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重拳”调控楼市:真离婚被误伤,吓跑投机客
11万人打新721套房?假的!2月1日,令深圳购房者们集体焦虑的“6选1”世纪难题头牌万丰海岸城率先辟谣并报警。
不过与之相伴的传闻是,为了打新,深圳各大银行被挤爆,打新大军排队打征信……
而上海,13个人抢一套房,首套验资700万元,二套验资1300万元,认筹金60亿元;部分热门学校附近的小区业主集体控盘;中介房东联手做价助推二手房市场等。
1月26日新华社消息称,住建部倪虹副部长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随即,上海、深圳相关负责人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主体责任。
各项政策应声落地后,上海和深圳购房者中呈现出一些“新世相”:被误伤的真离婚客群,卡在网签前夜,眼看着首付从三成五飙升到七成,正在发愁;而那些准备不足的投机者,则在资格审查被刷掉之后,暂时选择放弃。
深圳“6选1”新盘,置业顾问不敢宣传
备受关注的前海“王炸”龙光前海天境花园和天健悦桂府刚刚完成线上选房,万丰海岸城、深铁懿府、万科光年四季、中泰印邸、富士君悦府君荟苑、香山道等新盘紧接着宣布集中入市,这一消息再度将新房市场点燃。
这就是深圳富人们年前的集体焦虑——打新“6选1”难题。即6个楼盘只能选1个认筹,选定不能改;一旦发现众筹、代持及提供虚假资料者,将被罚没定金,最高金额300万元。
实际上,在这些网红盘正式公布销售方案前,各平台上关于它们价格、房源数量、认筹方式等虚虚实实的消息从未间断过。
在深圳,打新项目是永恒的爆款。以万丰海岸城为例。2020年9月,万丰海岸城特意发布了一篇推送辟谣,也是其项目公号注册后的第一篇推送,称截至2020年9月18日,本项目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亦未确定开盘时间、销售价格、销售方式等。今年1月初,又有微博房产大V爆出万丰海岸城的备案表,称项目即将入市,随后也有不少正规媒体跟进报道,但很快他们都删除了相关信息。
1月29日,万丰海岸城正式公布销售方案。项目公开诚意登记的前一晚,购房者陈影收到置业顾问的提示信息,特意强调了“继续淡化对项目的宣传”,称本项目拟于1月29日启动诚意登记,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不易,还要继续淡化对项目的宣传。
实际上,深圳已入市或即将入市的网红盘们,都或多或少有着万丰海岸城的经历。而这些新盘之所以被购房者追捧,重要原因仍是新房与周边二手房价格倒挂带来的套利空间与传说中的待落地概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贝壳找房获悉,目前的万丰海岸城周边挂牌均价约7.7万元/平方米,成交均价约7.3万元/平方米,而根据万丰海岸城公布的销售方案,推售的721套房,均价约5.7万元,摇中便有每平方米2万元利差。
虽然6选1中最受欢迎的是万丰海岸城,不过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网红盘,由于低总价会引致更多人登记摇号,建议二套或者社保年限较少的购房者谨慎选择,毕竟这次官方推出的“6选1”购房策略,机会成本很高。
“购房诚意登记楼盘只能选一个,i深圳APP不能更改不能撤回。”郭梅是二套购房者,她向记者表示,在近来这场打新热后,特别是在诚意登记系统正式使用后,她和其他二套购房者之间相互提醒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千万别点错”。
虽然公开的销售方案仍是优先无房家庭、个人进行购房诚意登记,但对于6选1的方式,郭梅深感欣慰,她认为这种方式某种程度上可以分散购房者,提升中签率。
开发商也精准设置了入围摇号规则,按照社保年限或个税年限进行排序,将总人数控制在房源量的3倍以内。
置业顾问同购房者一样紧张,担心认筹流程出现问题。置业顾问一一发给购房者信息,提示购房者在i深圳APP只能选择一个楼盘报名,不要选错,一旦选定后不能撤销,不能多选登记或更换登记。
“如果选错,将失去购房机会。”这是他们提醒最多的话。
