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关村创业者们的期望
创业故事 1月30日讯,中关村,每天都在迎接企业的新生和消亡,围绕着创新创业、怀揣着知识技术、寻求商机的创业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聚集中关村。他们就像一颗颗“小蚕豆”——体态娇小内核坚固,滴水滋润便能发芽成长。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滋养下,小蚕豆们迅猛发展,但各种烦恼也油然而生。这些小蚕豆们的烦恼来自于企业超乎预期的发展速度与急切需要更多社会资源之间的有效衔接,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只要有一块规则清晰、机会平等的土壤,小蚕豆们就不可阻挡。而北京,就是要打造这么一个适合小蚕豆发芽的土壤。
徐磊:“40名员工不挤着办公”
记者眼前的徐磊,几年前还是名副其实的高管,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清华大学本硕博连读的高才生,围绕着他的生活光环是——丰厚的薪酬、喝茶看报、收发邮件、与投资人聊聊天,“正儿八经的工作时间也就一个来小时”。徐磊说,他在这家公司做了8年,参与了公司初创与发展,他负责过第二代身份证、奥运会电子门票等公司参与的重要业务运作。
但是,安逸的生活也并非人人向往。当成为高管,徐磊却发现自己被养懒的风险正在滋生。他告诉自己“必须做出改变了”。
2010年3月他辞职加入创新工场,在公共服务平台就职,帮助创新工场内的在孵企业做些咨询工作,虽然拿着比自己以前缴纳个人所得税还少的工资,但他认真学习互联网产业,观察工场内的优秀人才,并探寻着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
8个月后,他组建起自己的创业团队。“创新工场比我预期学到的东西多,包括互联网运营模式、分析潜在的竞争对手、组建开发团队、寻找创业方向等。”徐磊说,他的创业项目是打造一个汇聚餐饮游戏、文化娱乐打折信息的优惠券平台——布丁。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下载该软件就能使用。比如“布丁电影(微博)票”,用户到电影院时,只要拿出手机向售票人员展示优惠券,就能购买打折电影票。
创业以来,原来每星期去打两次高尔夫球的徐磊,再也没有摸过球杆。他的作息也更加不规律,凌晨两点睡觉、早上8点起床。与此同时,他的成就感也在与日俱增。布丁活跃用户从去年4月的30万人,到7月100万人,猛增到去年10月的400万人。
徐磊面前有四个显示屏幕。分别标注着不同的数据信息。软件下载量是多少,有多少人用软件消费,消费金额是多少?这些信息成为他对公司运营做出战略决策的重要参考,两点睡觉,8点起床,合眼前睁眼后,再看一遍数据已经成为他每日的生活定式。
如今,徐磊已经陆续发布了布丁外卖、布丁看电影、布丁K歌会等多款软件,并拿到了1000万美元的投资资金。然而,欣慰之外,徐磊的创业亦有烦恼。首先是办公面积不够用,包括徐磊在内,所有40名员工在一间40平方米的写字间办公,惟一的一间有隔断的房间被用做会议室。
另一个烦恼是1000万美元的投资资金至今未能在中国落地。虽然美元已经到账,但是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对海外资金监管严格,从去年4月获得第一笔美元天使投资,到10月拿到清科创投的美元风险投资,这两笔资金还在审计中。现在布丁依靠的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度日。“我们一头缴纳银行利息,另一头因人民币的升值致使美元在缩水。”徐磊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