年"背母求学"。
百善孝为先, 孝道可以说是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人人必备的一个观念 。然而时代飞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时至今日,老人们还能享受以前那种承欢膝下天伦之乐吗?中国70后的那批人现在已经步入中年,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度过一生的。
70后的幼年时期
70后那一代人,其实是从小苦过来的。那是一个社会贫困的年代,计划生育还没有开始实行,在劳动力就是生产力的号召下,家家抢着比着生孩子, 一家四五个孩子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
70后就是这样,成群结队赤脚光腚长起来的, 他们大多数是没机会一直上学读书的 ,稍微大一点,十岁八岁的年纪就要辍学回家,或是下田种地,或是进队挣工分。
总之他们这代人的童年几乎都是伴随着训斥甚至鞭打, 从小被灌输的也是最纯粹的传统家庭观念 ,最浅显的道理就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70后的壮年时代
国内积贫积弱的情况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才有所改变,改革开放春风吹起,中国的发展开始突飞猛进,特别是铁路交通发展极为迅猛,交通的便捷使得跨地域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有本事的农村人涌进城市寻找 生计 。
那时候整个都从冰冻中苏醒, 各行各业百废待兴。 运气好一点的拿一点本钱经商或是在城里找到一个"铁饭碗",都能够在城市安家,不愿出远门的,就在家种田务农也能够混个生计。
70后的我们,有着太多的无奈,因为这个年龄很尴尬,不上不下的:既不像60后那样可以接近退休,也不像80后那样有充沛的精力可以拼搏。
但是,70后的我们,其实也无须忧伤,因为我们有着别的年龄段所没有的优势。不信,你来看看。
无须忧伤,四十后的我们正当时
作为70后的我们,大约年龄都在四十到五十之间。这个年龄段,其实是最“当时”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比起60后,70后的我们还更年轻;比起80后,70后的我们又多了成熟和理智。
你只要细心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无论在公司或者在单位,70后的一代人,都是属于中流砥柱的,每一个人,都是较高的职位。所以, 其实我们无须忧伤,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有着别人所不可代替的作用。
记得有一位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他们公司新来的上司不喜欢年龄大的员工,所以招新员工的时候,年龄都限制在35岁以下。朋友曾经一度被“冷冻”,他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就快结束了。可是,新招来的员工根本干不了活,他们有的是无法一下子进入工作状态;有的是自恃才高,目中无人;有的是吊儿郎当,不受管理。
当这些年轻的员工无法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时,上司不得不请朋友“出山”。朋友二话没说,没几天就把活干出来,并且是干得漂漂亮亮的。从此,那位上司才不得不承认, 年龄也是一种资本。 没有年龄的积累,没有经验的积累,很多活是不可能简简单单完成的。
虽然可能从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上,70后的我们不如年轻人那样快速,但是我们愿意虚心学习,只要给我们时间,我们也一样能够跟得上社会的节奏。所以,我们完全有这个自信,能够不让自己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
就这样,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奔波努力,手里攒点钱,盖几间砖瓦房娶妻生子,生活慢慢变好了。这个年代的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非常传统, 伺候父母公婆是每个人的本分 ,一个照顾不到还会挨打。
记得听我一个阿姨讲过,她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到公婆屋里把尿盆端出去倒掉,要是去晚了公婆起床了,那就是她这个儿媳妇不称职。
那时候有句广为流传的话叫做"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在我们现在看来,确实有些不合情理了,但是 这就是70后从小耳濡目染学到的 ,来自父母的打骂无论如何都不能有怨言的,这是70后最真实的无奈和心酸。
70后老了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一晃70后也变老了。 他们的前半生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革 ,比如在他们小的时候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父母生了很多兄弟姐妹,结果等到他们成家立业以后,计划生育出台,一家一个孩子最多两个,生多了还会面临巨额罚款。
在以前这应该儿孙满堂的年纪了,现在身边却空无一人,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他们开始手足无措,就像我父亲常常说的那句话,"时代变了啊,跟我们那会全都不一样了..."