而有的项目置业顾问,甚至非常认真地提示购房者他们的项目排在第几,并提醒购房者尽量在前两天上传资料,这样后续需要更改补充,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郭梅说,在他们的讨论群里,大家调侃,如今盲猜入围人数,中签率的购房方式,跟高考填志愿一样。他们也将二套购房者中签几率,从大到小依次排了序。而总价最低、买到赚入百万的真正刚需盘,由于预估认筹人数最多,被二套购房群体排在了最后一位。
“润玺、前海这样的楼盘,二套基本没有入围机会。”“在安托山,海德园是新标杆,关注度太高,打中概率小。”……二套购房群体将此次集中入市看作是一次机会,对每个项目的情况分析得透透彻彻。
不过经历过多轮打新“靠后”的规则折磨后,郭梅说,有的购房者已经放弃了新房或置换计划,以另一种“别人去我也去,打中最好,打不中也不损失”的更轻松心态,重新审视、参与这场打新游戏。
郭梅称,为了提升审核效率或是通过概率,他们除提供了官方要求的资料外,还将资料分门别类,将诸如家庭情况、总收入、社保月数、理财情况等审核要点精炼后,单独成文档说明。
上海有中介忽悠房东,签独家协议控盘
类似情境同样也出现在上海。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近两个月,上海的新房市场出现了31个盘售罄、认筹率超过500%的现象,其中就包括13个“千人摇”楼盘。人气最足的一个项目,出现了13个人抢一套房的热闹场景,而这个项目(首套)验资就得700万元,买二套房验资甚至要1300万元。
有购房客表示,其关注的前滩学区房,在一个月内跳涨200万元。
与此同时,一些自媒体号经常发布诸如“22个楼盘公示摇号名单,17个楼盘认筹率过百;XX湾,成为第一个“千人摇”楼盘;XX公馆二期,成为认筹率(869.85%)第一的楼盘,2月暂无新楼盘项目认筹/开盘动态”等,制造市场紧张情绪。还有“X胖看房”“X房摇号助手”等,也不时发布一些推波助澜的信息。
记者在此前的采访中了解到:“有些中介协同房东,通过调高挂牌价、房东跳涨等方式,制造恐慌情绪。只要有人‘上当’,中介和房东就赚了。就算真没人买,过一段时间再把价格调回去就行了,一本万利。”
这便是中介和房东联手做价,而业主控盘,以及中介主导的“房价操控”也时有发生。
位于浦东洋泾和源深板块的中介门店负责人刘浩告诉记者,他所在区域的一些小区是名副其实的学区房,对口学校有进才北校、六师附小、二中心小学等热门学校。
这些学校附近的小区业主们会在业主群里商定一个价格,要求抛盘价格不得低于这个数,不然就是损害其他业主的利益,以此来达到控制整个小区房价的目的。
中原地产陆店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所在的门店有业主挂牌“锦绣前城”的一套房源,按照合理市场价格,挂牌价应该在1750万元左右,最近,小区附近一个学校被收编成了附属实验南校,在另一家中介的影响下,业主将挂牌价直接提高了50万元。
陆店长说,这所学校虽然改了名字,但还没有经过升学率的检验,业主直接挂高价有点盲目。
相同情况的还有一个名为“万源杰座”的小区,陆店长介绍,原先小区房源的合理成交价格在950万~980万元,基于市场比较火热,价格会有所提升。但这名客户到了另一家中介那里,被直接建议挂到1100万元。而这名业主当时打算置换张江的学区房,2个月前,那里的三房价格在1300万元,现在房子非但没卖出去,看中的张江学区房也涨到了1500万元以上。对于业主来说,损失的除了时间还有金钱成本。
由于这些挂牌者本身是置换客,因为挂牌价格高,短时间内无法成交,反倒是耽误了置换最佳的时间点。
陆店长告诉记者,一些不负责任的中介会建议房东挂高一些价格,并希望他们签订独家协议,由此,房东的心态就跟着水涨船高。
而这些中介的最终目的是控盘一个小区乃至整个区域房源。
沪深官方出手整治,加快了精细化管理
1月26日,新华社消息称,倪虹副部长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
倪虹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城市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随即,上海、深圳相关负责人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主体责任。
其实上海这一波连环政策,是从打击“假离婚”开始的。1月21日晚,“沪十条”发布,封堵“假离婚”购房漏洞、调整增值税免征年限、加强信贷资金管理等;1月25日,上海再度加码,将法拍房纳入限购范围;紧接着,上海又传出放贷速度放缓,银保监局连夜发文,要求住房不封顶银行不予个人放贷。
