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书院(千年书院的现代居住方式)在哪里

闵正国作为庐山白鹿洞书院管委会的前主任,说起今天的书院,多多少少都带着一种纠结的心态。

11月28日,记者随“语境颂中国书院@嘉佳人国”采访团走进江西九江白鹿洞书院。

一方面,中国古代书院曾经盛极一时,白鹿洞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典嘉文社的百科型。

创建于晚唐,南唐开始国学,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命名。它兴盛于南宋朱之手,元明清代代相传。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另一方面,因为地处庐山景区,如今的白鹿洞书院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

这就让人觉得,历史上曾经绵延千年的白鹿洞书院,在今天似乎成了博物馆里的观赏品,不再具有实用价值。

但是,在这些关注和研究书院的学者眼里,书院并没有“死”。

“我们应该对学院有一个期待,而不仅仅满足于它有一个固有的形式。”

与闵正国相比,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对该学院的未来感到纠结。\”学院应结合现代元素,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

在李宁宁看来,书院只是一个地方。今天的书院应该流传或传承什么,才是应该探讨的问题。

作为白鹿洞书院的地方高校,贾赦百科九江学院与白鹿洞书院的管理单位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成立白鹿洞文化研究院,出版《白鹿洞书院续集》。

李宁宁也认为“在中国文化振兴的大背景下,书院应该有多种形式”。

大约十年前,他和几个大学老师开始了一次新的尝试——九江学院和郑州大学联合发起了“白鹿嵩阳书院文化之旅”。

“我们只是依托传统书院,通过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古诗背诵等文化项目,让高校师生不断交流。”

他们还进行了一个话题——“千年辩论”。

“这是一个让我们的学生体验到在古代的精神理念和现代的大学教育精神之间,有什么是可以互相谈论、解释和依靠的话题。”

李宁宁认为,今天倡导传统文化,不是拘泥于书院原有的传统形式,而是在当前信息化的趋势下,寻找书院的现代生存方式,“将当前的教育与传统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