"养儿未必防老"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70后的儿女也就是90后, 从小被当做掌上明珠捧大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可以安心的读书,从小享受轻松快乐的生活,这些孩子稍微努力一点,就可以上个大学,出门见识到70后这辈子可能都见不到的事,这些孩子比自己的父母眼界宽的多,内心也自由的多。
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 90后基本脱离了务农一说 ,这就说明90后这一代,如果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父辈的帮助在城市找到工作安家的话,他们是没有退路的,这就导致他们生活的压力其实是要比父辈大很多的。
越来越多的农村出来的90后, 通过高考这条路来到大城市 ,艰难的寻找工作,打拼奋斗多年直至立业安家,这是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家庭观念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乏力,90后在大城市辛苦打拼, 留下70后的父母在老家独自生活 。
即使现在的交通已然非常发达方便,但为了在大城市站住脚,他们必须付出几倍于常人的努力,他们 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父母安享晚年 ,在老家和大城市之间隔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鸿沟,永远都无法通过建桥修路跨过的鸿沟,叫做现实。
就像古代人说忠孝自古难两全,传统家庭观念和现代社会概念之间的一次次碰撞,让每一个追求理想和自由的90后心痛愧疚,也让每一个孤寡寂寞的70后心酸无奈。
他们实在是太孤独了,像是被子女抛弃了一样,是90后不够孝顺吗?其实不是的, 时代在变化, 新时代的人只能跟随新时代的步伐向前奔跑,哪怕有心酸无奈。
妥协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70后只能学会自我妥协,既然无法改变这样的社会现状,那就 努力改变自己的心态 。既然自己的前半生已经全都是长辈和孩子活着,不如后半生试着为自己活,享受生活的乐趣。
旅游、度假这些都可以丰富退休生活,如果觉得这些活动消费过高,也可以打打牌啊,养养花草啊,喝喝茶打打太极啊,老年生活也可以非常丰富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要转变, 人的一生不应该只为别人活 。
70后是非常特殊的一代,他们从陈旧残破的旧社会道路上突然换到了日新月异的新社会道路,巨大的反差和冲突可能使他们狠狠的摔在地上,但他们从来没有妥协过,他们努力的建设祖国,将最美好的中国新社会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们是一群伟大且孤独的人。
70后,一晃,一晃,就老了。
70后,回忆着,回忆着,就流泪了。
在奔五的年纪,格外怀恋从前的时光,每一缕风,每一丝雨,在那个贫瘠的年代,都显得那么唯美,连同蓝天下静静横着的乡村,都洋溢着美的气息。
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让我们竟然这样缅怀,就如鲁迅怀恋曾经发小闰土一样,往昔的岁月,犹如烙印一样刻在心里,一辈子难以忘怀。
也许,是我们老了,也许,70后的人生,经历许多后,才明白那些曾经的美好,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1.光着脚丫在田野上的快乐时光,你还记得吗?
矮的平房,弯弯的小路,清清的河流,一望无垠的稻田,构筑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乡村,那袅袅的炊烟给这画面平添一种无言的美,那“哞哞”的老牛声,给这乡村增添多少意境。
在这如诗如画的乡村中,我们穿梭在长满稻苗的田埂路上,那时候的我们,时常不穿鞋,光着脚丫在田埂上疯跑,也不知道当时为何这样快乐,只记得那时候的风很暖,那时候的稻田充满着一股舒心的香味。