深圳官方也加快了精细化管理行动。1月22日,深圳市住建局针对此前轰动全国的万人抢房事件,发布关于对12名涉嫌违规申购商品住房人员处理情况的通告。
实际上,在通报处罚的前一日,深圳市住建局回复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一份文件强化了购房资格的细则,即原政策只要求一人有名额,其他联名人无购房资格也可以联名登记。而最新回复函则意味着,要求所有家庭联名购房者都需要具备购房资格。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官方“围堵”假结婚获得购房资格行为。
1月23日晚间,住建局再次紧急发布加强商品住房购房资格审查和管理的通知。通知共有八条,除强化此前推出购房意向登记系统外,又提出严格审查购房人资格,收入证明、征信报告、购房款来源等更为细化的规则。
上海交易流程拉长,银行放款明显放缓
那些受影响的购房者,瞬间接力贡献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案例。比如上海,短时间内“离婚”现象明显增多,但同时也“尴尬”倍出,眼看着只差几天就要网签,但首付瞬间从三成五增加到了七成。
受访者李慧告诉记者,她是去年12月底离的婚,净身出户,但前夫和自己名下都有一套婚前的房屋,现在她直接成了被限购对象,要3年后才能买房。李慧说,她是真离婚,而非作假。
另一名受访人吴怡,也因为离婚而被限购。她于去年5月离婚,和父母在黄浦区有一套共住的房子,因为有改善需求,于11月将房子作价500万元售出,随后在宝山上海大学附近相中了一套二手房,总价680万元,交了20万元定金后和中介约定1月底网签。
吴怡告诉记者,因为下家迟迟没有给足首付款,导致她的首付款也无法到位,从去年11月份拖到现在。没想到结果是,没有首付款不能网签。而她虽然有资格买房,首付却从原先的三成五增加到现在的七成。现在,该小区房子普遍涨了30万元左右。
吴怡很着急,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去掉税费和装修的花费,用自己手上现有的钱去置换,结果买到的房子,可能还不如原先的房子。
这也让吴怡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不买,就要毁约,她就得倒赔对方20万元定金,如果买,首付又该去哪里凑?
除了被新政限购,更多购房者则因为二手房增值税免征年限提高而受影响。马原今年40多岁,是家中独子,父母已年过70,原先居住在宝山一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公房里,因为楼层太高,在去年11月卖了房想换个低楼层。
当时,马原的房作价245万元,同月在长宁置换了一套同等价格的房子,签了居间合同,价格240万元。“但因为宝山的房子1月20日才拿到首付款,所以晚了几个月,没想到突然来了新政,要多交12万多的增值税。”
马原告诉记者,现在不买损失20万元,买的话要凑12万元,自己是纯刚需,本来已经捉襟见肘,现在很犯愁。
张静是2020年应届毕业生,因为上海放开了大学生落户政策顺利拿到了上海户口,成了新上海人。去年12月,她相中了杨浦区黄兴公园附近一套2房,总价600多万元。她告诉记者,当时家里人七拼八凑,攒够了350万元首付,但新政下来之后,自己那套房子满2不满5,契税从6万元直接增加到近40万元,中介费12万元。
除了新政涉及税费对提高了交易成本,流程拉长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前述陆店长告诉记者,新政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放款明显放缓。
其所在门店位于浦东较为热门的花木板块,新政之前,整个交易流程都比较短,大部分为置换客,他所经手的交易时间基本控制在一个半月以内,银行从审批贷款到放款差不多20多天就能完成流程。
如今,银行这边没有具体放款日期,他先后咨询了所在区域的农商行、建行、交行等几大主要银行,得到的答复是,具体什么时候放款未知,已经网签的可能要等到4月份左右。
陆店长估计,现在整个交易流程走完,保守估计需要3~5个月时间,新挂牌的房源比原来增加了交易时间,而且新挂牌房源量会更加充足。
“这直接导致置换的房东首付款不到位,手里面有几个案子都是这个情况。也有几组客户在新政前没有完成网签,导致解约。无条件解约有些客户之前可以做成首套,现在属于二套,目前也在等银行细则出来。哪怕是解约或者进行纠纷处理,也要等到年后了。”
