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策略中如何运用“诱饵效应”?

网络销售 6月17日讯,何为“诱饵效应”?凡钓过鱼的人都知道:要钓鱼,既要在选择的钓点上撒些饵料,又要在钓钩上挂上鱼喜欢吃的东西,这样,才能引诱鱼来上钩。把这一方法运用到销售中,我们就称其为“诱饵效应”。

近年来,“诱饵效应”在销售中的运用屡见不鲜,也和钓鱼一样很灵验。这里,说一件真事:某家具商场有一款标价为2980元的双人床和一款标价为780元的席梦思,开始单卖时,为了促销,虽然分别给了顾客20%的折扣优惠,但仍销不动。后来,他们改变销售策略,把这两样商品采取捆绑式方法进行销售:那款双人床仍标价为2980元,那款席梦思仍标价为780元,只是在这两款商品中间赫然写着这样一行字:床+席梦思,只卖3000元,意思很明显,几乎等于买一送一,这与前面两件商品单卖的打折价也没有什么悬殊。但效果却大不一样,自采取捆绑式销售以后,这两样商品变得很热销,一个月就售出20多件,比上年度一年销得还多。
销售策略中如何运用“诱饵效应”?

本来是两样滞销商品,为什么改变了销售策略之后,反而变得热销了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选择每一样东西,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加以比较,而越是有参照、有对比的东西、越是反差大的东西就越能凸显其价值。基于这样的原因,人们在对床和席梦思这两样商品进行选择和对比时,由于事先对这两件商品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并不知道它们的真实价值。因此,就只能通过与其相近的其它物品的比较来判断它们的优劣和性价比。于是,在有了非常直观的床的单价和席梦思单价的“诱饵”诱导对比后,就顺理成章的实现了后面“买一送一”的“销售目标”。

这一销售事例启示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家要使自己所经营的商品畅销,在保证商品质量和优势性价比的前提下,还应关注消费者的消费动机,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了解和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态。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