倘若一不小心掉到秧苗田里,便会惹来一片嘲讽的讥笑声,大家讥笑归讥笑,却很自觉地将秧苗重新给弄好,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奔跑。
田野里,有着我们无穷尽的乐趣,不必说那潺潺的小溪,清澈透亮的水面,能看见小鱼儿游着,小水畅游的我们,飞溅出多少的欢乐;
不必说那一垄一垄的菜地,长满长豆角的藤上,有着很多金峰子,金灿灿的颜色真的很好看,只要轻轻一抓,就能抓到;
也不必说,田野的尽头,有一方草地,绿草茵茵,可以打着滚儿,可以斗着蛐蛐,也可以静静地仰躺着,看着蔚蓝的天空。
单是那一片金黄的稻田,就有着无穷尽的乐趣。一到秋天,就飘着浓浓的稻谷香,金灿灿的颜色,十分耀眼。
其实,我们也帮不了大人多少忙,我们的任务就是玩,尽兴地玩。
那时候秋收的天气还很炎热,我们依旧光着脚丫,脚踩在柔软的水田里,感受到了一份无比的清凉,那是大地的气息,那是那个时代独有的气息。
时而跟在大人后面捡着稻穗,时而帮大人递稻子,大人们便将我们递过去的稻子,放到打谷机去,一粒粒饱满的谷子,便流泻到机舱里,脸上虽然滴着汗水,却也觉得特别兴奋。
最开心的便是,在刚收割完的稻田里捉泥鳅。我们都很有经验,根据洞眼的大小,能判断里面是黄鳝还是泥鳅,我们是单捉泥鳅的,因为黄鳝的肉少,而且样子很像蛇,心里有些怕意。
循着洞眼,一直挖下去,很快就在柔软的水土里挖到了胖乎乎的泥鳅,有时候一个洞,可以挖几条肥硕的泥鳅,使得我们非常开心,那时候肉吃不起,泥鳅是下饭的好菜,所以最希冀的就是能多捉一些泥鳅。
日子就这样在欢乐中慢慢度过,没有一丝烦恼,没有一丝忧虑。
那年,那月,那时,那刻,风很轻,阳光很暖,岁月将一切都写入了最珍贵的人生里,留下一生的忆想。
奔五的70后男人,需要熬过哪些苦,才能活好余生?
70后的男人,一晃就到了奔五的年纪了,青春不见踪影了,白发悄然冒出来了。
作为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样子,头顶天,脚踩地,别婆婆妈的,像个女人一样。可是,男人也有扛不住的时候,只是不说而已。
到了奔五的年纪,本以为可以事业有成了,日子越过越轻松。现实告诉我们,奔五的人,依旧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社会的主梁,还没有到退二线的年龄。
70后的男人,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不容易啊,可是也没有办法改变。小时候,家里穷,没有过上好日子,长大以后,又是白手起家,想方设法在城里安家,不拼命不行啊。
奔五的70后男人,需要熬过四种苦,才能活好余生。别急,未来的日子还很多,幸福还得靠自己去创造。
01
熬过努力存钱的苦,提前准备好养老需要的开支。
70后的男人,以前努力赚钱,买房买车,供小孩读书。想好存钱,几乎比登天还难,如果没有赚钱的硬本事,能够买房子就很不错了。
总有一部分70后的人,快五十岁了,还过着负债累累的生活。我的校友汪俊,今年四十八岁了,但是他还欠房贷三十多万。以后的日子,要怎么熬下去,汪俊是有苦难言,幸运的是他在体制内上班,起码不担心失业的问题。
奔五的人,一晃就奔六了,如果没有存款,以后退休了怎么办?如果你没有养老金,那就更加不知道何去何从了。缴纳养老保险要钱,还要想办法存钱,还要管着一家人的生活开支,细细一算,一年起码要五六万吧。在工厂里打工的人,年收入五六万估计赚不到。
很多70后的男人,身兼数职,一边工作一边做副业,虽然很累,但也只能咬牙坚持,等儿女能够独立,家里有一笔存款之后,才能够放松自己。
02
熬过职业已经到天花板的苦,不断突破现有的格局。
在职场混的人都知道,35岁就是一道坎。过了这个年龄,很多单位都没有资格去报考了。人到四十岁之后,在职场上也没有优势了,在职务晋升方面,会更加困难一些。
70后的男人,想要在职场上混得如鱼得水,真的很难。临近五十岁的人,大部分的单位,都不会考虑提拔的问题了。从受教育程度、年龄优势、工作精力等方面考虑,70后都比较落伍了。
当然,你也不能轻易跳槽,万一弄丢了工作,不是闹着玩的。在我们县里,一些企业破产倒闭了,四五十岁的员工,想要再就业很难,很多人都去了工地搬砖,或者在街上摆地摊、卖烧烤。
有理想的人,不会轻易认输,就算自己年龄偏大了,也在坚持学习,保持年轻的心态,敢和年轻人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比赛。