陆店长告诉记者,单纯增加税费,会联系双方协商解决,一人承担一半等灵活方式,根据每个不同案例,看谁愿意,但现在的情况是,交易双方还是在僵持阶段。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原来房东基本是坐地起价的状态,每隔几天,20万~50万元一跳,现在价格虽然没有向下浮动,但已经不跳了,房东也愿意坐下来议价。
陆店长预计,未来一两月,随着价格回调会有一大批房源重新挂牌出售。
上海链家公布的一周(1.25~1.31)各项二手房数据显示,成交套数环比下降26%,成交均价环比下降2%,挂牌量下降16%,带看量下降11%,新增客户量下降8%。深圳审核非常严格 投机者被“吓退”
而深圳12名涉嫌造假购房者的通报和严查8条等官方紧急打出的严查四连击,“吓退”了部分准备并不充分的投机者。
这一点,从近日备受关注的前海片区两个网红盘公布的认筹和弃选数据,也可见参与方均已进入谨慎状态。
曾引发新华社等媒体点名的代持抢房项目润玺,去年11月公布入市房源1171套,共有15036批认筹人数,9687人入围参与公证摇号,房源认筹比约为1:13,房源入围比约为1:8。
而今年1月下旬完成选房的天健悦桂府、前海天境花园项目认筹人数已大幅下降。天健悦桂府入市的427套房源,均价约10.3万元/平方米,总价约1068万~1973万元/套,最终入围客户1170批,其中无房客户共1134批,有房类共36批,房源入围比约为1:2.74。
刚完成线上选房的龙光前海天境花园,推售房源住宅1003套,162套商业,住宅均价11.2万元/平方米,总价是1153万~1743万元/套,最终入围客户2857批,房源入围比约为1:2.85。
与此同时,深圳近期项目发出的销售公示几乎都明确地提示了众多不规范购房操作的风险,如出现虚假、伪造、无法持续有效等影响购房客户购买本项目物业的情形,或发现客户存在众筹、代持等购房行为,将没收定金,并抄送征信部门。
一位开发商人士告诉记者,年底入市的众多网红盘在审核中都非常严格,也有银行工作人员进驻审核资料,其中不乏审核不通过又反复提交资料的人,甚至也有意欲全款的购房者,但因不符合最新审查通知中偿债收入比而被劝退。不仅审核更加严格,这次网红盘购房者的最低社保或个人所得税,入围所需的月数相较润玺也更久。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润玺睡过头被迫弃选不同的是,前海两网红盘线上选房时主动弃选的人一下多了起来。
美洋是几十位弃选者中的一人。摇中之后,美洋并没有传说中中彩票的感觉,一方面她对前海目前交通、商超、教育等并不完善配套不太满意,另一方面,她担心还贷过程中的风险。她说,虽然在四处咨询时,朋友多以价差、区位等理由劝她买入,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对于弃选之后的购房计划,美洋表示,不贷款,全款买入低总价的万丰海岸城。
(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受访人物均系化名)
记/者/手/记
楼市虚火有望降温
高调“千万刚需房”润玺被官媒点名后,深圳新房市场相对冷寂了一段时间,大家都在等官方的调查结果和传说中的加码调控政策。
1月中下旬,处罚通报和提示终于密集而至,与通报相随而行的几个新盘即将入市的消息却再度掀起市场的打新热度。有多热呢?传说中的11万人审核、200个月社保、开发商报警等等,成为深圳街头巷尾大家都讨论的话题。
与此同时,上海、深圳等的房地产市场调控频频。如“沪十条”封堵假离婚购房的漏洞、将法拍房纳入限购范围;深圳提出八项楼市调控措施,堵住投机漏洞。
可以看出,这一轮调控,主要在“打补丁”,针对各地突出的市场炒作行为,对政策细节进行升级优化。同时,政策倾向通过多渠道减缓供需矛盾,督导落实城市主体责任。
的确,在长期的市场调节下,目前的楼市整体秩序是规范向好的,只是在个别城市、部分热门区域,一些楼盘与二手房存在被炒热的情况来看。而且,这轮炒作很大程度上,源自部分自媒体、中介的牟利搅乱,误导预期。
所以这一轮政策补丁,切口相对较小,使得杀伤力更精准,不会误伤旁人。
而在这些更为精确的调控政策下,多重利空影响,上海、深圳楼市的虚火或得到降温,不过具体的市场反应仍有待观察。
其实资本趋之若鹜,并非产品或设计有多出挑,而是名校加持、价格倒挂等众多因素影响。令购房者欣慰的是,官方改变了游戏规则,开始精细化指导。
2021年,刚需会有很多机会上车吗?这一开放而又复杂的问题,留给市场回答吧。
