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新闻 5月19日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完善促进蔬菜生产和流通的政策,努力降低蔬菜生产经营成本,在稳定蔬菜价格、保护菜农利益的同时,保障城镇居民生活。

在此之前,国内权威媒体纷纷对我国流通顽症进行了调查和批评。本报连续推出“中国企业的经营成本是如何提高的?”系列深度调研稿,央视财经频道聚焦“中国物流顽症”,对当前企业的交易、流通、信用等方面成本高企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在当前稳定物价的重要关头,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纷纷出台有关紧急举措要求降低物流成本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我们须以此为契机,着眼于从根本上治理物流顽症,从长计议,一方面要立法,让我国物流从各自为政的“人治”走向统一的“法治”,另一方面要改革和完善产业制度的政策和环境,发展大物流产业。
虽然当前有关政府部门陆续出台的措施是针对农产品流通,其实流通业的薄弱与高成本不仅存在于我国农产品领域,还涉及到所有商品的流通。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占G D P比率为18.1%,而发达国家为10%左右;中国年商业流通资本周转为2至3次,而日本则为15至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