70后的男人,需要不断突破自己,打破人生的格局。不要给自己的年龄和职业设限制,只要努力奋斗,也可以大器晚成。
03
熬过身体走下坡路的苦,确保身体健康。
老赵今年四十七岁,在单位工作十多年了。他是一个工作很拼的人,但是现在,他不得不服老,还害怕加班加点。去年夏天,他在加班的时候,累到晕倒,让家人很担心。
70后的男人,说起来还年轻,实际上也不年轻了,在工作中常常出现疲劳的感觉,在应酬的时候,也不敢多喝酒。
我们家乡有句谚语:“人到四十,半截下了土。”也就是说,一个人四十岁的时候,人生就过半了,再往后,就是过下半生了,走下坡路了。
很多人,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真的令人担忧。可是,不努力工作,怎么行呢?健康就是最大的财富,道理很简单,但是保证每天都活得很轻松,却不简单。
被生活和亚健康双重压迫的男人,只能咬牙坚持住,也许过了五十岁,家庭负担减轻了,才能够专注于锻炼身体。
04
熬过无依无靠的苦,还要管着父母,顾着儿女。
张爱玲说
:“人到中年,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作为男人,就得活成一座山一样,不仅自己无依无靠,还要成为父母和孩子的依靠。如果你遇到了好妻子,妻子可以和你并肩前行,你会轻松很多,如果妻子能力有限,妻子也要依靠你。
小时候,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常常把父亲比喻成山。长大后,自己活成了一座山。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做父亲,不知道什么叫“责任在身”。
奔五的70后男人,依旧还处于中年人的阶段,只能咬牙坚持住,不要指望任何人帮助你。这年头,你要是很穷,别人只是看不起你,根本不会拉你一把。你要是变富有了,身边自然有人帮助你,他们需要和你合作,一起发财。
学会看清社会事实,努力让自己成为有利用价值的人,这是一种难言的苦,也只能扛着苦难前行。社会现实,不是你一个人可以改变的。
忽而回头,那个调皮捣蛋的男人不见了,那个年少轻狂的少年不见了,那个青春活力的年轻小伙子也不见了。
往前看,发现中年也要接近尾声了,不知不觉就要变成老年人了。当有孩子称呼自己为“爷爷”的时候,心里酸酸的,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70后的男人,年轻的时候,白手起家,人到中年的时候,苦苦支撑着一个家,到老了,还得靠自己。
70后的男人,坚持住,不能趴下。
70、80和90后,三代人现今的生活状态如何?
三代人现在的生活状态各不相同。
七零后的人们我认识的有很多差不多都稳定下来了。这个时候的自己可以很悠闲的上个班,喝个茶,听听歌曲。日子还蛮潇洒的。
有的现在也开始知道带上稍微有点大的孩子们出去转转,让孩子开阔一下眼界。在现在的社会来说还算是蛮怡然自得的。
八零后的人们稍微有点悲催。这个时候正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所以生活的压力很大,有很多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做。
照顾年迈的父母,抚养还小的孩子,工资也不是很多,天天压力大的要命。所以我感觉八零后现在还处于一个正在努力奋斗的阶段。
不过也就看他奋斗的怎么样了,如果他能够成功的话那么他以后也是比较舒服的,要是不能成功的话还是要继续悲催。
现在八零后还面临着房贷车贷的压力,这个时候应该属于最艰难的时候。父母不能再给自己提供帮助了,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去努力的做好。
九零后现在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态。都处于刚刚结婚没多久或者是还在谈恋爱的阶段。这应该是属于一个美好的状态。
有什么事情的话有家里人帮你撑着,自己只要能够养活住自己就行了。就算是有孩子也没有关系,因为孩子还小,有人帮忙照顾,也不怎么需要花钱。
九零后还处于能够和自己的一大群朋友互相玩耍的状态,属于一个很潇洒的日子。甚至还能有耍耍小脾气的时候。
所以三个时代的人现在的生活状态也不一样了,不过也很有可能是一个再循环的状态,慢慢的人长大了就会有不同的状态了。
丧偶的70后,以后怎么过余生?