深圳二手房一夜之间突然标价为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天天就在说着房地产,房地产,可就是没见房地产行业有着巨大的波动!一个数据的显示消失,让大家揪起了心,都在揣测着深圳的房地产将会面临着怎样的改变?其实不然,深圳的楼市并非要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是说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调整。挂牌价一夜之间消失,这应该是很正常的,并不能就此说明局势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只能说没有数据显示则说明应该是进行大规模的数据调整,这一系列的数据调整变化不多。
1、地产中介忙着开会
从房地产数据发生变化之后,深圳的一些地产中介马上就组织了会议。根据发布的成交参考价格来看,虽然出现了不少市场挂牌较低的价格,但是要知道要求是说挂牌价是不能高于成交参考价格的。在这一事件发生之后,更是有不少的媒体说深圳的楼市将会打七折,可是具体的情况还是没有真实的发生。七折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买房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跟买商品的情况是一样的。只不过说房产的价格较高,是衣服所不能比拟的,但是降价一言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打七折就等于直接少算了30%,100万的房子至少减了30万,这一定程度上来说,降价是非常的厉害。
可是我们必须要清楚这样的情况真的会发生吗?深圳的经济还是比较发达的,又或者说有很多的城市都是跟这样的一线城市相对齐,如果北上广深地区的房价率先降价,其他地区又怎么涨的起来呢?肯定也是会跟着北上广深地区的房价发生变化啊!所以从这一情况来看,大规模的大幅度变化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就没有必要为此忧心了!再者就是有关于银行房贷问题是否会发生变化,当前也没有细则出现,需要后续观望才行。
2、数据的确是显示暂无
如果登录一些房产中介网站,就可以看的出来,特别是二手房的挂牌价完全就看不到了,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如此情况下的凭空消失,不只是一家中介网站出现,有很多大品牌的网站,同样是一样的。然而,有关于挂牌价数据凭空消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应该是与成交价格高于参考价有关,所以就需要做出调整。因为像这样的一些房产中介网站在发布房产信息的时候,最主要的还是以参考价格作为依据,这个价格是购房者衡量自身购房实力与意向购房的重要标准,肯定是需要较为精确才行。
其次,也就是说有相关的条例,明文规定,类似的一些房产中介以及工作人员都必须要坚决贯彻执行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是不能够轻易改变的。现在的矛盾就出现了,很多的房产标注价格,其显示的挂牌价是略高于成交价,或者说大幅度高于成交价,那肯定就是不行。与相关的条例规定是矛盾的,必须要做出改变才行!这对于购房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情,至少市场得到了有效的整治,购房者也可以享受更大的优惠。
3、两种价格对比
从主观意愿上来说,因为是二手房,所以房子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原房主决定的,他们在与中介商量好之后,中介再进行售卖时是进行抽点售卖,如果说同一个小区里面相同户型以及面积的房子售价是130万,那么有另一家需要卖房,他的售房价格不可能说,因为装修的太好,而直接达到150万。那这样的情况就出现了,上文所说的两种价格不相匹配,必定是需要做出改变。
其实对于住房市场进行调整就是对民生工程改进的一项重要举措,因为房子问题也成为了众人最关心的问题。很多的人忙碌一生,连一套房子都买不起,别说让孩子到城市里面读书了。没有户口,又怎么去读书呢?这也就是年轻人,越来越不敢生孩子的主要原因啊!城市集中了很多优质化的资源,而必须要买房才能让孩子读书,所以说做出调整就是对的!
