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拿到《小学生必背文言文》时心想这么简单,可以一天背一篇,然而孩子背了第一篇之后,我发现自己想得简单了,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孩子对文言文的理解上来说,都达不到一天背一篇的程度,于是我决定一周背两篇,贪多嚼不烂,贵在坚持吧,这样比较轻松没什么压力,也能把基础打瓷实。

我教孩子背诵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先来说一下《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也叫《吕览》,简单说,这部书就是在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纂的一部杂家著作。

吕不韦为了宣传这部书,请人把书抄好后,悬挂在咸阳城门,声称如有人能改动一字,即赏千金,消息传出,人们自然蜂拥而至,却没有人能对书上的文字加以改动。

那我们就来看看《刻舟求剑》这一段,看看究竟能不能改动一字。“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疑惑乎?”

开头第一句话就说“楚人”如何,和上一篇《揠苗助长》开头说“宋人”如何一样,特意点明是哪里的人,既然是寓言,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言之凿凿,要写的很确定是哪里的人?如果放到现在,有人写“河南人”“上海人”怎么样,估计就会被人说成地域歧视,或者是故意诋毁人家。但战国时代的人好像并不这么想,要不然楚人知道吕不韦这么调侃自己,就不会像“大情妇”中那样,哭着喊着要当秦人的情节了。

其实人家楚国人还是挺恨秦国的,人家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估计是心想,“你吕不韦敢调侃我们,老子跟你拼了。”

下面一句,“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我开始觉得“自舟中“这三个字有点多余,因为涉江者必然要坐船,再特意说一遍”自舟中“岂不画蛇添足?如果一定要强调坐船,不如改成”楚人有乘舟涉江者,其剑坠于水“。如果我生活在战国时代,是不是可以找吕不韦要那一千两银子去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人批改杜牧的《清明》,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人觉得每一句都啰嗦了,第一句,清明本来就是个节气,写了“清明”,就不需要再加“时节”,第二句,行人本来就应该在路上,“路上”两个字多余了。第三句本来就是问句,干嘛还要加上“借问”两个字?第四句,回答的人不一定是牧童。于是把全诗改成了“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这改得太没有情趣了,原诗中的时节、路上、借问、牧童这几个词把时间、地点、动作、人物一 一点明,而且画面感极强。

金庸的《神雕侠侣》中,写到有一些武功极其低微的人,听说了华山论剑这个事,也附庸风雅地来了次华山论剑,被郭靖等人看到,贻笑大方。估计在古人眼里,我和这个改杜牧诗的人,就像郭靖黄蓉眼里那些华山论剑的人一样。

我们还是来看看原文为什么写得好吧,“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第一句话“楚人有涉江者”,简明扼要,指出了什么人在干什么,后面两句“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连用两个舟字,节奏感极强,而且紧扣“刻舟求剑”这个主题中的“刻(契)、舟、剑”三个字。那么“求”字呢?如何表现?往下看,“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说了“剑”,还是没有说怎么“求”。

大家好像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似乎他应该说“是吾剑之所从坠,吾当从所契者入水求之。”但是没有这么写,而是只写了一半,留有悬念,注意啊,留有悬念是作文非常重要的一点,会吸引读者往下看,但这个悬念在后文一定要有交代。

本文紧接着就交代这个悬念了,“舟止,从其所契者如水求之。”这段故事就交代完了,但是剑找到没有呢?作者没有说,其实是不用说,因为结果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要加上一句,改成“舟止,从其所契者如水求之,一无所获。”才叫做画蛇添足,狗尾续貂。

在本文最后有一个评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疑惑乎?” 这种在叙述完故事之后有一段议论被后人学习去了,比如司马迁的《史记》,每一篇后都有一段“太史公曰”,蒲松龄的《聊斋》,大部分都有一段“异史氏曰”。

结尾的这十六个字,四句话,四个字一句,节奏感十足,朗朗上口。 这种四字一句的行文方式,非常富有韵律和节奏感,我们可以从最早期的《诗经》中得到验证,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中大部分诗句都是四字一句。

如果是三个字或五个字一句会怎么样?我们先来看三个字一句的,最有名的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节奏感和韵律都在,但是稍显急促。

再看五个字一句的,比如《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月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比四个字一句略显拖沓。

所以四个字一句,既有节奏感韵律感,又不急促也不拖沓,恰到好处,可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当然,三字一句和五字一句都各有妙处,以后有机会再讲。

这种四字一句的行文,对后世影响巨大,比如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还有最著名的《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星辰列张”。而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了近现代,我们来看看梁实秋的散文《雅舍》中如何运用:“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刹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

在将来背诵的文言文当中,大量使用四字一句的段落会很多,所以我让孩子慢慢体会四字一句的节奏和韵律,将来可以在自己的作文当中应用。

刻舟求剑这个典故在后代文人当中经常被提及,比如苏轼的诗,“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黄庭坚的诗,“往事刻舟求坠剑,坏人挥泪著亡簪。”《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似你这般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刻柱鼓瑟了。”

我想刻舟求剑的道理我们都懂,事物是在变化当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时间和空间,毛主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我们不可能像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必须跟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没有人可以和外界隔绝。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