丧偶,这是一个令人伤心的词语。我也是一位七零后,同样也是一位丧偶的男人。对于我的余生我没有太多的想法,我妻子生前是在广东打工和我相识相爱,最后她不远千里下嫁到我四川老家。在世时,她为了我们这个家吃了太多的苦,也受了太多的累。零八年地震时,由于我身体不好,家里的房屋也被地震震垮。是她一人在广东四年不回家挣钱硬撑着这个家庭。虽然江西娘家离她很近,可是她为了省钱,硬是四年连娘家都没回过一次,由于长年的劳累和压力。最终让她患上了忧郁症,在两年前的一天,她还是痛苦的离开了我和儿子。
如今,虽然有好些好心人为我说媒。但都被我善意的回决了,人活着活的是信念!我爱人虽然走了,但我一直就当她还活在世上,就向以前一样只是还在外地打工而已。当我想她的时候,我就会到她的坟前坐一会,放一点她生前爱听的歌曲。这样有时候是很痛苦,但我觉得这种痛,比再次结婚后想她的痛好受多了!至少我还坚守着这份爱,守望着过去那份来之不易的简单幸福!
我不想再结婚,虽然她走了。但我还是不想割舍这段难忘的感情!在我的余生,我只想好好把我们的儿子养大成人。有人问我这样会后悔吗?我可以肯定的回答:妻子生前为了家庭痛失今生,我愿为妻子生前的爱孤独余生!
70后,只有四十多岁,五十不到,还不老。
首先最好不要再嫁,女人六十之前是不愁嫁的。再嫁要考虑风险,能否和继子女搞好关系。别去跟别人当免费的保姆。
我们这边老人结婚和再嫁一般征求子女意见。将来生病了谁管?丈夫死了继子女管不管。
有个49岁才嫁人的老姑娘,丈夫四个子女,都有能力,当时还都没结婚。把几个子女打发结婚,丈夫重病,伺候八年去世。她又心灵手巧,为几个继子女做被子,为宝宝做衣服鞋子。丈夫去世后,没有收入,几个继子女不管,再嫁。
有个60多岁妇女丈夫死后再嫁,儿女也很孝顺,怕孤独吧!只要生病了,那边继子女就通知亲子女去接。
也有不错的,男方争得
儿媳妇同意,再娶。女方三个女儿已出嫁,四十多岁,丧夫。男方是个能退休的工人。女方为两个儿媳看孩子,非常好的老人,已过六十老去医院,都是继子带着去。
其次,四十多岁,找份工作,自己有钱才过得舒服。
再次,可以为子女看宝宝,尽享天伦之乐。
我是71年的猪,,爱人走了两年了,心脏病,几分钟时间人就走了。就在我怀里,。我现在工资过万,有车有房,不想再找了,。不是谁离不开谁而是失去了爱的信心,。现在没事了一个人开车走哪算哪,看看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虽然孤独,但是简单。朋友们有什么好的生活方式吗
本人72年的,今年47周岁了。2009年3月18号妻子确诊肺癌,那年她才35岁,我38岁,经过接近一年不懈的多方治疗,还是让癌魔在2010年3月10号带走了妻子的生命,留下了两个没成年的女儿,一个11周岁,一个2周岁,这个打击简直是致命的,陪伴我一生的!我和妻子感情很好,至今八年过去了,但是她的音容笑貌还是一直在我跟前,觉得她在我身边。妻子去世3年多的时候同学给介绍了一个也是因癌症丈夫去世的女人,一开始还可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孩子间的矛盾不可避免的出现,日子根本没法过,每天都是在生气上火气氛压抑中度过,结果还是以分手告终。我们这些遭遇过致命打击过的人,真的还不如带着自己的孩子生活算了,孩子大了后自己孤独终老一生也就足以了。
我七六年的,爱人去世三年多。当时那种拼尽所有都拉不住亲人的无奈,那种死别就像把已经合二为一的那一半从我身体里扯走,那种痛,痛彻心扉,痛入骨髓进入身体每个细胞。但不管多痛,多悲,生活还是要继续的,要替爱人为公婆养老送终。陪伴孩子成长,孩子现在上大二。孩子是我的全部,等孩子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如果孩子想过他们的小世界,那麼我就一个人生活。照顾好自己,尽量不给孩子添负担。我想我能过好下半辈子的。