华润城润玺二期最新消息动态,施工工程进度
华润城润玺二期最新消息动态是华润城润玺二期均价130000元/平方米起,在售建面约120m_三房户型,精装交付。更多关于华润城润玺二期的动态信息,可以关注华润城润玺二期。
查看:华润城润玺二期 项目详情
新华财经晚报:1月13日
农业农村部: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推广。商务部: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超1.1万亿元,再创 历史 新高。市场监管总局: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对信用风险高的企业针对性严格监管。
【国内要闻】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2年2月1日起对原产于韩国的部分进口货物实施RCEP协定承诺的第一年税率。韩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交存核准书,根据协定规定,RCEP将于2022年2月1日起对韩国开始生效。
•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将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推广。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确保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跨上1.4万亿斤台阶;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玉米播种面积达到6.3亿亩以上,产量提高到5300亿斤以上,力争达到5550亿斤。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两位数增长,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较快,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9.2%。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市场监管系统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有效实现企业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努力做到对风险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对信用风险高的企业,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严格监管措施,防止风险隐患演变为区域性、行业性突出问题。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四项云计算标准,包括《保险行业基于容器的云计算平台架构》《面向保险行业的微服务架构技术能力要求》等,旨在更好地推动保险行业与云计算的跨界融合,科学有效地对保险行业云计算市场进行规范,引导 科技 支撑保险业务发展。
•深圳华润城在“打新”热潮褪去后面临去化问题。据悉华润城润玺二期部分120平米住宅启动全民营销,卖出一套奖励5000元。深圳华润城曾有“最强网红盘”之称,2020年11月开盘的润玺一期曾因“万人抢房”事件被媒体公开点名。
•山西省能源局表示,2022年山西将持续增加电力市场交易规模,全年省内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规模约1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8%。山西省是全国首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也是国网区域内首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
【国际要闻】
•美联储布拉德当地时间12日重申了对美联储应该以多快速度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称2022年可能会加息四次。美联储哈克表示,美联储可能会在2022年加息三次以上;如果“非常糟糕”的通胀情况恶化,将支持进一步收紧政策。
•日本政府预计在2026/27财政年度实现基本预算平衡,比之前的预测提前一年。
•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21年亚洲整体经济增长率达到7%。其中,东亚地区为7.5%,南亚地区为8.6%。中国香港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达到6.4%,基本恢复到2018年的水平。
•据CB Insights报告,2021年全球风投融资达到创纪录的6210亿美元,较2020年的2940亿美元增长逾一倍。金融 科技 公司获得的风投融资达到1320亿美元,占2021年风投总额21%,成为最热门的风投交易类型。
【国内外市场一览】
——股票
•A股:13日三大指数小幅高开,早盘沪指小幅下行翻绿后横盘震荡,深成指、创业板指下挫跌超1%后不同程度反弹,午后三大指数再度走弱,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跌近2%。截至收盘,沪指报3555.26点,跌1.17%,成交4570亿元;深成指报14138.34点,跌1.96%,成交6365亿元;创业板指报3083.14点,跌1.71%,成交2482亿元。盘面上,预制菜、酒店餐饮、数字货币等板块涨幅居前;盐湖提锂、中药、培育钻石、动物疫苗、医药电商、白酒等板块跌幅居前。
•比亚迪回应中标智利锂矿开采消息称消息属实;明德生物2021年海外新冠检测试剂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目前相关外贸订单属于供不应求状态。
——债券
•中国债市:现券期货13日延续窄幅震荡,国债期货多数收平,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窄幅波动不足1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210017收益率下行0.75个基点至2.7875%。
——货币
•央行13日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隔夜Shibor涨24.60BP,报2.2180%;7天Shibor涨10.40BP,报2.2020%;14天Shibor涨4.00BP,报2.0790%。
——外汇
•1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542,上调116点。北京时间16:30,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6.3598,较上一交易日上涨48点。
——大宗商品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13日收盘涨多跌少。上涨品种中,硅铁主力合约涨超3%;SC原油、乙二醇(EG)、甲醇、沪银、国际铜、低硫燃料油(LU)、淀粉、沪铜、豆二主力合约涨超1%。下跌品种中,液化石油气(LPG)主力合约跌超3%;不锈钢(SS)、焦炭、尿素、沪铝、苯乙烯(EB)主力合约跌超1%。
【经济数据与动态(北京时间)】
•21:00 美联储哈克发表讲话
•21:30 美国至1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21:30 美国12月PPI月率
•23:30 美国至1月7日当周EIA天然气库存
•次日01:00 美联储巴尔金发表讲话
•次日02:00 美联储埃文斯发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