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生创业三年开公司 被贫穷所迫

创业故事 10月19日讯,那是2008年的夏天.20岁的李海洋为了凑够上大学的费用,整个夏天独自租住在离家50多公里的一个镇子上,一天打3份工,"上午为联通卖手机卡,下午为移动卖手机卡,晚上在烧烤店当服务员".一个暑假,辛苦所得5500元,仅是入学费用的一半.最终,在学校和媒体的帮助下,他才得以顺利走入大学校门.

  仅仅3年后,这位曾经的特困生已经成为石家庄博强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拥有一家冷饮店、一家饭店和两家通信产品店,快递业务也做得红红火火.

  同时,作为河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网球专业的大三学生,李海洋和其他同学并没有什么区别,"该上课上课",除了是学生干部,他在全班还第一个入了党.

  从摆地摊儿到打的收款

  7月1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海洋的母亲从承德县岔沟乡下局子村的家中给他打来电话.电话中,李海洋告诉母亲,父亲的药他下午就去买.

  体育学院网球专业算是一个"贵族专业",不仅学费要高出其他专业一大截,就读学生的家境一般也较为优越.与他们相比,李海洋算是一个典型的贫困生:父亲四级伤残,母亲高血压,一个姐姐还患有重病.

  走上创业之路,李海洋是被贫穷所迫.

  开始,李海洋利用周末去打工,"可两天的收入,刨去交通费等花销,也就剩下30多元,一周的饭费都捉襟见肘,更别说积攒出来学费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海洋从一同打工的同乡那里得知,给手机贴膜"挺挣钱".于是他不上课时就到邻近的河北经贸大学门口摆起地摊儿,"我从批发市场进了货,买了一张二手的小桌子,椅子也没有,就坐在路边的水泥台上".正值冬天,"实在冷了,就用打火机点燃手机膜的边角料,取一下暖."

  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比寒冷更可怕的是被同学看到后的"难为情","选择到离学校较远的河北经贸大学就是出于这个考虑."可还是被一个骑自行车路过的同宿舍同学看到了,同学对他说:"差不多就收摊儿吧,挺冷的."虽然知道同学是出于善意,李海洋听后仍觉得不是滋味.

  每次摆摊儿100元左右的收益,确确实实改善了他的生活条件,"自食其力的自豪感也逐渐战胜了难为情",他的地摊儿也摆到了自己的学校.就在这时,他得知通讯运营商的"手机情侣卡"在异地恋大学生中颇受追捧.这种外地通讯运营商提供的手机通话服务,只要交一定的月租,国内异地通话在一定时间内可免费."接到第一单生意时,'进货'的费用是75元,而我手头只有50元."和同学借了25元才做成了这笔生意,"一下子就净赚150元".

  于是,他迅速在各个学校组建了"手机情侣卡"的销售队伍,"从那时起,我开始打的去送货、收款",每次都"满载而归".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互联网,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runpll@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