中年丧偶是人生三大悲事之一.特别是意外事故,更让人难以接受,它会影响你后半生的生活,让你在孤独和烦脑中度过余生.我本人就是深有体会.妻子2011年车祸身亡,留下我和末成人的女儿.那几年我整天精神恍惚,每当回到空荡荡家里,满眼都是妻子生前影子.可在孩子面前,我又要强忍内心痛苦.两年里我没有一夜不到一两点才能勉强入睡,那种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到.后来经人介绍与同街道一个丧夫的妇女结识,我为了摆脱孤独违心带着孩子到她家去住.刚开始还好,但几个月后我发现我们结合是错误的,双方子女很难融合(她有个末成年的儿子),两个家庭事务更难调和.另外我还没有从阴影走出来,心里和精力还不能承受两个家庭压力。本来认为换一个环境生活,以调整自已心态,那知这一切烦心琐事让我更加痛苦.六个月后我又搬回自已家里,过自已日子.说了这些自已经历只想告诫人们.中年丧偶后一定更要谨慎.余生怎么过一定要慎重,否则不但自找痛苦还会伤害他(她)人.
曾几何时,我感觉 健康 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话题。直到前段时间生了一场大病,生死边缘几经辗转,才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比自己的身体更重要。
女人也需要学会关心自己的身体,切不可奋斗了半辈子,该享福时身体却撑不住了,最后便宜了后来者。
妻子去世后3个月,他娶了新人,婚礼很隆重
张先生的妻子还在世的时候,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夫妻之间没吵过架,没红过脸。他每天下班不管多晚,妻子都会站在公司大门口等他,他们是周围人眼中公认的神仙眷侣。
可惜天有不测,他的妻子在一次上班途中出了车祸,当场离世。男人伤心了很久,葬礼办得很隆重,我们都想这会是一个痴情的男人。却不想妻子过世刚过一个月,他就开始相亲了。
三个月时间,他见过十几个相亲对象,最终在第三个月拍板决定,娶了一个小他五岁的年轻姑娘。因为他是二婚,生怕女方受委屈,于是把这场婚礼办得很隆重……
妻子去世后,他另娶新欢,连孩子都不愿照顾
我的一个老同学,今年10月份刚刚过世,葬礼时我也去参加过,看男人哭的肝肠寸断,我以为这个男人至少是痴情的。他的女儿在外地念书,听闻母亲过世的消息连夜赶了回来,看到父亲伤心的模样,女儿休学半年,想在家陪伴父亲,担心父亲想不开。
结果他回来不到三个月,就发现父亲开始有意无意躲着她,在外似乎还养着另一个女人。看父亲没有大碍,她回学校消了假条。继续念书,可等她再回来时,父亲已经和另一个女人领证结婚。
现在他爸对那个女人特别好,每个月都会给她至少3000的零花钱。男人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后妈日渐隆起的肚子上,他希望这一次女人可以给他生个男孩……
真相3:妻子去世后,他没有再娶
朋友的妻子是癌症,发现的太晚,女人不肯治,执意要把钱省下来给丈夫孩子做日后生活用。在她生命最后的那段时间里,宁可痛到抽泣晕厥,也坚持不让护士给她用药,最终被病痛折磨的形销骨立,躺在男人怀里去世了。
男人的眼泪似乎早已流干了,他知道这种病意味着什么。家里那点钱,根本不够治病,得了就只能等死,他平静的处理了妻子的后事,平静的继续工作,似乎并没有那么悲伤。
今年是他妻子去世的第五年,他依旧单身。儿女们劝他再娶,他却摇头:我这辈子有你妈就行了,其他我谁都过不惯。
后来听他的女儿说,他爸每天早上都要早早起来晨跑一圈,到两公里外的公墓去陪伴亡妻……
每次写文章时,写到结尾处我都会卡壳。丈夫都会过来审稿,我忍不住问他:如果我过世了,你会不会再娶?
他用手里的报纸拍了我一下,骂道:“整天就知道扯淡!”
沉默良久,他突然又说:以后每天吃完饭咱们下去跑几圈吧,多跑一跑,锻炼一下,身体好咱们就都熬得住了。
是啊,身体好就都熬得住了,人生在世,除了 健康 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同事张姐在KTV做保洁,72年生人。由于年龄的限制,服务员的岗位基本没戏,更闹心的是,在KTV上班不到半年,13年那年,她老公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
在KTV干过的都知道,要想请长假,基本没不可能,当时的店长是她老乡,特权限批了一个月的假(丧假+事假)。
本来以为她不会回来上班的,但张姐料理好她老公的后事过后,依然回来上班,由于交通事故是她老公的主要责任,没拿到多少赔偿款。
家里公公婆婆都还在,一个女儿在读初中,张姐回来后,店家还组织了一场募捐,由于大家的工资都不高,也没捐多少钱,印象中好像两万都不到吧。
女人好强起来男人都怕,自那场变故之后,张姐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平常有说有笑的她,如今沉默寡言,就一个劲的拼命赚钱。
在KTV上完9个多小时还不够,出去又找了一份在肯德基的兼职,由于做兼职的时间关系,在这边KTV上班就不得不选择夜班,即晚上11点上到早上8点。
那段时间,正好我也在夜班(厨房),夜班保洁2点后就是大清包,然后4点过后就到厨房帮忙洗碗。
问她两份工作打瞌睡不?她说有时走路都在打,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偷偷的跑到厕所小眯一会儿。
也曾聊到她个人的问题,她觉得现在带着一个孩子,公公婆婆每次都隐晦的提点,改嫁可以,娃儿不能带走。看在娃儿份上,她选择了妥协,先忍几年,等娃儿大点过后,才考虑个人的事。
然而到了16年,张姐的女儿高考一般,读的是个二本,而且是艺考生。学费一年要几大万,有位客人看上了她,在学费的压力下,她同意那客人了。
17年我也离职了,后面的事情就不清楚了。
总结,70后丧偶,尤其是女的,像张姐那样生活在底层的人,日子本来就过得艰辛,真遇到难以没过的坎的时候,再坚强女人也会向现实低头。
叹一声,余生是福还是祸……只有自己知道!
刚刚都看完了,我是八五年的,但是老公在2014年就走了,和老公关系一直很好的,家人都说我过得好,但是从老公走后刚开始是整晚整晚失眠,没有一点睡意,现在睡眠也不好,和老公有一个儿子,现在儿子才上小学一年级,要为了好好照顾好儿子好好活下去吧!现在我也年轻,追我的人也好多,都说能接受我儿子,但是都被我拒绝了,只想好好生活,如果再找人,身边的朋友都关心我的状况,都想我能有个依靠,活得不那么累,但是我和闺蜜们说要找就找灵魂伴侣,但是要时间把一个人各方面看清楚,我不相信一见钟情,相信日久生情吧!一切都随缘,努力把自己过好就行!
我一同事,71年的,老公生病去世了可能快10年了,同事性格原本就比较孤冷要强的那种,家庭变故之后,更加冷,跟我们之间很少交流。我们估计她往后就带着儿子一个人过了,但是前不久,听门卫说,她的男朋友把车停在单位,如果不是门卫说,我们还真不知道她找了男朋友,结没结婚不知道,难怪发现她变得有点开朗了,跟我们话也多一些。
我们也知道这些年她过得蛮难的。这事下了有三年了吧,有一天她下楼没注意摔倒了,骨折,也没有人照顾,儿子还在上学,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姐姐离得远,哥哥也外地上班,下楼去医院啥的,哥哥请假回来背她去,嫂子离得近些,偶尔过来帮她一下。今年年头的时候,肩周炎,蛮严重的,穿衣服都困难,后来休了半个月假,一个人去医院做理疗。
有时候事情没有落到我们身上,想问题蛮简单的,轻松一句,一个人过好了,其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果你没有强大的承受能力,是很难应付的,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出现状况也会多一些,所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重创中走出来,这样对身体也好,多跟外界交流,遇到合适的就勇敢地牵手,相扶相伴度过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